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如果國外大量白銀流入購買茶、絲、瓷。會造成明朝白銀貶值嗎?

空中的小飛


按理說會!而且前期的確出現良幣驅逐劣幣現象。

從宋朝始,中土已經出現銅荒、銀荒現象,中土範圍內的已知銅礦、銀礦已經進入“枯竭”期(主要是邊疆區域的銀礦沒有發現,比如南寧鳳凰山銀礦是到清朝才發現並開採的)

宋朝缺銀、銅(金就不用說了,唐朝更缺),根據《宋.食貨志》賦稅篇,宋朝的賦稅就沒把銀子當成賦稅主要收取對象。如下圖所顯示

也就意味著宋朝的國家財政收入是通過實物加銅錢作為賦稅根本的。(所以那些影視劇裡,宋朝用銀子,可以鄙視一把編導了)

蒙元一統後,一樣缺銀子。

南海考古經常發現元朝青花瓷;還有朱棣剛靖難成功,就可以組織如此大規模的船隊出海。其實是因為蒙元朝廷缺銀子。

南開大學李治安教授曾說過:“元朝的存在反而促進了科技精品的發展。”原因很簡單,元朝時期,工匠、工坊“國有化”,為了追求精品,可以不用理會殘品率及成本。“所以唐宋朝之前的瓷器沒有元青花瓷漂亮,而明朝宣宗之後,再無青花瓷。”

而青花瓷最好的銷售地就是佔據中東(現伊朗地區)的伊爾汗國,同樣青花瓷所需的礦物質在當時也只有這地區生產。

但海上貿易根本無法滿足如此龐大的帝國財政及支出,尤其是蒙古人對錢財的熱愛,以及軍事戰爭的支出。


所以早在忽必烈只是漠南諸王之首時,就已經允許王文統根據前人的基礎,設置出一套紙幣制度。(這套制度其實很現今,理念跟起拜年後英國牛頓設置的金本位如出一轍)。

只是王文統因多重原因,被忽必烈殺掉後,紙幣制度就崩之一潰,色目人雖然懂得理財卻不懂紙幣,因此濫發、頻發紙幣。也讓紙幣和通貨膨脹成為元朝覆滅的根本原因之一。

明承元制,在早期為了應付銅、銀荒所導致的貨幣崩潰所導致的財政貧瘠現象,朱元璋同樣也通過發行紙幣(大明寶鈔,後都用紙幣來書寫本文)來“平衡”財政收入及軍費等支出。

只是朱元璋及其後來者均因為歷史侷限性,同樣犯了色目人阿合馬的錯誤,濫發、頻發紙幣。以及金銀可以兌換紙幣,但紙幣不能隨意兌換金銀,而且還用紙幣來作為政府機構的俸祿來發,但又拒絕收取紙幣作為賦稅。

這完全與王文統的銀本位紙幣政策相背棄。所以元朝被推翻了,只是明朝運氣好,全球剛好進入大航海時代。

14世紀-15世紀時期,明朝主要還靠與日本貿易獲取白銀(量雖大,但依舊不能滿足帝國需求)。到了15世紀末,也就是萬曆時期,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的商船從南美洲獲取白銀,卻將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白銀“送到”明朝,進行絲綢、茶葉、瓷器的貿易中來。

因此在這段時間,明朝廢除了紙幣政策(再不廢,連廁紙都不如),而是承認了貨幣白銀化。

也就是之前提到的良幣(白銀)驅逐劣幣(紙鈔)的歷史階段。

為什麼如此多的白銀,並未能造成明朝通貨膨脹

“民以食為天”!可根據《明.食貨志》來看,從宣宗到崇禎元年,明朝的大米價格一直穩定在0.5兩左右一石。

請注意,是白銀0.5兩,而不是大明寶鈔這一紙幣。這也間接說明大明王朝的百姓,對於白銀的認可。

這也造成了流入的白銀無法形成衝擊的原因之一——百姓囤積白銀。

白銀是明朝的通硬貨,當貿易得到的白銀,作為獲利的海商並沒有將白銀作為在帝國時運用的貨幣,而是鑄造起來囤積起來,以作為子孫後代保身立命的根本所長。

這是沒辦法的,因為誰叫商人在明朝地位低呢,除了買房買地之外,出門連絲綢都不允許穿,還不允許奢侈代步等等。而且還要防止不能留給把柄於他人,以免的銀子全繳納充公(沈萬三就是個例子)。

