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真的在日本有后代吗?

梅艳芳有一首歌《女人花》,用花来形容女人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女人如花,花一样的美丽;女人如花,花一样的坚强;女人如花,花一样的智慧;女人如花,花一样的胸怀;女人如花,花一样的人生。

历史上就有一位人比花娇的绝世美女,她就是杨玉环,也就是杨贵妃。传说杨玉环与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中羞花指的就是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可想而知杨玉环的美有多动人。李白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白居易形容她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贵妃真的在日本有后代吗?

杨贵妃真的在日本有后代吗?

电影《妖猫传》里的杨贵妃

杨贵妃的美,让唐玄宗沉迷不已,白居易《长恨歌》里写到:"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李白说她"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杜甫说她是"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真正做到了双宿双飞,形影不离。也正是因为沉迷美色,唐玄宗李隆基这位"开元盛世"的开创者在位后期出现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弃城出逃,途中兵变,累及美人,被迫在马嵬驿把杨贵妃赐死。

杨贵妃真的在日本有后代吗?

而关于这位美女最后的结局是否真的死了的争议从古到今,从中国到日本一直在持续,留下了令人费解的谜团!

杨贵妃当年在马嵬驿到底死没死?

白居易《长恨歌》中记载:"无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说的是平叛后玄宗由蜀返长安,途经杨贵妃缢死处,踌躇不前,舍不得离开,但在马嵬坡的泥土中已见不到她的尸骨。后来又差方士寻找,"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在这里暗示贵妃既未仙去,也未命归黄泉仍在人间。旧唐书说:"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新唐书说"香囊犹在",却没有交代尸体的情况。

关于杨贵妃的下落,在日本也有种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死者是替身,只是个侍女,军中主帅陈玄礼爱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于是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车运来贵妃尸体,查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而使此计成功。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

杨贵妃真的在日本有后代吗?

日本山口县长门市 "久津"村的真言宗寺院二尊院,传说中的杨贵妃墓所在地。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策龙在多番收集资料后,写了一本《杨贵妃复活秘史》,曾一度非常畅销。按照这本书的记载,当时唐玄宗身不由己,不忍杀杨贵妃,便暗示太监高力士,高力士用一个宫女的尸体蒙混过关,帮杨贵妃逃到扬州。在扬州,杨贵妃碰到了日本遣唐使使团。在日本使者的帮助下,杨贵妃登陆日本,受到了日本孝谦天皇的款待。杨贵妃在日本期间,帮天皇挫败了一起十分惊险的宫廷政变,因此受到了日本国民的尊重过。后来杨贵妃在日本重新觅得佳偶,结成良缘,繁衍后代。

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日本女星,她在中国的地位可以说是"大众情人"级别的,她就是曾经出演过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血疑》的女主角山口百惠。有意思的是山口百惠曾经在2002年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代",还有家谱为证。

杨贵妃真的在日本有后代吗?

那么,杨贵妃东渡日本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的鉴真和尚,前后历经11年,经历了5次失败,屡遭磨难,才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到达日本的时是天宝十二载,而杨贵妃被杀的时间是天宝十五载,年代相近,航海技术自然也差不多。不过鉴真是经过充分的准备的,仓促之间很难成行。不过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包括非正式的也有16-17次,如果跟随航海经验丰富的日本使团,杨贵妃出逃日本应该没问题。

这种说法听起来天衣无缝,但受到了中国专家的驳斥,理由有两点:

第一,因为当时正逢战乱,杨国忠被杀,杨贵妃很难独善其身,杨贵妃在兵荒马乱之际,从西北逃到扬州,难度极大。更为滑稽的是,根据中日两国的史书记载,在安史之乱前后的十几年内,日本并没有遣唐使从唐朝回国。

第二,假设杨贵妃真的到了日本,晚唐时期和日本交流频繁,唐朝为何从未听说此事?不仅唐朝没有记载此事,连日本的史书也不曾提到此事。 所以说,杨贵妃到日本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另外,杨玉环从十七岁出嫁,到三十八岁身亡,其中二十一年间,没有生下过一男半女。有学者认为杨玉环没有生育能力,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怎么会在日本那个弹丸之地留下自己的后人呢?

所以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想象,真实的杨贵妃早已香消玉殒,只留下一个传奇!

今天的女人更注重自己的容颜,期待自己青春永驻,崇拜美丽就是生产力。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要记住,在江山与美人面前,皇帝还是选择了江山,放弃了国色天香的美人。所以,经济独立,不依赖男人,自强自立的女人更自信更有人格魅力,这才是盛开不败的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