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我死了?你會怎麼辦?”

這不是韓劇裡的深情告白,也不是臨終前的依依惜別,而是每個家長都不能逃避的育兒課題——死亡教育

我在為另一本繪本做調研的時候,順帶與低齡孩子的家長們探討過這個話題。其實,很多家長都挺重視死亡教育,有的家長會給孩子講解何為死亡,有的家長則給孩子選購《爺爺變成了幽靈》一類的繪本。

但是,幾乎每個家長都特別抗拒和孩子談論

“我死了?你會怎麼辦?”

當我試著拋出這個話題時,有的家長甚至表現出強烈的憤怒和拒絕。而當我拿出這本大紅底色的《小傷疤》時,更遭受了不少質疑:死亡教育的書,怎麼弄這麼個顏色?真不像話。總之,當年輕的家長們面對尚且遙遠的“死別”時,一切關於死亡的不屑、不安、不快都冒了出來。只是,這並非詛咒,而是合該坦然;這也無關豁達,而是早晚要有的明悟。可為什麼我們仍視其為禁忌,就連聽一下、看一眼都難以忍受呢?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這是因為我們無法阻擋死亡的來臨,所以,我們很難向孩子坦誠對死亡的恐懼。說的深情一點,也是我們不捨人間,更放不下至親至愛。

由此,很多家長會告訴孩子:“我會健康的活很久,永遠陪在你身邊。”多麼美好的願望,可惜它難以實現。

《西藏生死書》說得鞭辟入裡: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

孩子只懂“什麼是死亡”遠遠不夠。做不好面對的準備,當死亡意外到來、當至親驟然離去,猝不及防之下,孩子的生命中將會裂開一道缺口。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小傷疤》為孩子們提供了撫平這個缺口的方法。這本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3的繪本享譽國際,獲得了“國際扶輪社青少年圖書獎”等多個獎項,治癒著無數幼年喪親兒童的心傷。

《小傷疤》由法國著名童書作家夏洛特·蒙德利克,以及知名畫家奧利維耶·塔萊克共同創作完成。他們著眼於孩子失去至親時的情感轉變,用詩意的筆觸來書寫死亡與愛。此外,《小傷疤》的火紅底色用得極妙。也許正因為死亡太過灰暗,生者才更該紅火熱烈的活著,如此,生者逝者皆可慰。

而這才是死亡教育的真諦。

01 死亡真實存在,因為遊戲規則如此

臺灣教育專家張淑美說: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

這個年齡的孩子會開始追問關於死亡的一切:清明為什麼燒紙?爺爺去哪了?奶奶為什麼躺著不動了?

大部分家長的態度是顧左右而言它:清明燒紙是為了取暖;爺爺變成天上的星星了;奶奶睡著了。

葬禮?當然不參加。墓地?千萬不能去。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高亞麟在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說:

“父母會替孩子擋住死神,不管在什麼年齡,孩子都看不到生命的盡頭,不會覺得死亡離自己有多近。

可實際上,我們擋不住。因此,不妨讓孩子們明白,死亡是每個人人生歷程的最後一站。到站了,就要自然地離開。生命有開始就有結束,這才是完整的遊戲規則。

但是,僅僅只是明確了遊戲規則還遠遠不夠。

比如,孩子去玩捉迷藏,無論你講多少次遊戲規則,都不如讓他真正玩一次理解得快。但死亡不是遊戲,不好讓孩子輕易嘗試。那該如何才能讓孩子獲得這樣的經歷呢?

如果能有一位“小夥伴”,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那孩子們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小傷疤》裡的小男孩,就是個不錯的“小夥伴”。他向孩子們講述——媽媽離開以後的故事。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小男孩在一個尋常的早晨醒來,得到了一個不尋常的消息:媽媽不在了。

爸爸說:

“媽媽永遠走了。”

小男孩知道,媽媽不是“永遠走了”,是去世了,也就是自己再也不能和媽媽見面了。媽媽

“被放到一個木箱裡,然後埋進泥土裡,變成灰,變成土。”

媽媽的生命遊戲結束了,小男孩即便懵懂,也知曉規則的力量。

不管是否做好了準備,結果誰都無力改變。

02 孩子有能力面對親人的死亡

生活還要繼續。但是,爸爸很沒用。

他不知道怎麼照顧小男孩,就連“把小麵包切成兩半,上上下下都塗滿蜂蜜”也做不到。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爸爸狼狽的樣子讓小男孩很生氣,他覺得自己需要照顧爸爸了。但是“怎麼照顧一個被這樣拋棄的大人”呢?他也不知道。

這樣的心理活動讓這個故事有了超高的可信度。

大部分家庭中,都是媽媽操心著日常瑣碎,照顧丈夫孩子的生活起居。如果沒有媽媽,這些事情誰來做?

