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鼓勵,孩子的成長

所有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抱有很多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學習好、上好的大學,能有這樣那樣的特長,以後會有好的前途。其實這樣想也沒什麼不對,這也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有些家長也許太激進了,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孩子畢竟是孩子,現在讀小學的孩子每天除了學校課程外還要奔走在各個補習班、特長班的路上。有的孩子說他週末比上學還累;有的孩子說週末不是休息嗎?為什麼我不休息?

孩子畢竟還小,小小的肩膀扛不起太多的東西,我們對孩子抱有希望是應該的,但是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遠遠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對孩子是不利的。在孩子沒有達到您要求的時候您是否生氣,是否批評責備孩子。在孩子沒有在某方面爭取到第一或是沒有達到您的要求時,他們要的是父母的理解而不是責罵。往往父母給予的鼓勵和信心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鼓勵,孩子的成長

我讀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美國坦帕灣海隊傑出的美式足球教練約翰·馬凱在接受電視訪問時,記者提到他兒子的送動天賦,問馬凱教練是否以他兒子在足球場上的表現為榮,他的回答令人十分感動:“是的,我很高興小約輸上一季成績不錯,他表現得很好,我以他為榮。但是,即使他不會打球,我同樣也會以他為榮。”馬凱教練的意思是,小約翰的足球天賦或許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可和讚賞,但他個人的價值卻跟他的球技無關。因此,如果他的兒子不會踢球,令人失望,仍不會失去他應有的尊嚴。小約輸在他父親心目中的地位永遠重要,並不受他在球場上的表現好壞所影響。

小約翰的父親是一個真正懂得孩子價值的父親,小約翰是幸福的。

父母的鼓勵,孩子的成長

鼓勵的話語會給孩子樹立信心的。也許孩子本身並不是那麼聰明,但父母鼓勵他,肯定他,對孩子說:“孩子,在爸爸媽媽的心裡,你是最棒的孩子,你很聰明,努力我們一定行”。鼓勵的話語會給孩子樹立信心,有前進的動力。信心是可以激發人的潛能的。反之,沒有了自信心,態度消極就很難取得進步的。

孩子考試不理想,垂頭喪氣的拿著捲紙給你看,你會怎樣做,怎樣說呢?我們來做兩種模擬情景吧!


情景1:今天學校考試,小麗考的很不好。回家後,小麗看到媽媽就低下了頭。媽媽輕聲的問:”小麗,這是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小麗還是不敢抬頭看媽媽,極小的聲音回答:“今天考的不好”。媽媽說:是嗎?拿給媽媽看看,看我們小麗哪裡沒有弄明白。”媽媽看了看捲紙說:“嗯,考的是不太好,像這道題,很簡單的呀,怎麼都做錯了,我們來一起找找原因,以免下次再做錯了。雖然這次沒考好,但我們也不能氣餒,看看錯題都錯在哪裡,弄明白了,保證下次不會錯。只要我們認真,就一定能做行的,媽媽期待你的下次考試,你一定會進步的,對嗎?”小麗抬起頭看著媽嗎,認真的點點頭。

情景2:今天學校考試,小強考的很不好,回家後被媽媽批評了,媽媽看著捲紙,氣憤的說:“這麼簡單的題都能做錯,你說你這是怎麼學的,什麼什麼都不會。你看人家李明,每次都滿分,再看看你,一點長進都沒有。你怎麼就不能向人家學學呢?一點也不爭氣,你是要氣死我呀!如果你下次還考這麼點分,看我怎麼收拾你。還杵在這幹嘛?趕緊看書去!”小強嚇得趕緊抱著書包回房間去了。


各位家長您屬於以上兩種的哪一種呢?或者您覺得以上兩位媽媽,哪一位處理的好呢?

父母的鼓勵,孩子的成長

希望孩子學習好,是每位家長的心願,更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好。在孩子成長以及學習的道路上是需要我們的幫助和理解的。孩子的某方面取得好成績或是有所進步的時候,我們要給予及時的的表揚和鼓勵,這樣才能讓孩子產生信心,更加有動力。父母的態度影響著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學習遇到瓶頸時,請不要急著去批評孩子,要了解一下情況,孩子需要您的理解以及幫助。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雖然很小,但也是有自尊心的。父母在氣頭上說出的那些批評的話語、挖苦的話語以及冷酷無情的話語,也許是想有這種方式激勵孩子,刺激一下他,但這些語言還是傷害了孩子。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領悟道這個意思,他們感受到的就是父母的責備和不信任。如果孩子經常聽到這些那些來自父母對他的數落或者是冷嘲熱諷的話,很容易使孩子失去上進心,甚至放棄努力。

父母的鼓勵,孩子的成長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有時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還是要儘量剋制一些。不是經常說,發火之氣先數三個數嗎。對於教育孩子,父母的引導很重要,多去了解孩子,多和孩子溝通,適當的給予鼓勵和表揚,幫孩子樹立自信心,讓孩子勇於追求不會退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