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永居和非永居到底有何区别?

近些年,随着香港与内地联系越来越紧密,港人北上与内地人南下的双向流动愈加频繁。而香港所具有中西荟萃特点,以及成熟高效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成为很多内地人士放眼世界的重要据点。

有许多客户已经在新未来移民通过优才计划、专才计划和进修计划等方式获得了香港居民身份,不管您是以哪种方式获得的身份,都需要七年以后,才能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从法理上成为一个“香港人”。

香港永居和非永居到底有何区别?

很多客户可能会有一个疑问,香港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究竟有哪些不同呢?是不是只有成为永久居民才能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首先,自然是居留权区别

香港身份证分为两类,即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永居身份证)和香港居民身份证:

永居身份证俗称“三粒(颗)星”,持证人有香港居留权;

居民身份证则是入境处签发给无香港居留权人士的身份证。

根据香港法例第177章《人事登记条例》规定,凡是年满11岁或在香港逗留多于180天人士,必须于年满11岁后或抵港30天内登记领取身份证。

香港永居和非永居到底有何区别?

根据香港《入境条例》,中国公民符合以下其中一项,则属香港永久性居民,享有居留权:

香港永居和非永居到底有何区别?

任何中国公民在确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时方可行使居留权,其永居身份可藉由以下文件确立:

发予他/她的有效居留权证明书并且已附贴于其有效旅行证件上;

发予他/她的有效香港特区护照;或

发予他/她的有效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其次,是特区护照

中国籍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拿特区护照,可免签/落地签166个国家和地区,可谓说走就走,世界任我游。而非永久性居民需要出国,出行前仍需要前往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领事馆申请签证。

选举权及公务员资格

只有香港永久性居民,才可依法享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此外,特区公务员事务局根据《基本法》之规定,明确在1997年7月1日或以后受聘的公务员,须是香港永久性居民。

香港永居和非永居到底有何区别?

置业安居权益差异

香港永久居民和非永居福利有异有同,在房屋权益上差别较大。例如,低于特区政府规定的收入水平以下的永久居民可申请公屋,非永久居民则无资格申请。

-公屋申请-

安居是大事,符合资格的香港居民可以通过轮候公屋,或购买资助性房屋,例如申请居屋圆置业梦。

不过,房委会条例规定,公屋(特区政府提供的低租金保障住房)仅限合资格的永久性居民申请。以单身人士为例,只要入息及资产上限,不超过10,100元及236,000元,即可向房委会递交申请表参与轮候。

-资助性房屋-

除了公屋,永久居民也有资格购买居屋(政府提供的经济适用房),以市价的70-80%购买房屋。

香港永居和非永居到底有何区别?

-买家印花税-

除了政府的资助性房屋,在购买普通住宅方面,也非一视同仁。非永久居民如果购房,被视同非港人,需要缴付30%的买家印花税。

大家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福利区别不大

医疗和子女教育是很多人关心的重点,和永久居民一样,非永久居民可自由出入香港,在港读书、工作或居住不受任何限制

-教育-

非永久性居民与永久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幼儿园入园、小一及中一派位、大学入读,两者的入读机会均等、学费相同。

父母赴港留学进修或工作,持有香港身份后,即可将自己未满十八岁的子女带到香港读书,与香港本地学生享受一样的升学制度。

非永久性居民如符合学生资助办事处的入息及资产限额的资格,亦可申领车船津贴、书簿津贴或学费减免等。

香港身份还可以在内地就读国际学校。

香港永居和非永居到底有何区别?

-医疗-

根据医院管理局收费指引,持有根据《人事登记条例》(第177章) 所签发香港身份证的人士,包括香港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均为符合资格使用获大幅资助的公营医疗服务的人士,如普通科门诊每次45元、急症室诊症100元,及专科门诊首次诊症100元,其后每次60,每种药物收费10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非永久性居民的身份签证书过期,医管局是会按照非本港居民的指引收费。

说了这么多,大家有没有get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和非永久居民身份的区别?简单来说,大家最关心的教育和医疗福利其实没区别,但对住房方面会有一定影响。

不管怎么说,你那么优秀,先拿个香港身份就对啦!

香港身份规划条件评估点击:【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