在講述小男孩的情緒變化前,先來看看《小傷疤》的第一頁和最後一頁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這兩頁畫的都是小男孩睡覺的場景。第一頁是剛醒來;最後一頁是剛入睡。從畫中很容易看出,同樣是躺在床上,小男孩的精神狀態完全不同:

剛睡醒的小男孩得知“媽媽走了”,有點難過,有點生氣。

這樣的情緒基於第二頁的內容——昨天和媽媽吵架了。他因為媽媽說要“離開”而發脾氣:

“我很不高興,大聲地說,如果是這樣,我就不再是她兒子了”。

那時候,小男孩的訴求是,希望媽媽等學期結束後再離開。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他還沒意識到,“媽媽走了”意味著什麼。後來,在與爸爸進一步確認之後,小男孩才終於醒悟:媽媽去世了。

為了“留住”媽媽,他嘗試了很多方法:關上窗戶,企圖留住媽媽的味道;不和人講話,閉目塞聽,企圖留住媽媽的聲音;反覆弄傷自己,回憶媽媽關心自己時的溫柔。只因為一弄痛自己,他就能聽見媽媽對他說話。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這個過程滿溢著悲傷,無比殘酷,卻不得不經歷。也只有自己走出來,小男孩才不會一次次揭開腿上的傷疤,心中那道傷痕才會真正痊癒。

直到在外婆的指引下,小男孩發現,媽媽在自己心中。他不停狂奔,讓呼吸困難,心臟劇烈跳動,只為了“感覺到媽媽就在我的胸膛裡,咚咚咚像鼓一樣劇烈地敲著我。”那彷彿是媽媽愛的述說。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親子間即便跨越陰陽,仍斷不了緊密聯結,就像瓊·狄迪恩在《藍夜》中懷念已逝的女兒:

“我沒有一天不看見她。”

小男孩只需要回憶起媽媽的溫柔寵愛,心中就足夠溫暖。最終,腿上的疤痕下長出了光滑的新皮膚,他捂著胸口安心睡著了。

03 親人離世,家長和孩子需要共同面對

從喬布斯接受死亡教育開始,很多人才意識到,“死亡教育”應該在全年齡段開展。因為當不幸來臨時,家長與孩子,得共同面對至親死亡帶來的打擊和痛苦。

《小傷疤》中的父親,無法接受妻子離世的現實。在之後的第一個早晨,他甚至找不到開始這一天的方法。小男孩敏銳地感受到了不同:

“聞不到咖啡香,也沒有人在收音機裡大聲嚷嚷。”

父親對小男孩說:

“是你嗎”?

很大可能是他一整夜沒閤眼,頭腦裡或走馬燈一樣回憶著妻子生前的點滴,或乾脆什麼都沒想枯坐了一夜。兒子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他這才想起,自己生命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人陪伴。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他對小男孩說:

“結束了。”

從這一刻開始,他不能再沉溺於悲傷,必須調整好心態。兒子需要他,他也需要兒子,他們將一起面對沒有妻子和媽媽的生活。

父親自我療愈的過程,全線引領著小男孩走出喪母陰霾,勇敢面對生活。

他笨拙地照顧小男孩的生活,即使不知道怎麼“把小麵包切成兩半,都上上下下塗滿蜂蜜”,但還是努力去做。

他還大方釋放情緒,讓兒子知道,不高興就要哭出來。

所以,小男孩看到的是一個傷心了就會哭泣的爸爸:

“我知道他哭過,眼淚鼻涕一起流,讓他的臉看起來皺巴巴的,就像一塊抹布。”

“我心裡知道的很清楚,看到我,他很難受,因為我的眼睛長得像媽媽。”

“我一說‘媽媽’兩個字,他就哭了。這對一個大人來說,挺不容易的。”

爸爸“不顧形象”,如此坦率真誠,讓一直壓抑情緒的小男孩終於找了個理由,拋卻負擔,“賴在地上,哭得很傷心。”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宣洩悲傷,正是傷疤癒合的開始。

美國著名的育兒專家勞拉·馬卡姆博士說過:

孩子也需要體會自身情感,然後才能排解,讓它們消失。

很多父母看見孩子哭就煩,努力哄、轉移注意力,只想讓孩子止住哭聲。如果父母恰好心中不快,很可能還會對孩子發脾氣,通過震懾求得片刻安寧。

可孩子也有情緒啊,哭只是他們為數不多的表達方式。大人們應該像《小傷疤》裡的父親這樣,保留孩子對任何一種情感體驗的權力,幫助他們處理自己的情緒。

只有負面情緒有了出口,它們才不會堆積在心裡。也就不會在將來的某一天,以極端的形式宣洩出來。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這位父親雖然做不到莊子那般,在妻子故去後擊缶而歌,但是他如同《負重前行》裡的父親那般,迅速調整自己的狀態,承擔起了該有的責任。

作為父母,要對死亡多一分理解,才能紓解死亡帶給孩子的恐懼和不安,才能讓孩子懂得生命中最真實和自在的狀態。

《小傷疤》:永不離開,愛才是死亡教育中最堅定的底色

在故事快結束時,父親和小男孩終於讓生活重回軌道,一起開啟了新的人生:

“家裡有了咖啡香,收音機裡,有人大聲地說,天氣會很好。”

“他對我張開雙臂,我撲到他的懷裡。”

媽媽一直在,因為小男孩“心怦怦直跳”。

媽媽在小男孩心裡,也一定在爸爸心裡。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是啊,還沒活明白呢,琢磨死的事幹什麼?

但《小傷疤》卻讓人看到了“未知死,焉知生” 。也許,正是面對過死亡,才能用力地愛,認真地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