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包括哪些地方?為什麼楚國被稱為蠻夷?

草根一族的空間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不僅僅指河南,還包括現在的陝西東南部,湖北北部,河北南部以及安徽的西南部。得中原者得天下,因中原地區多為平原,土地肥沃,糧食富足,人口眾多,文化興盛,成為帝王稱霸的目標。

楚國被稱為蠻夷,是因為在春秋時期雖禮崩樂壞,但周禮仍具很大約束力,周禮包括各種禮儀、宗法制度、宗廟、分封制度等,是一整套的文化體系。接受的就是華夏一員,不接受的就是蠻夷。春秋時楚國文化也很發達,但從一開始就和中原的文化不相同。春秋時期周天子喪失威權時,楚國率先向周禮發出挑戰。楚國國君熊通派人見周天子,希望天子給自己適當名義,他可代替天子履行部分職責,被拒絕。熊通大怒說:“我蠻夷也。”隨後自立為王,脫離了周朝的分封體系。在楚國國內,很多人不受周禮宗法制度的約束,其文化和中原地區的文化區別大。中原地區的民眾因而把楚國視為蠻夷。


文史著作郎


中原和蠻夷這兩個詞,不能只看字面意思,還要從廣義和狹義去理解。

“中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如《小雅·節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採之”。如《詩經·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要理解這個詞,先要說一下《詩經》。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的雅,是周人自己做的雅樂。明白了這一點,再結合詩經裡的字句,我們就可以這麼理解:‘中原’一詞,最早是周人對自己所在地進行歌頌讚美而“發明”的一種稱呼,是自稱,如同後面的“中國”概念,是“天下之中的國”。

此時我們就可以結合春秋時期地圖來看了。從地圖上看,早期的中原,應該是狹義上的西周王室所在的位置洛邑,即現在的河南附近。但是隨著歷史的推進,各民族不斷融合,以及各諸侯國都使用中原一詞,中原慢慢有了廣義上的意思,即包括周王室在內的周邊的開闊的平原地帶。

所以,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從地理上說,應該是現在的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但是不包括山東省東部地區,因為當時看來,泰山山脈就是個分界點。順便一說,古代書籍中出現的“山東”一詞,並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山東,而是太行山脈以東地區,從地圖上看,包括當時中原概念的所有地區。

而到了後來,中原的概念已經更加廣義,甚至代表一個國家,一種歸屬。比如三國時期諸葛亮《出師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比如北宋陸游《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說完“中原”,再說“蠻夷”。

楚國被稱為蠻夷,這裡的蠻夷應該是廣義上的意思,因為從狹義上確切地講,楚國屬於南蠻。上古時期地理上的說法:南蠻,東夷,西戎,北狄。大部人人對戎狄都聽說過,但是對東夷沒什麼印象。其實如果你仔細看當時的地圖,就會發現在東部的半島上,有一個叫夷的小國,這或許能說明些許問題。

最初的中國因為相對原始,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差。南方溼熱,容易滋生細菌,人容易生病;北方寒冷,古代禦寒條件不足,人容易凍死;西部缺水,不適合耕種,容易鬧饑荒;東部同樣缺少河流等地上水資源,不適合耕種和人口發展。最適合人類居住、發展和耕種的地方,也就是河南地區附近的地方。所以當時對一些偏遠的不適合居住的地方的人,就有了狹義的地理意義上的“蠻夷”一說。

但是後來隨著相互之間的接觸,中原地區人們發現周邊的這些民族生活習慣和自己格格不入,顯得非常野蠻粗暴,於是就有了廣義上的“蠻夷”,即未開化的野蠻人。到了近代,我們也會聽到說一些人生活習慣狂放就稱之為“蠻夷”,比如清朝就曾經稱西方人為蠻夷,是野蠻人。由此可見,中華民族骨子裡確實是一個自信的民族,我們對文明的認同感是很強的,有句話說的非常好,叫做“入則華夏,出則夷狄”。即你認同了我,我們才可以做朋友;你不認同我,我們無話可說。

