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如何进行自我修复?研究结果告诉你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受损的肝细胞通过信号返回到器官发育的早期阶段来修复和恢复自身功能。这项研究是由伊利诺伊大学的生物化学家进行的,并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

人的肝脏可能会被酒精甚至某些药物之类的毒素慢性损害,但仍会继续起作用和自我修复。

领导这项新研究的生物化学教授Auinash Kalsotra说:肝脏是有弹性的器官。它可以在短短几周内恢复多达70%的失去的质量和功能。在健康的成年肝脏中,这些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很少经历细胞分裂,但是,如果肝脏受损,肝细胞会重新进入细胞周期,从而分裂并产生更多的细胞。

研究着眼于受损肝脏分子水平的变化,使其能够再生,同时仍能正常发挥功能。研究人员使用小鼠毒素严重破坏的肝脏模型,比较了受伤的成年肝细胞与出生后发育阶段存在的健康细胞。他们发现受伤的细胞会进行部分重编程,从而使其恢复到新生的基因表达状态。

研究小组发现,信使RNA(蛋白质的分子蓝图)的片段在新生肝细胞中以新生儿发育时期的方式被重新排列和加工。这种现象是通过选择性剪接来调节的,剪接是从内含子(外插区)切出外显子(基因的表达区域)并以各种组合方式缝合在一起,以指导单个基因合成许多不同蛋白质的过程。这些蛋白质可以具有不同的细胞功能或特性。

研究发现出生后的肝细胞使用一种称为ESRP2的特定RNA结合蛋白来产生正确种类的交替剪接的RNA,这些剪接的RNA可以产生满足成年肝脏功能需求所必需的蛋白质产物。当受损时,肝细胞会降低ESRP2蛋白的含量。这会重新激活称为“信号传导途径”的胎儿RNA剪接,为如何恢复健康的新肝细胞提供了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