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坛历史上取得的成就不用我多说,本来从事救死扶伤工作的鲁迅先生在明白学医救的只是一个人的身体,却无法拯救
中国人的思想后,毅然决然放弃了从医的道路,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写作上。而很多人对鲁迅先生的评价都是——他的作品总是晦涩难懂的,甚至有不少人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最难读的,其实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鲁迅先生在他那个混乱的年代有着洞悉一切的本领,他更善于将自己的笔作为武器来抨击那个时代最丑陋的东西。
鲁迅先生的作品数不胜数,被后人称为其代表作的也不在少数,很多人都认为“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刻画出的最成功的人物,而《孔乙己》这篇文章也是鲁迅先生本人最喜欢的。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在众多作品中,深得鲁迅先生喜爱的总是《孔乙己》,其实,仔细研读《孔乙己》这篇文章,挖掘这篇文章最深处的东西,你就会明白它为什么是鲁迅先生的最爱了。
一、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的抨击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孔乙己》中的这一情节——孔乙己因为偷了丁举人家的几本书,而被打折了腿。很多人看到这一情节都会不由自主的对孔乙己产生深深的同情,因为孔乙己罪不至此,他不应该由于偷了几本书就失去了正常的行走能力。何况,孔乙己偷的并不是金银财宝,书不能吃,也不能拿来换钱 ,他偷书的原因不过是因为想汲取知识。
很多读者看到此,都在为孔乙己打抱不平,可都忽略了将孔乙己打折腿的不是一介莽夫,而是一位知识分子,一个科举制度下的举人。孔乙己仅仅因为拿了几本书,就被丁举人私设公堂,打了一整夜,直到打断了腿,甚至直接将他踢出门外,不管不问。这足以说明丁举人就是一条横行一方的恶狼,是导致孔乙己悲剧的
直接凶手。可是被打断了腿的孔乙己并没有因此得到小酒馆里的任何一个人的同情,甚至是简单的关心,相反,那些人口中议论的却是——丁举人家的东西,怎是他能偷得的。由此可见,丁举人不仅是一条恶狼,他还是受举止制度、受朝廷保护的一条恶狼,这也是他能够肆无忌惮的胡作非为、伤害无辜黎明百姓的原因。与其说丁举人是孔乙己致死的直接凶手,倒不如说这是一场由于封建的教育、腐朽的科举制而造成的悲剧!
虽然文中没有详细描述孔乙己被打断腿的画面,但从掌柜和酒客的交谈中,我们就能看到太多不需要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掌柜的随口问,酒客的信口答,一个漫不经心,一个毫不在意,难道还不足够体现出封建社会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与麻木吗?除此以外,对于丁举人的凶残行径,并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表示愤慨和不平。这就是对封建教育及腐朽的科举制最大的批判与抨击。
二、对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抨击
无疑,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是十分丰满的,“孔乙己”不是一个人,而是清朝末年下层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有共同的性格特点——在封建教育制度的影响下,“书生们”都保持着那股清高,即使没有经济来源,也不愿意用劳动赚取钱财。
当有人当着众人的面揭露他偷书的时候,孔乙己竟涨红着脸反驳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不能算偷,恐怕放到现如今,也会让很多人瞠目结舌吧,这就是受封建教育影响的孔乙己在誓死捍卫他所谓的“读书人”的面子。
而当有人因为他连
半个秀才都没有捞到,而质疑他是否真的识字的时候,孔乙己更是表现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由此不难看出孔乙己自身也因为自己不是秀才而感到悲伤,在被人取笑时,他的内心隐隐作痛,却又不想将那份悲凉展示在众人面前。这也显示出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进而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行性。鲁迅先生对孔乙己这一人物的出场是这样刻画的:青白脸色、又脏又破的长衫,其实从这短短的描写中我们就能看出,孔乙己是一个没有经济来源,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但仍然不愿意脱去那代表着一介书生的长袍。后文中掌柜总是提起孔乙己还欠他十九个钱,好喝懒作、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孔乙己落得这样的下场也是意料之中的。
这就是鲁迅先生想刻画出的形象——
既不能进学,又不会营生,一生便只能穷困潦倒,这样的刻画让一个活生生的清末底层知识分子站在读者的眼前,也是对深受封建思想教育影响的所谓的知识分子的批判。三、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平的抨击
很明显,文中的穿着长衫的人物以及掌柜和丁举人,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物,面对已被打成残废、蠕动在生死边缘线上的孔乙己,他们非但没有同情,还在放声大笑。这样没有人性且迂腐的人在那个社会却处在很多人达不到的阶级,可想而知,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是如何被埋没的。
从孔乙己给那些孩子茴香豆吃可以看出,孔乙己虽然受封建思想的迫害,但仍然有一颗善良的心,可善良的人却落得了一个被打断腿也无处伸冤的下场,而那些恶狼依然被所有人吹捧着,逍遥法外。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这篇短短的《孔乙己》包含了太多鲁迅先生想表达的内容,无论是对冷漠人性的抨击,还是对封建思想的教育的批判,还是对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公平的厌恶,还是对清末低层知识分子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生都通过此文表达的淋漓尽致,在所难免的,这也是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作品。
参考文献:
《孔乙己》
閱讀更多 劉白惜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