從廣義和狹義上理解了“蠻夷”,我們現在就明白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為什麼被稱為蠻夷了。一,是因為他們的地理位置,屬於溼熱地區,不適合居住;二,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習慣跟中原有差別,受到中原人鄙視和排斥;三,是因為他們不認同周王室的中原文化,不遵守禮教,屢屢進犯。

最後要說的,現在還有個別人對偏遠地區的人有歧視,稱之為蠻夷。其實從最早來看,現在中國版圖上的大部分地區都是蠻夷,所以某些人大可不必五十步笑百步。而且,現在蠻夷的狹義概念已經過時了,要用,也最多用在說一個人沒有教養上,不能用來搞地域歧視。


乇三千歷史短鏡頭


“中原”的地理概念,目前學界普遍認為在春秋時期(前770面—前476年),大致指黃河中下游地區,主要包括齊、魯、宋、陳、蔡、鄭、魏、晉等大國。但是如題所說,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理位置,就得加上戰國時期,因為春秋戰國是兩個時期(戰國時期指前475年—前221年)戰國七雄齊、楚、燕、韓、魏、趙、秦,下面就是七國的具體位置:

齊國:臨淄 山東淄博東北山東、河北的一部分。

楚國:鄢郢 湖北荊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帶,後發展至江蘇、重慶、廣西等地。

燕國: 薊 北京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的一部分。

韓國: 新鄭 今河南新鄭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國 :大梁 今河南開封陝西、河南一帶,極盛時地跨陝、豫、冀、晉、魯、宛六省

趙國: 邯鄲 河北邯鄲山西、內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國 :咸陽 陝西咸陽陝西、甘肅、後發展至四川、重慶一帶。

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大致的地域分佈。

至於為什麼說楚國被稱為蠻夷原因有三:

一、楚國“無禮”、“無信”和“貪”的國際輿論。

二、由於歷史、文化、民族精神差異,各國對楚國形成的誤解與隔膜,擴大了楚國的負面輿論,使諸過對楚國“鄙懼”的心態蔓延。

三、在歷史的長河中,文明反覆被“野蠻”打敗而得到推進,文明國家對這一必然的歷史規律產生的無意識的集體憂懼。

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地域分佈,和為何楚國被稱為蠻夷的淺析。





侃侃談古今


感謝提問。

狹義上的中原僅僅是指今天的河南省,而廣義上的中原則是指以河洛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與淮河上游以北。包括今河南省、山西省東南部、河北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江蘇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等廣大區域。

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自古也有古九州(徐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之稱。


中原地區在我國曆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歷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常言道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搶的是中原,更是這萬里江山。自有文明以來,中原地區的安陽、洛陽、開封、鄭州都曾先後被作為都城存在。

自商周以來,圍繞其都城也形成了中原文化區,而楚國一直遊離在中原文化區之外,不循禮法被視為蠻夷。

楚國的祖先也曾是中原文明的一支,因被政敵驅逐,南遷至楚地。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楚國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楚文化。


周朝建立後,周禮作為一套完備的禮法制度問世,同時也是一整套的文化體系。在周天子以及世人眼中,遵循禮法便是自己人,不遵循禮法就是蠻夷。

春秋時期,周天子對天下的掌控力達到了最低,楚國也開始一而再的挑戰周禮的地位,因此很多人稱呼楚國為蠻夷。

但是到了戰國時,各諸侯國紛紛進入了爭霸天下的戰爭中,已經沒人去管是不是和周禮相悖。而此時的楚文化也與中原文化相融,人們也不再稱呼楚國為蠻夷。

小結

楚國之所以為蠻夷實際上是一個文化與禮制的爭鬥,與後來的“入則華夏,出則夷狄”是同一個道理,當中華文化將四周同化之後,夷狄也就不存在了。


盛夏一抹清涼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被稱作中國、中土、中夏。是指以河洛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範圍相當於今河南省及其毗鄰地區,包括山西東南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安徽西北部、江蘇北部等大片區域。