哪怕是流通出來的白銀,也不能滿足帝國的日常交易,因為百姓同樣也學習商人囤積一部分白銀。甚至連賦稅都主要以實物為主。

最後竟然出現國家國庫空虛,而大明的百姓富裕現象(與宋朝剛好相反)。


一條鞭法使得白銀雖然流通,但抑制了物價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最大確定是沒有完全開海禁(其實明朝所謂的海禁是禁止大明商船,卻不禁外來商船和走私)和開商禁。

一條鞭法不多說,這裡只說一點,由於只收取白銀作為賦稅,農民的農產品集中上市,需要兌換成白銀繳納稅收,致使了市場糧食飽和,反而抑制了物價。

明後期白銀限流

日本進入了幕府時代,幕府的閉關鎖國,雖允許明朝海上,可也一樣只開幾個口子,使得交易成本增長。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西班牙人在菲利賓對屠殺劫掠華人。

明朝軍費支出爆增

萬曆時期的三大佂、遼東建州女真的崛起、設立九邊等等,使得軍費所佔據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半甚至是以上。

這種情況也致使明朝政府如同散財童子,過手財富。


斐駺


其實明朝時因為白銀流入,而造成造成白銀貶值的問題,其實很早就有學者討論過了。

黃仁宇在討論明末經濟問題的時候就明確說過過,白銀貨幣化進程中,明代的西北地區受到了極大地傷害。

首先,由於白銀流入是不均衡流入,東南沿海地區白銀多,西北地區白銀少,但是全國的物價指數波動是傳遞性的。比如說東南沿海白銀多了,米價下降了,但是對應的銅錢對白銀的比重就會上升。因為白銀可以兌換成銅錢,白銀一多,自然就顯得銅錢變少了。


這一問題傳遞到西北等白銀稀少的地區,一斗米對應的銅錢下降,農民收入銳減,所以當地農民的生活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問題。另一方面白銀普遍流入北方,而且加重了各地官員的貪腐。北方遍地貪官,農民自然沒法生存。

其次,白銀貨幣化和大量流入還加重了朝廷對南方的壓榨力度。實際上,南方的普通百姓在這一過程中受害最深。因為明朝在南方有大量稅糧要收繳。根據一條鞭法制度,大部分的稅糧都換為了銀子收繳,但是蘇淞地區承擔的400萬石的稅糧,大明官方是不予白銀兌換收納的。換言之,大明官方對於蘇淞地區是特殊對待,當地百姓一直呼籲能夠上交白銀抵扣糧食,但是官方不允許。這樣一來江南的白銀大量積壓在手中,導致江南物價增值更加嚴重,導致明末江南也出現了經濟危機。

所以說白銀的流入對於明朝來說是雙刃劍,一方面刺激了商品經濟的繁榮,另一方面乾脆就直接導致了明末經濟危機加劇,直接讓整個明朝政府陷入了一個怪圈,賦稅增加,流民四起,官軍剿滅需要更多銀兩,賦稅繼續增加, 流民繼續擴大,所以流賊越剿越多,最後徹底失去控制,可以說明朝是滅亡於白銀也毫不為過。

那麼問題來了,明朝這種貶值是不可逆的嗎?清朝就很有效的解決了這種問題,清廷使用屠刀讓江南富豪交出了手中的白銀,這樣一來江南的銀子就可以大批轉運到西北。這個方法血腥,然而有效,平衡了全國白銀,流通自然就解決了。


冷兵器研究所


在明朝的時候,隨著世界第一次全球化的運動,大航海時代的影響。世界性貿易進入了新的繁榮時期。西方的冒險家紛紛來到亞洲,建立殖民地,通過貿易和掠奪來獲取鉅額的財富。在這個貿易中,與明朝的貿易佔了極大的比例。

有人開玩笑的說起那個時代。中國的前輩們,用泥巴捏個東西一燒,或者在樹上摘點樹葉,養些蟲子一繅絲,織一下就直接賣給外國人,就換來大把的銀子。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是反映了當年的一些實況。

在當年,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豆來到了太平洋地區,與中國進行貿易是它們主要的目的。而當時的明朝,雖然還處於海禁狀態,但是,在全球貿易浪潮下,也深深捲入其中。

在對外貿易中,明朝商人除了香料外,主要收取的就是銀子。由於中國在絲綢和瓷器等方面無以匹敵的製造業和出口,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這就逼迫那些外國商人,不得不用銀子來和中國商人進行交易。這使得中國為銀的入超國家。

在這些流入的白銀裡,以日本、西班牙的白銀為主要來源。據美國學者弗蘭克的估算,在16世紀至17世紀中葉,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大體如下:

