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地產大佬的發家史

房地產無疑是中國較賺錢的行業之一,地產掌門人的賺錢速度更是快得令人咋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860億元的淨資產成為福布斯2013年中國首富。有人算了這樣一筆賬,以王健林一年財富增長372億元來算,平均每天賺1.019億元,每分鐘賺70776元,10分鐘能賺回一輛奔馳;1小時收入就能在北京買下一套424萬元的房子。

看著人家的“時薪”,再看看自己的工資條,是不是心都涼了?別灰心,別看這些地產掌門人現在混得風生水起,他們中有不少都是從零做起的,他們也曾為了掙錢吃盡苦頭,來看看他們是怎麼掙到的第一桶金。

6位地產大佬的發家史

任志強:戰友出手相助,賣兔皮發家

在許多人眼中任志強是一個“紅二代”、“官二代”。但很少有人知道,初入社會時,他也只是個集體所有制企業北京市青年服務社的臨時工,第一桶金是在朋友的幫助下賣兔皮賺得的。

1980年,一個專門安排待業青年自謀出路的集體所有制小企業“北京青年服務社”引發了任志強對經濟活動的興趣,當時還在當兵的他遞交了申請退伍的報告,到這裡當了一名不領工資的臨時工。第一筆生意就是出口兔皮。當時養殖兔子的農民很難有直接的出口渠道,他的公司就當起了中間商,代理農民的兔皮,通過外貿公司出口,賺取中間服務費用。回憶當年,任志強說:“我沒有成熟的商路,但有點野路子,利用戰友的關係到了廣州(樓盤),沒有他的幫助,也許我連去外貿公司的路都找不到。”在北京時任志強就與外貿公司的人聯繫過,在拿出帶來的優質樣板後,很順利地通過了驗收,也按照事先談好的條件順利簽訂了合同,成功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6位地產大佬的發家史

潘石屹:高息貸款炒房賺了一千多萬

在中國房地產界,潘石屹的公司不是規模最大的,但他無疑是最會吸引人眼球的。除了經營房地產,他在娛樂圈也混得風生水起,不僅接拍了大量的廣告,還與國內一線女星梅婷、宋丹丹演過對手戲。而他賺的第一桶金也相當有戲劇性—靠高息貸款炒房賺了一千多萬元。

大專畢業之後,他分配到了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革研究室。1987年春節,他變賣家當,辭職南下深圳(樓盤),到達南頭關時,身上剩下80多塊錢,這便是多年後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創業資本”。兩年後至1989年,公司正好要到剛剛建省的海南(樓盤)設立分號,潘主動請纓南下海南。1991年8月,潘石屹與人合夥註冊成立萬通公司,高息借貸1000多萬元炒房,隨著海南經濟第二波熱潮的到來,在短短半年多時間裡,萬通積累下了超過千萬元的資金。“雖然後來又賠掉了,但讓自己找到了膽量。”也正是靠著這份膽量,潘石屹才在後來離開萬通創辦紅石實業,隨後開創出SOHO中國的大局面。

6位地產大佬的發家史

吳亞軍:開發龍湖南苑掘到第一桶金

以55億美元身家被2011福布斯富豪榜列為內地“女首富”的龍湖地產董事會主席吳亞軍,近期宣佈辭去龍湖地產CEO一職,不過她並沒退隱,而是繼續擔任龍湖地產董事兼董事長。

20歲大學畢業後,吳亞軍進入一家國營儀表廠做技術人員,一干便是4年。直到1988年進入《中國市容報》做記者。1994年其離開報社,成立重慶佳辰經濟文化促進有限公司。一年後,其拿出480萬元與中建科產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重慶中建科置業有限公司,開始涉足房地產業。

