“抓掉大人的眼镜”,看似不懂礼貌的小孩,其实是有这样的诉求

想让小孩子理解别人,但遗憾的是,小孩子是很难理解别人的,尤其是4岁以下的孩子。

在1978年,心理学家提出名为“心理理论”的说法,大意是孩子要到4岁左右,才能逐渐了解到自己和别人所感知、所想、所做是不同的。因此,尽管有人提到了需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但却不一定对4岁以下的孩子有效。

所以,如何让孩子理解别人,这是个伪命题,至少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他们是无法理解别人的——连理解自己都略显困难。所以,需要区分年龄段和个体情况来予以引导。


“抓掉大人的眼镜”,看似不懂礼貌的小孩,其实是有这样的诉求


1. 对于4岁以下的小孩子,尽管他们不能理解别人,但你却可以试图去理解他们,并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方案;这才是最有效的。

宝宝8个月时,觉得眼镜很新奇、很好玩,应该是一种可以玩的玩具。为了防止他戴眼镜玩,我们就让他玩一副不要了的平光眼镜,作为替代品。既满足了他想玩眼镜的需求,又不至于抓掉我的眼镜。


“抓掉大人的眼镜”,看似不懂礼貌的小孩,其实是有这样的诉求


到11个月时,他已经了解眼镜不是玩具了,但是他还是会突然来抓我的眼镜,一旦观察到我瞬间激烈的反应,就会咯咯咯地笑。这时,看到我们激动的表情,他会觉得抓掉眼镜是一个有趣的游戏。于是当他再次抓掉眼镜时,我就表现得很平静,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但是,当他抓起地上的小球时,我们会表现得非常激动和惊喜。很快,宝宝就丧失了抓眼镜的兴趣,而是利用其它玩具和我们互动了。


“抓掉大人的眼镜”,看似不懂礼貌的小孩,其实是有这样的诉求


到宝宝14个月时,有一次,他又突然地抓取了我的眼镜,并且哭哭嚷嚷的,希望我陪他玩耍。此时,抓眼镜对他来说,是引起我注意力的办法;但显然,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们给了他一个铃铛,只要他摇晃铃铛,我就放下手里的事来回应他。


“抓掉大人的眼镜”,看似不懂礼貌的小孩,其实是有这样的诉求


宝宝16个月时,已经不再抓我的眼镜了。他不仅会帮我寻找眼镜放在哪儿,还会帮我戴上眼镜。


“抓掉大人的眼镜”,看似不懂礼貌的小孩,其实是有这样的诉求


很多时候,在大人看来小孩子不懂礼貌的行为,其实是孩子在表达自己诉求的方式——如果根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又约定好新的表达方式,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所谓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