當時美洲生產的白銀30000噸,日本生產的白銀8000噸,總共38000噸。這些白銀中最終流入中國的白銀為7000到10000噸。

換而言之,就是當時的中國佔有了世界白銀產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換算成中國的算法就是大概3億兩白銀流入了中國。

按理說,這樣大批的白銀湧入中國,肯定會造成白銀的泛濫,使得白銀貶值。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白銀的價值一直是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範圍內波動。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因為,白銀在中國,它不僅僅代表著商品,它還擔任著貨幣的角色。在中國,白銀、黃銅都是貧礦。由於實物的不足,明朝初年,貨幣是以紙幣的形勢流通的。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使用的是寶鈔多少多少貫。這種紙幣雖然是官方發行,但是沒有貴金屬做抵押,當然信用極差。

而白銀的流入,恰恰彌補了這一缺陷。隨著白銀這種具有保值作用的貴金屬的普及,它自然而然的起到了貨幣的作用。也由於這一優勢,後來明朝實行“一條鞭”法的時候,就確立了明朝銀本位制的地位。白銀成為明朝的通用貨幣。

在龐大的明帝國,要用白銀去替代那些濫發的寶鈔紙幣,是一個巨大的數量。這就需要大批的白銀進口。再加上賦稅、貿易等方面,就需要更多的白銀。

這樣一來,從國外流入的白銀就正好填補了這個巨大的缺口。比如前面那個進口的白銀數量,恰恰和當時國家國庫稅銀收入的總和相當。這後面代表著一些深刻的含義。

而作為國家的貨幣,國家就需要以國家機器為後盾,對白銀的價格有一個基本的規定。比如在國家的法令裡,交的賦稅摺合的價值也就成為了國家對白銀價值的指導價。這也有助於白銀的價值穩定。

這樣一來,由於政府的干預和市場的需要,再加上每年的入超的白銀和社會增長的生產總值上有著微妙的平衡。這一切都使得白銀在中國一直保持著比較穩定的價值。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從海上貿易的規模來看,明朝的海運貿易規模應當是在宋代之上的。而且宋代同樣沒有幸免,也一樣被輸入資本所剝削。可以說宋代經歷幾次重要機遇,都沒能把握住收復北方。很大程度上,滅亡真實原因並不是文官集團的懦弱或者缺馬之類的藉口,其實是輸入資本的剝削。由於貿易地位上的天然優勢,明代在進出口貿易上,處於完完全全的入超地位。就是出口遠大於進口,貿易優勢巨大,資本不停流入,當然主要是白銀。南洋的商人,還有經由印度西北口岸,往紅海經地中海貿易到歐洲的商人,他們當時有什麼東西可以出口給明朝?除了弗朗機和一些印度香料外,幾乎沒有。

而明朝出口的紡織品,陶瓷,茶葉,競爭力無可匹敵。因此,白銀當然會持續不斷的流入。白銀作為主要硬通貨之一,持續流入帶來的後果就是通脹。貨物流出,白銀流入,無法阻擋的結果。當時織造局已經有幾百人集合的手工作坊,必要時可以召集上千人規模,據考證,是已經有所分工的,效率很不錯。而且朝廷所有的織造局並不是主力,民間作坊大規模興起,貿易商戶很多。因此,東南沿海,得到了源源不斷的輸入資本。最關鍵的事情是,最初這些資本,不上稅。

明代的稅收結構比較落後,以農業稅為主。萬曆也曾經重視過商業稅這個問題,往發達地區派過許多稅務監督。但是,有功名在身的,不用交稅.....而稅檢也免不了碰上各種糖衣炮彈。因此實際上徵收商業稅,在明代被變形為針對國內流通的小工商業和小買賣人的重稅。而大宗的海上貿易資本則享受超國民待遇豁免權。

明朝初期,沒有什麼白銀,靠的是沒有保證金的紙幣,很快就變為主要靠銅錢了,因為那時候禁止開採銀礦。但是銀子的信用依舊好過銅錢,到了海上貿易繁榮時期,日本和墨西哥等地開採出來的銀礦,源源不斷的流入國內。明朝實際上基本變為銀本位。而萬曆時期,重新開設礦監,開採國內銀礦,也更加加大了白銀的數量。此時,一條重要的改革方案出臺了。

就是張居正著名的一條鞭法......張居正那條鞭啊,啊不是,張居正的改革制度,實際上是將徵稅基本全部改為流通貨幣,取消各種實物抵扣,明確賬目和審核監督,任務預算等。大大提高了朝廷收入,降低了中間做手腳,賬目混亂的事情出現率。很可惜,這條條款大大充實了萬曆國庫的同時,也給明朝的滅亡埋下了重要導火索。當硬通貨轉變為白銀之後,明代的稅務官僚們對農民們不再接受銅錢,主要收取白銀。而白銀匱乏的農民階層,尤其是西北那片,全都得找人兌換白銀才能交稅。因此,兌換白銀,成了白銀資本集團又一個重大牟利機會,而且經過一定操作,可以規避許多稅收,又不讓稅檢難做人。