它的由來就是在春秋時期,中原一詞開始有中原地區的意思出現。《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國,受到楚成王的厚待,當問及如何報答楚國時,重耳回答:“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這裡的中原就有地區的含義在內。

中原地區的概念形成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中原”一詞由過去沒有特殊意義的原野之意,轉向了專指黃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區。從春秋戰國時期,經過兩漢時期的發展,然後到六朝時期中原一詞成為了一個專有的地區名詞。從相關的史書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原一詞在這一時間開始,有時指原野,有時指中原地區,而到後期已經是專指中原地區了。

至於楚國為何被稱為蠻夷,要從兩個方面來說:

首先,楚國的統治者的出身比較低,獲得分封的時間也比較晚。楚國統治者雖然宣稱是高陽氏(黃帝之孫)的後裔,但已經流落南方荒蠻之地數百年。楚國建立國家的時間比周朝還早一些,但直到周成王時期,楚國首領熊繹拿著桃木弓和棘枝箭侍奉周天子,替天子驅邪除災,才獲得周成王的承認,被封為“子爵”。

但當時除秦以為幾乎全是姬姓的諸侯國是看不起楚,認為比其優越。

第二,地處蠻夷之地。姬姓諸侯國大多被分封在中原的肥沃之地,生活比較滋潤。外姓諸侯大多被分封在邊緣之地,土地貧瘠,還要負責與夷狄打仗,保衛王室。楚國是在南邊吞併周邊小國,成為南方最大的國家。楚國的地盤大部分位於南方,遠離中原,因此也被中原各國成為蠻夷。當然,楚國在攻打一些小諸侯國的時候也自稱蠻夷。



逍遙自在的二哥


先說說中原與楚國:

1.中原又稱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展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

中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如《小雅·南有嘉魚之什·吉日》:“漆沮之從,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小雅·節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採之”;《詩經·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這些是“中原”一詞最早的出處,但並未形成完整而統一的地域概念,含有“原野”、“原中”的意思。 而知根於中原地區的文化,就發展成為中華的正統文化。中原文化以河南為核心,以廣大的中原地區以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長期居於正統主流地位,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

2.楚國: 楚國,又稱作荊、荊楚,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楚國祖先族姓羋,熊氏。最早興起於古丹淅之地(今河南省淅川縣東南部,淅川丹江口水庫現存大量楚貴族墓)的楚部落,滅於秦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北全部、湖南、重慶、廣東、安徽、江蘇、河南、江西部分地方

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氏。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顓頊帝后第五代吳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與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部落分佈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鄭一帶)。吳回之子陸終,生有六子,幼子曰季連,羋姓,是楚之先祖。季連之後曰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師,其曾孫熊繹,當成王時,封為楚子(意為楚地的子爵)。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一度強大起來,一路南征,滅掉了隨國(今湖北隨州),迫使隨侯投降。熊通因此在前704年自稱為王(後諡武)。被楚國消滅的小國還有古麋國(湖北鄖陽、房州一帶)、盧國、羅國(湖北襄陽、荊門一帶),一路向南征伐百苗等大小諸侯國,成為華南的霸主。公元前223年,楚滅於秦。楚君的後人多以熊為姓,稱為熊氏,史稱熊氏正宗,即江西熊氏。 今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的大熊灣(無雜姓)和小熊灣(有雜姓)的熊氏為南北遷移時由江西遷至於此地。可見楚國也是根正苗紅的皇室血統。而楚文化更是融合了西南少數名族的多樣文化,自成一體。

那麼為什麼稱蠻楚呢?

