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涧盖瓦洒哑巴会简介~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南涧盖瓦洒哑巴会简介~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南涧盖瓦洒哑巴会简介~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历二月八栅大路对歌的习俗  村民争相邀请“哑巴”进家驱邪

云南南涧盖瓦洒哑巴会简介~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南涧盖瓦洒哑巴会简介~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哑巴”护法跳火塘驱哑神 为外国朋友驱邪送上美好祝福

哑巴会(彝语:热闷巴),是一种驱魔逐疫、求愿酬神、娱神娱人的民间祭祀礼仪与民俗节庆活动,也是当地各族群众打歌对调、自由婚恋等民俗风情的具体写照。哑巴会仅流传于南涧县公郎镇新合村委会盖瓦洒村,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所以又称二月八哑巴会,也称盖瓦洒哑巴会。

几百年来,哑巴会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整个活动以头戴面具、身画彩绘的“哑巴”跳哑巴神为主要活动内容。它通过系列祭神、娱神、驱神活动,表现出当地彝民的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多神崇拜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民族团结融合的大环境下,哑巴会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由原来单纯的驱神活动,逐步发展成为附近村民到此对歌寻友、打歌联欢的盛大活动,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一个盛会,成为当地以娱神驱神活动为核心的人神共娱的狂欢节。

近年来,盖瓦洒哑巴会以其独特的活动方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引起了中外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有关盖瓦洒哑巴会的多篇理论文章相继在《人文地理杂志》《云南画报》《民俗研究》《大理文化》《大理学院学报》《今日民族》《南涧通讯》等报刊、杂志及《中国知网》《南涧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等网站刊出,经过南涧县文化工作者加工整理编排出的舞蹈《热闷巴》多次参加省、州级演出。

2017年6月,“盖瓦洒哑巴会”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