高峰期,西北往東南跑生意的人,個個都有兌換白銀的副業。沿海白銀資本盤剝他們一重,他們再盤剝內地農民一重。這是流民產生的初期導火索。而沿海白銀資本利用貨幣流通優先地位,資本力量,對土地進行大規模購買。也是無地流民的重要起源。

當階層分化開始的時候,白銀在資本家階層,還有地主,比如明代的那群藩王們手裡,是不停的通脹。而在中下階層百姓手中,卻是不停的緊縮,稅務的盤剝和購買定價權的差異,使得財富分化往極限走去。而官僚階層,比如東林黨等貨色,極力的阻止了稅務制度的徹底改革。因此,白銀在南北地區冰火兩重天。

在剛開始的時候,還能有些許流通出來。因為資本集團購買物資,土地,各種服務,使得白銀還有一些流通。但是那個時候,白銀屬於通脹期,通脹期間,提前購買者是佔便宜的。而後來,日本率先閉關鎖國,白銀來源少了一部分。而白銀資本集團的資產負債表擴張也達到了一定程度,開始放緩。

這下子可慘了,白銀一下子由通脹轉變為通縮。在北方地區尤其通縮的厲害。白銀資本集團開始積極儲備白銀,作為保值貴金屬。而越儲備,就越升值,北方就越缺乏白銀,越通縮。一通縮,白銀就難以完成稅收,小工商業也開始大規模萎縮.........而由於權力結構和稅收制度,更沉重的壓力開始壓向中下階層。於是,惡性循環開始了。

中下階層壓力越大,白銀越從他們手中通縮出去。他們越通縮,白銀資本集團的議價能力和話語權,以及掌握的生產資料就越多。再循環回來,中下階層可使用於產生經濟物資的生產資料和條件就越少,就更通縮了。

反覆惡化之下,終於發生大規模的崩盤。天下皆歿,覆水難收。白銀的先通脹,後通縮,一前一後,傾盡天下。白銀資本運用自己的能力,也使得朝廷稅源越來越少!實際上,大旱,後金,乃至於鼠疫,都只不過是駱駝背上的一根草而已。白銀資本,早已將大樹內部慢慢蟲蛀空了。

這些都只是高潮的前奏,真正值得研究和探討的事情,更多屬於大災難下,各個國民階層所作出的不同的選擇。在社會分配製度的主要推動下,明王朝走向崩潰。在這個過程中,白銀資本集團做出了什麼樣的抉擇呢?在明朝廷極度缺乏白銀飢渴白銀,需要大量資金做事的情況下,大資本家們寧願死死抱著自己的白銀,也一個子兒都不借給崇禎。

李自成在北京就血腥徵收了一批人,相當一部分權貴家破人亡,一貧如洗。相信他們臨死之刻,只會默默的想,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借一半給崇禎和比起被人用屠刀搶走一半,豈不好太多了?可惜這世上沒有後悔藥吃。

一個是僥倖心理,認為即使改朝換代也可以投靠新老大,卻沒有想過,積累多年的憤恨,貪婪的屠刀,對不公的控訴,怎麼可能輕易放過他們?另外一個是外逃心理,北京丟了,我去南方行不行?行,當然行。我帶上全副身家去南方,損失不了多少,比捐一半給崇禎強啊,到了南方,又是同樣的兩種思路,別看明王朝有很多有骨氣的子民拼死抵抗,被屠殺。實際上,還有很多,登船逃亡東南亞。

這叫什麼?這就叫做負方向博弈,如果要他們立刻在眼前損失部分利益,以免疫很可能即將到來的重大損失。那他們寧願做出負方向選擇。因為崇禎和朝廷沒得選,他們有的選可以投降,可以跑,或許最後結果一樣慘烈,但一方概率為零,自己這邊無論如何還有部分幾率全額逃脫。

科學事實證明,博弈雙方的主要籌碼並不是強弱,而是幾率,幾率佔優的人,大多數時候都處於博弈優勢方。最終,在資本利益的博弈下,中華民族最終得到了一個幾千年來最慘痛的結果,最糟糕的事情。那就是滿清入關。