1995年6月,吳亞軍才真正開始大舉進軍地產界。重慶中建科置業開發的龍湖南苑是吳亞軍的第一個項目。當時她雖然沒有成熟的開發經驗,沒有企業品牌,但善於學習和創新,打出“善待你一生”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最終建成後的南苑在建築、景觀、配套、物業管理等方面都為重慶樓市樹立了標杆,也完成了吳亞軍第一桶金的資金積累,並初步樹立起了龍湖品牌。

6位地產大佬的發家史

王石:倒賣玉米,短短几個月就掙了四十萬

萬科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其創始人王石也是普通民眾最熟悉的地產界大佬之一,作為一個千億企業的董事會主席,王石的第一桶金,竟與農業有關—做飼料中介商,倒賣玉米賺了三百多萬。

1983年5月7日,王石來到深圳謀發展,發現只要解決了交通運輸的問題,玉米就不愁銷路,於是一頭扎進了倒賣玉米的生意,短短几個月就掙了四十萬。

同年8月,香港媒體報道稱雞飼料中發現了致癌物質,一夜之間港人都不吃雞了,王石的玉米也因此滯銷了,手上的30噸玉米只得以一噸400元的價格賤賣。經此一役,王石賠了一百一十萬,之前賺的四十萬賠進去了不說,還倒貼了七十萬。

眼看之前訂購的7000噸玉米就要到貨,屆時將造成更大的積壓,香港媒體刊發了一條新聞,稱此前的報道有誤,雞飼料中不存在致癌物質。這下,王石的玉米有了銷路,兩大飼料廠向他訂貨,不僅補回了賠掉的錢,還賺了三百多萬,王石憑藉這三百多萬元創立了主營視頻器材的“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也就是萬科的前身。談起這次經歷,王石笑稱:“如果當時我不轉行,"飼料大王"的名分怕就是我的啦。”

6位地產大佬的發家史

朱孟依:建市場得到的回報是租金分成

2013年,在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和中國指數研究院三家機構共同公佈的排行榜中,根據整體能力,合生創展排名第三,朱孟依這位公司主席極其低調,幾乎不接受記者採訪,在網絡上能搜索到他的惟一照片,還是因為合生創展在香港上市必須要提供的那張董事局主席照片,業內也稱呼他為“沉默的大佬”,他的第一桶金與地產行業十分接近,二十多歲就成了出租攤位的小老闆。

是廣東豐順縣人,地處粵東的豐順縣當時經濟非常落後,人們習慣沿街擺攤,佔道經營,這使得整個縣城更加嘈雜混亂。很有經商頭腦的朱孟依從中看到了發財的機會,他建設了一個規範的市場,將那些佔道經營的攤主全部集中起來,既便於管理,又能夠讓政府得到穩定的稅收,朱孟依得到的回報就是業主的租金分成。從這開始,朱孟依事實上已經成為了原始的地產開發商,也正是這次讓他挖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6位地產大佬的發家史

王健林:憑藉棚戶區改造獲利數百萬

2013胡潤百富榜發佈,王健林以1350億元財富首次成為中國大陸首富。相比其子王思聰,王健林低調得多,正如其早年悶聲發大財,靠“棚戶區改造”賺得第一桶金。

如今,萬達集團是收入連續八年增長的大型企業,而在1987年,大連(樓盤)萬達房地產總公司的前身大連西崗住宅開發公司不過是西崗區區屬的一家全民所有制企業。1988年,當時任西崗區政府辦公室主任的王健林“跳槽”來到了這家公司。

根據王健林的說法,憑藉棚戶區改造項目,萬達賺取了第一桶金。這家在其接手前虧損數百萬的區屬企業,在其接手後的第二年即實現了營業收入1285.8萬元、利潤291.2萬元的業績。這還不是結束,從股份制企業成立到2001年這十年,萬達仍在大連從事著舊城改造項目的開發,建成了大連歷史上一次性動遷人數最多的新開路校區,並在1997年這一年開始向全國大規模擴張,最終形成了王健林的萬達帝國。

6位大佬的發家史,給了你什麼啟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