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頭母豬場哺乳仔豬球蟲病的診治報告

點擊上方關注按鈕,關注【百家養殖大全】,私信我,回覆”在“,獲取終身養殖技術服務,聊管理,看養殖,論行情,一起暢談養殖天下事!

仔豬球蟲病是由艾美爾球蟲和等孢球蟲寄生於哺乳期及剛斷奶仔豬的小腸上皮細胞內引起,以腹瀉為主要症狀的一種原蟲病。在我國南方該病一般多發生於溫暖潮溼的多雨季節,不同日齡豬均可感染,5-50日齡小豬最易發病,其中10日齡和斷奶仔豬是發病的高峰。患病仔豬以嚴重腹瀉、脫水和急性死亡為主要特徵。近年來,隨著集約化生產的發展,臨床球蟲病比較常見,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因許多豬場對它的認識和重視不足,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800頭母豬場哺乳仔豬球蟲病的診治報告

1、發病情況

廣東省某800頭母豬的自繁自養豬場,從2018年5月開始,產房的哺乳小豬在7-10日齡,整窩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發病率達70%,死亡率達2%,使用藥物如磺胺脒藥片和硫酸慶大黴素、恩諾沙星等抗生素進行灌服,一週左右控制住,但在20日齡快斷奶階段,整窩再次發生不同程度腹瀉,此時如果斷奶,腹瀉問題可快速得到控制,但因死亡率不高,並未引起豬場老闆的足夠重視。在7月下旬至8月初的雨水季節,欄舍內潮溼,導致哺乳仔豬腹瀉問題非常嚴重,發病率達到95%,死亡率達到10%,產房飼養員和技術員工作量陡然增加。8月中旬筆者到現場進行臨床診斷,並結合實驗室診斷,確診為豬球蟲病,立刻採取相應措施,很快控制疫情。

2、臨床症狀

患病前哺乳仔豬均無異常,搶奶激烈。發病初期,排黃色或灰色糊狀糞便,奶油狀,1-2天后,轉為水樣,黃色或灰白色,有腐敗乳汁樣的酸臭味,肛門周圍黏附液狀或糊狀糞便,產床到處粘有糞便痕跡。仔豬不吃或少吃奶,精神萎靡,搶奶不激烈,喜歡進保溫箱打堆。患病仔豬脫水、消瘦、體溫正常,被毛粗亂,糊狀糞便粘附全身,身體潮溼,皮膚粘膜蒼白,有貧血現象。

800頭母豬場哺乳仔豬球蟲病的診治報告

3、病理變化

剖檢病死豬,除外觀消瘦乾癟,眼窩塌陷等全身脫水病變外,剖開腹腔,可見空腸和迴腸呈卡他性腸炎,腸內容物空虛或有少量黃綠色分泌物,腸腔膨脹、腸壁透明、血管擴張,腸粘膜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腸繫膜淋巴結腫脹,其它器官無特殊變化。

4、實驗室診斷

收集拉稀3-4天以後仔豬糞便,使用飽和鹽水漂浮集卵後150倍鏡檢。直接刮取病死豬的空腸或迴腸的腸黏膜150倍鏡檢,可見到成熟的卵囊內含有兩個圓形孢子囊,還有一些未成熟的卵囊。

800頭母豬場哺乳仔豬球蟲病的診治報告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症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診斷,診斷為仔豬球蟲病。

5、防治措施

一旦仔豬發生本病,可用5%的妥曲珠利口服混懸液1毫升,並用10%糖水稀釋1-2倍進行灌服1次,同時進行肌肉注射磺胺間甲氧嘧啶鈉進行配合治療,並進行腹腔補液,防止過度脫水導致死亡。

預防

(1) 搞好環境衛生。保持欄舍的乾燥衛生,及時清掃產床上的糞便,使用乾粉消毒劑進行環境消毒,降低環境的溼度。

(2)加強飼養管理。採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進行管理產房。

(3)藥物預防。對全場母豬使用抗球蟲藥如氨丙啉,磺胺間甲氧嘧啶,連續使用一週。哺乳仔豬在出生3至5天內口服5%的妥曲珠利口服混懸液1毫升。

一週後電話回訪豬場技術員,產房的哺乳仔豬的拉稀問題已經得到控制。

點擊上方關注按鈕,關注【百家養殖大全】,私信我,回覆”在“,獲取終身養殖技術服務,聊管理,看養殖,論行情,一起暢談養殖天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