浮白墨客


總說通貨膨脹害人,總是通貨膨脹引發經濟危機,這主要是因為紙幣被廣泛使用。紙幣以國家信用為背書。所以紙幣的本來價值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紙幣的象徵意義和信用價值。信用這東西,任誰都會濫用,而從來不會不用或節制使用,所以動不動就通貨膨脹。

但是,要知道通貨緊縮比通貨膨脹更可怕。

別被這些名詞概念嚇住了,簡單一點兒說:通貨緊縮就是市場上沒有可供使用的貨幣了,幹啥都要錢卻幹啥都沒錢。

這時候是最可怕的,尤其是對國家。

就古代中國而言,基本上就沒有通貨膨脹的問題,全是通貨緊縮。這是一個千年來,任誰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朱元璋胡亂發行紙幣,是特例,這不能算。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明朝時如果國外白銀大量流入,根本不用擔心白銀貶值,因為龐大的中國市場和當時的最強生產力完全能夠消化。

明朝,最該擔心的是白銀不夠而貨幣不夠,繼而引發的通貨緊縮。

1.國外大量白銀流入是既成事實,而不是假設問題

國外大量購買明朝的茶、絲和瓷而白銀大量流入中國,這不是一個假設問題,而是一個真實歷史。

隨著地理大發現和海洋貿易的大發展,明朝的絲綢、茶葉和瓷器成為當時最為暢銷的產品。

發愁的不是大明朝的產能不足,而是國外有沒有足夠的白銀來購買。

而美洲和日本的兩大銀礦被發現,整個世界市場突然獲得了足夠的貨幣消費能力。於是,大量的白銀洶湧地流入大明朝。

於是,明朝的經濟立即被激活,市場上有了足夠多的白銀,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國家有錢了、老百姓有錢了。

2.正是因為白銀的大量流入,才實現了大明繁榮

從內部視角來看,明朝前期繁榮是因為元末戰爭之後的百廢陡興,明朝中期繁榮是因為張居正的財稅改革。

但外部視角來看,則是因為國際白銀的大量流入,使中國市場獲得了足夠多的貨幣。

最形象的例子莫過於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一開幕就是國家最高財務會議,歸根到底一個字就是錢、兩個字就是銀子。

對付滿清和蒙古要用錢,對付南方倭寇要用錢,朝堂和宮廷、皇帝與大臣都要用錢。

錢和銀子從哪來?於是,開始推行改稻為桑,大量生產絲綢,而絲綢當然不是賣給國內而是賣給國外,讓歐洲人、日本人以及中東人拿著銀子趕緊買,而大明朝要的就是他們的白銀。

沒有外國人的白銀,大明官員的工資都發不起了。這當然有影視劇的誇張成分,但能夠反映出的問題就是銀子不怕多就怕少。

3.沒有國外白銀的流入,大明朝舉步維艱

滿清入關,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當時的小冰河期,北方氣溫驟降所以遊牧民族要南下。

但是,世界是複雜的,而系統也是複雜的。

很少有一個原因就能摧毀一個龐大系統,大明朝就是這樣的龐大系統。

小冰河期,滿清不好過而明朝也不好過,關中遭災而李自成起義,國內流民遍地。

這也是一個因素。

還有,就是大明朝遭遇了貨幣危機和通貨緊縮。1618年到1648年,歐洲爆發了“三十年戰爭”,而北美白銀的開採和流通就是歐洲人主導的。既然歐洲打仗了,那麼白銀只能往歐洲流,因為打仗要花錢,絲綢畢竟是奢侈品,戰爭才是關鍵。同時期,日本開始對白銀實施管制,把大量白銀用作軍費來侵略朝鮮。

外部白銀的減少,導致了大明朝的經濟緊縮,而接下來就是因緊縮而起的經濟危機。

當真是幹啥都用錢,賑濟災民用錢、安撫流民用錢、抵禦滿清用錢。

但是卻幹啥都沒錢,種茶賺不來錢、賣絲賺不來錢、瓷器也賺不來錢。

銀子是大明這個龐大經濟系統中流淌的血液,沒了血,也就一切都玩不轉。

所有的朝政問題、所有的民治問題、所有的邊地問題,最終都要落在錢的問題,都要落到銀子的問題。

而銀子沒有了,那就只能是戰爭,戰爭的結果就是徹底把大明朝玩死了。

所以說,白銀流入而白銀貶值根本就不是問題,白銀不流入而通貨緊縮才是問題。


減水書生


這個問題要延伸出來,會是一個很學術化的問題,涉及到明朝的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乃至於中國傳統的經濟秩序的改革進步或者倒退。直到如今,似乎也沒有一本專門的論著來闡釋貴金屬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

