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说:聚焦肿瘤放疗15年,“远程放疗”照亮百万患者生命路

据统计2018年,中国的恶性肿瘤新发患者数量已经达到

430万,死亡人数达到200万,令人咋舌的数字背后,是430万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在肿瘤治疗领域,放疗是与手术、化疗并行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从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来看,放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贡献率为22%,而手术和化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贡献率分别为27%、6%,可见放疗在肿瘤治疗中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

2004年,在肿瘤放疗行业看到了发展机遇的李强"开疆拓土",成立了深圳市医诺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创业者说:聚焦肿瘤放疗15年,“远程放疗”照亮百万患者生命路

深圳市医诺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强

他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聚焦肿瘤放疗行业,以将公司打造成全球领先的肿瘤诊疗信息化建设领导者为使命。通过持续十五年的专注于努力,逐步成长为国内放疗信息化与远程放疗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

从当初的无能为力到现在近百项国内领先的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李强"九死一生"的创业路,让他从中享受着人生的历练和快乐。

在肿瘤放射治疗行业深耕多年,李强见过无数从全国各地前仆后继赶来的患者,他们渴望快速找到知名肿瘤专家进行治疗。在这里,每天都有人在寻求生的希望

基层地区的肿瘤患者想要找到优秀的肿瘤专家治愈疾病,不得不选择长途奔波,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医疗专家资源的短缺及分布不均

李强表示:"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地级市和县级医院也逐步开展放疗,但放疗医师水平相较大城市而言,还存在很大差距,很多病人无法在家门口获得良好治疗。"

他提出,为了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也避免基层患者长途奔波劳碌。应通过远程技术将远程专家和基层的放疗设备结合起来,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取良好的放疗服务

为了落实自己的设想,李强开始投入到研发中来。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不少:医疗领域产品的研发特性周期长、投入大,这其中不仅涉及技术平台的开发,更关键的是,还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要跨越这样的技术壁垒,成本极为高昂。

沉重的资金压力迫使李强寻求多方支持,"我只能通过住房抵压、融资等多种渠道齐下,来探索快速盈利变现的商业模式。"

创业者说:聚焦肿瘤放疗15年,“远程放疗”照亮百万患者生命路

深圳市医诺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团队合影

在他的带领下,医诺公司通过以放疗临床信息一体化为基础连接各地肿瘤放疗中心,搭建分层次、多功能的远程放疗协作平台,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远程放疗协作平台上得到广泛应用。2017年,医诺联合山东省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多家单位共同承担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研发项目——《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远程放疗服务模式研究》,重点解决我国放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肿瘤放疗技术水平总体较低、肿瘤患者难以获取高水平的放射治疗服务等突出问题,实现更高效的专家资源转化与输出。

公司以放疗信息化技术及远程放疗技术协作为依托,经过多年发展,肿瘤信息化产品已覆盖国内432家临床医院,累积为2000多放疗医生提供了相关医疗技术支持与服务,惠及近百万肿瘤放疗患者。

目前,远程放疗协作平台已在广东、浙江、山东、贵州和重庆五省市,四十余家医院的放疗临床单位上线,完成1400余例远程放疗协作案例,进入了常态化临床应用与商业化运营阶段,截止2019年9月底仅远程放疗通过技术服务已实现1000多万元营收。

聚焦肿瘤放射治疗15年,医诺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的近百项发明专利,打造出了一个完整的肿瘤信息化产品体系。目前,已实现两个领域第一:国内肿瘤信息化市场占有率第一,国内行业知识产权体系排名第一。

谈及创业的初衷,李强希望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能产生较大社会价值,以实际行动来帮助更多的肿瘤患者。如今,他很庆幸,这么多年来,自己初心从未改变。

今后,李强计划依托放疗信息化为基础的远程协作平台,以AI与远程放疗协作相结合,通过不断服务更多的广大中下级医院放疗中心,在成为的国内放疗综合服务的龙头企业的路上不懈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