明朝是一個典型的小農經濟的王朝,朱元璋設計的制度是建立在四書五經的基礎上的,由讀書人組成的官僚集團,以道德而非法制對國家進行管理。所以,明朝特別在意禮法制度,一切都要按照古禮來,因為除了這個,滿朝的文武精英們也想不到其他的辦法來管理這麼一個龐大的帝國。

(明朝的立國理論是儒家四書五經)

官員們要以道德作為表率,因此就要輕利重義,不能謀取私利。可是明朝官員的俸祿很低,如果不謀取私利,日常開支都供應不起。所以,雖然朱元璋反腐很厲害,殺了不少人,可是到了中期以後,明朝的貪腐問題已經成為整個王朝心照不宣的秘密了,連皇帝都認可了。可是,這畢竟是有違於四書五經的教導的,所以,官員們背地裡貪汙行賄,表面上卻還要冠冕堂皇。這就造成了明朝財政上的困難,因為朝廷如要加稅,就面臨著與民爭利的道德審判。皇帝也經常被文官集團懟的無話可說,只能成為禮儀制度的牽線木偶,大明帝國的形象代言人。

朝廷恥於言利,可是事事都需要用錢。那怎麼辦?那就只好加強工商業,從商品流動中增加稅收。這是與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是違背的。朱元璋痛恨商人,因此在他的管理下,社會物品流通被限制在很小的規模,而且多數在政府的主導下。人民群眾總要繳稅吧,朱元璋規定了要交實物稅。什麼絹麻絲織品,糧油日用品,等等,都是要交實物。全國1100多個縣,也沒什麼精確的財務預算,也沒有精確的核實物產,就隨意定了那麼一個數字,按數徵收。有的縣富裕一點,稅率不高。有的縣貧窮了點,稅負就高的要逼人造反。明朝的好官的標準就是能夠交的上稅,而且還能擺平因此而起來造反的農民,不要讓聖天子憂心。

南京城的城磚,就是由各地貢獻出來的,上面還刻著各地的工匠和縣官的名字。如果是南京附近的郡縣還行,路途不遠。可如果是偏遠的地方,送這些磚頭進入南京的路費都要花掉不少。


(明朝南京城磚頭都是各地貢獻的實物)

這種情形,自然不利於國內經濟發展,對政府稅收也造成了很大的障礙。雖然明朝初期有過紙幣的做法,可是那算是糊弄老百姓的。元朝皇帝的紙幣,已經讓政府信用破產,明朝初期的紙幣同樣也沒好到哪裡去。這個東西畢竟是會上癮的,印出來一些紙就能換東西,成本太低,很容易就會放棄掉準備金制度,直接濫發貨幣。明朝初期的紙幣政策是完全失敗的,老百姓不認,最後都成了物物交易。這樣的情形,更加坐實了明朝小農經濟制度的本質。可是,這樣的經濟制度,在經濟恢復階段無傷大雅,可是在經濟騰飛發展階段,就成了嚴重阻礙經濟發展的桎梏了。

所以,明代中期以後,國內市場上的白銀流動開始頻繁起來。在16世紀中葉上下,外國白銀大量流入之前,國內白銀流動的市場已經先期建立起來。可是,中國不是一個白銀富有國,國內白銀存量的不足,始終制約著明代經濟的發展。最終由於海外白銀的流入加上國內外白銀流動市場的切合,使得古老的中國市場與當時的世界市場連為一體,明代晚期蓬勃的經濟發展也有了可靠的潤滑劑。

嘉靖、隆慶時,海禁開放,海外白銀大量流入,採購中國的絲織品、茶葉、瓷器等,中國因此出現了改稻為桑的改革,還出現了買辦階級。皇帝在北京也派了宦官來到東南,參與分一杯羹。當時流入中國的白銀有幾個渠道,日本、馬尼拉、南亞、中亞等地。在18世紀以前,中國幾乎獲得了相當於世界產量一半,大約60000噸白銀。

(隆慶開關,商業大發展)

商業的大發展,與明朝在四書五經的理論指導下建立的政治制度,始終存在著矛盾。這就使得買辦商人商人一直缺少安全感,他們不願意投入生產工廠,也不願意研發新技術,滿足於手工作坊。得來的利潤,他們都投入到了田產和莊園。這才是四書五經理論指導裡的正確方向,種地收租,不會受到政策的影響。所以,明朝雖然獲得了世界一半的白銀產量,可是到了明朝末年,還是一樣遭遇到了錢荒。市場上沒有白銀,沒有流通貨幣,實際上就是大商人把白銀都投入到了地產裡,財富都在社會頂層的政商圈子裡流動。普通老百姓能掙到的幾個銅板,有能有幾個購買力?所以,明朝後期看似海外貿易風風火火,實際上得到好處的不是老百姓,也不是皇帝,而是那些東南地主。

他們得到了好處,窮奢極欲,也不願意繳納財稅。政府為了應對危機,只好向農民徵稅。農民早就被榨乾了油水,到這會也徹底活不下去了,紛紛起來造反。江南富商直到這時也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直到農民軍的刀槍和滿清的大炮來到了面前,那些多年來的積累,都成了給他人做嫁。


(政治與經濟的背離使得國家內部分裂)

說到底,這是明朝的立國理論與社會經濟發展嚴重不切合的原因造成的。儒家的小農經濟的理論思想指導不了日益增長的經濟文化發展的需求,造成的後果只能是貧者更貧,富者更富。最後社會階層割裂,政府上不能制大戶,下不能安黎民,政府職能陷於停滯,應對外來危機的能力減弱,最終整個系統崩盤,沒有贏家。

所以,中國自從宋代以來,一直說著資本主義萌芽,卻從來也沒有發生資產階級革命,其原因就在於此。傳統小農經濟的思維模式太過強大,而整個國家又沒有一個全新的建國思路,只能沿著秦朝以來的封建專制制度修修補補,即便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也無法與另開賽道的西方列強競爭。


而知而行的歷史


當然會。事實上,中國本土銀產量很低,是靠國際貿易外來輸入構成銀本位貨幣體系。

那為什麼明清兩朝白銀購買力都比較堅挺呢?一方面是中國外貿規模還不夠大,市場一直處於飢渴狀態,白銀輸入量還沒有達到通貨膨脹的臨界點。另一方面,中國商業資本還不獨立,依附於立足農業經濟的社會精英,並一直試圖迴歸農業經濟主流,所以大量通貨沒有進入流通,而是購買田產固化了,更極端的甚至鑄成巨大銀錠收藏起來,完全失去通貨作用,這也抑制了通貨膨脹。

這兩個方面又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外貿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商業資本自然會強大起來,反過來影響其依附的主流精英,到時候通貨價值在於流通而不在本身的道理就好理解了。




真正鱷魚不哭


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白銀和紙鈔還是有根本區別的,在社會財富總體不增加的情況下,白銀增多物價上漲,如果社會財富增加成都高於白銀數量,物價仍然會下跌,社會財富總體增加量和白銀數量增加量之間的關係才能決定白銀的直接購買力,另外以下幾個方面可能會對白銀與物價的關係有相對關係:

第一,白銀是本質上具有使用價值的貨幣,最開始的階段白銀主要作為首飾和餐具使用,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對於交易媒介的迫切需求以及黃金供應不足的矛盾使得白銀進入了貨幣流通,成為了一種比較重要僅次於黃金的貴金屬,甚至於在某些時間段和國家,白銀的價值甚至高於黃金,白銀具有使用價值,由於市場競爭力的影響,成為了等價交換的貨幣,具有一定的數量限制,不同於紙鈔,可以無限制發行。

第二,在古代白銀雖然還沒有被廣泛應用於電子工業元器件和化學工業上,但作為飾品的天然屬性存在,由於白銀具有誘人的白色光澤,較高的化學穩定性和收藏觀賞價值,深受人們(特別是婦女)的青睞,因此有女人的金屬之美稱,廣泛用作首飾、裝飾品、銀器、餐 具、敬賀禮品、獎章和紀念幣。銀首飾在發展中國家有廣闊的市場,銀餐具備受家庭歡迎,後來才有銀幣的產生和存在。

第三,白銀的歷史購買力

在現在的許多小說和古裝電視劇中,古代人下一頓館子就要花上好幾兩銀子,少奶奶們賭一次錢就要幾百兩銀子,丫鬟的賣身契更是在有些影視劇中價值千兩,那麼在古代真一兩銀子究竟有多大購買力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通貨膨脹,和其他商品一樣,作為一般等價物的銀子也會因為產量的上升而導致價值的降低。從唐代到清代,銀子的價值一直是呈現貶值趨勢的。

以嘉靖年間的大清官海瑞為例,他的年收入在20兩左右,而當時的一斤牛肉價格為18文(1000文≈1兩),百姓的家庭年收入為4兩左右,可見當時的經濟情況和白銀的購買力如何。時間來到清朝,作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曾經寫過,劉姥姥吃了一頓豪華至極的螃蟹,才花了24兩銀子,而這實際上這相當於當時5口之家一年的收入總和。雖然清代的時候白銀的購買力已經相比明代有所降低,但是也不會出現在影視劇中,動輒幾百上千兩的情況,實際上千兩白銀在古代可以吃喝玩樂一輩子了。

第四,在16世紀內,歐洲的黃金數量從大約55萬公斤增加到119萬公斤;白銀數量從700萬公斤增加到2140萬公斤,西班牙的物價上漲4倍,穀物價格上漲5倍,英、法、德三國物價平均上漲2倍多。這些變化主要來自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於殖民地白銀礦產的開發掠奪,讓歐洲市場流通的白銀增加三倍左右,歐洲的物價在財富總體增加不明顯的情況下飆升明顯。

第五,歐洲白銀流入亞洲,歷史上我國國內白銀產量一直難以滿足貨幣流通需要,所以白銀直到與海外增加了貿易流通的宋元之後才充當了國內主要貨幣。明清時期通過對外貿易,主要是通過在廣州、泉州等地的洋行貿易,實現對外貿易常年高額順差,從而中國從南洋市場中鯨吸白銀成為數百年貿易的主體。

直到鴉片的輸入改變了中國在對外貿易中順差的角色。明到清初時期南洋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是以葡萄牙在東南亞經營為主的殖民地經濟。葡萄牙、西班牙等早期殖民地國家從美洲掠奪、開採的大量白銀通過大西洋三角貿易源源不斷地流入歐洲,在歐洲通過商品的交易而擴散流通,其中一部分白銀也隨著商品的流通流向亞洲,一部分流向南亞印度等國家,少量流入日本等國,更多流入中華老大帝國。

只有鴉片戰爭前後,歐洲白銀流入大清國數量明顯增加,鴉片戰爭後,流回歐洲的數量明顯增多。

第六,一個產銀不多的國家,如何在近 500 年中維持銀本位?答案在於海外白銀。

中國是貧銀國,其產銀數量究竟多少,可以從《明實錄》銀課收入(也就是對白銀賦稅)中一窺究竟。洪武二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共 75 070兩,洪武二十六年到成化二十二年共9 786 462兩,立朝之初的洪 武二十三年到正德十五年共1 510 032兩。從成祖初年至武宗末年合計 共1 510 032兩,此後每年銀課收入大約為10萬兩。明代銀課在銀礦產額 中所佔的 例 宋代和元代高,也高於當時的西班牙(一般認為西班牙金 稅為 1/20,而銀稅則為 1/10),明代銀課一般被認為是銀礦產額的 30% 左右 ,如此可以推算明代白銀產量並不算多,平均每年 30 萬兩略多。

如此少的白銀產量,自然無法承擔龐大的明朝經濟貨幣化的歷史重 任。事實上,這一重任主要是由大規模流入的海外白銀來承擔。海外白 銀有兩個主要來源:傳統上是日本白銀,在唐代遣唐使的貢品中往往可 以看到白銀的出現,而其帶回日本的物品中各類錢幣也是屢見不鮮;更 具有意義的則是美洲白銀,其通過各種貿易渠道進入中國。中國白銀貨 幣化的進程,不可避免地與肇始於地理大發現的第一次全球化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第七,16 世紀是一個分水嶺。1492 年,冒險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現 美洲新大陸。1545 年,一個叫瓜爾巴的印第安人在安第斯山高地發現 巨大銀礦山,這座銀山被喜出望外的西班牙人取名為“富山”(The Rich Hill),成為美洲一個標誌性的事件。隨著 1563 年在秘魯發現提煉銀子 所用的水銀,美洲白銀開採全面發力,金融史學家金德爾伯格估算美洲 白銀最高年產量為 300 噸。

即使算上中國本土歷朝歷代的白銀存量,海外流入白銀仍遠高於同 時期的國內存量。學者劉光臨認為,宋代白銀存量不超過 1.5 億兩,在 元朝禁止白銀流通而流失中亞各國、窖藏、陪葬等因素作用下,留存 到明朝的前代白銀不超過3 000萬兩,加上明朝產銀2 000萬兩,16世 紀初明代的白銀存量合計為5 000萬—6 000萬兩,而從16世紀中葉開 始,海外白銀流入量約為 2 億兩。其中,各家估算差異較大,美國學者 萬志英(Richard von Glahn)估算為1.92億—1.97億兩,中國學者吳承明估計為 0.86 億—1.11 億兩,學者神木哲男和山村耕造等人估計為 2.32 億—2.89 億兩,是本土存量的 4 倍左右。


笊白


明朝時如果國外大量白銀流入購買茶、絲、瓷。不會會造成明朝白銀貶值。促進一帶一路發展,金融活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