比之中原與蠻楚,我只能用曹植的七步詩形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楚地領域不在黃河流域,自以為是的周天子及諸侯國,感覺自己是正統,所以稱楚為蠻。


2.楚國強大後,迅速崛起,與周王室多次衝突,周王室感覺自己的地位遭到蔑視,禮樂權威受到挑戰,認為楚國沒文化,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蠻楚是鄙夷之意。

3.楚文化由中原文化發展而來,再融合西南少數民族文化形成的楚文化得不到中原文化的承認。


飄渺孤泓影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被稱作中國、中土、中夏。是指以河洛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範圍相當於今河南省及其毗鄰地區,包括山西東南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安徽西北部、江蘇北部等大片區域。

楚國文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直獨立於中原文明的存在,而在其後發展的幾百年的歷史中,楚國一直嚮往與中原文明彼此融合,相互融通,可是這一願望在楚國存在的時間內一直沒能達成所願,被中原文明稱之為蠻夷之國。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強制執行秦國的文字、度量衡等統一措施,楚國的文明才與中原文明快速融合。楚國在其數百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楚文化,很多的楚文化到現在都還在延續,這樣的一個文明,當時為什麼被稱之為蠻夷之國呢?其中一項原因應該是地理位置。在中國的人類發展歷史上,黃河流域是非常適合人類發展的,糧食充足、氣候溫和、人口也很多,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就漸漸形成了對於人、社會、集體甚至部落文明以及諸侯文明的昇華,漸漸的在這個區域形成了各種先進的制度,比如當時的井田制、分封制、繼承製、兵役制度等,這些在春秋戰國以及之後的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較為先進的存在。而楚國則不一樣,自有楚這一說開始,楚的地盤就很不理想,並沒有佔據著有利地位的黃河流域,甚至那個時候的漢江流域也不是楚的範圍,用現在的一句話形容“平窮限制了想象力”,楚當時連溫飽都需要解決,什麼文明、文化之類的根本就沒有可供發展的環境,所以,中原文明會稱楚為蠻夷之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文化的差別了。由於發展的不同步,中原文明制定出來的制度在周天子分封之後,諸侯國依然還在延續,不過延續的範圍也就侷限於這些分封的諸侯國,禮儀、軍事、刑法、民生、科技等等,都算作是技術封鎖不對夷狄等開放,而楚在周天子分封時的楚並沒有什麼地位,依然是被當成為中原文明之外的蠻夷在對待,所以周的各項制度、典籍、禮儀等等楚都接觸不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原文明的碩碩果實楚是壓根兒就享用不到。這也能充分證明楚國為什麼那麼想與中原文化接觸與融通了,因為周與周的諸侯國之前就不對楚開放,縱使楚在成為周的分封諸侯之後,也不怎麼被這些中原文明接納,子爵是很低的爵位,當時的中原各諸侯國中公爵國、侯爵國、伯爵國等多如牛毛,誰還會在意一個末等的子爵國。也正式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楚在慢慢積蓄力量,積極發展自己的文化,一種有別於中原文明的另外一個存在。這種文明有著當時中原諸侯國的文明框架,但同時與這些又有著很多的不同,楚在積極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統領整個南方的強勢諸侯,已經開始威脅中原諸侯國的生存環境,這也有了後來的齊楚大戰、晉楚大戰等。套用一句現在的話,楚最後完成了逆襲,讓曾經看不起自己的諸侯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過可惜的是,楚的歷任君主中也只有幾位能夠稱得上雄主,帶領楚走向了一時期的輝煌,在戰國的大爭之世,最終沒能完美的逆襲。


夜遊神1991


楚國文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直獨立於中原文明的存在,而在其後發展的幾百年的歷史中,楚國一直嚮往與中原文明彼此融合,相互融通,可是這一願望在楚國存在的時間內一直沒能達成所願,被中原文明稱之為蠻夷之國。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強制執行秦國的文字、度量衡等統一措施,楚國的文明才與中原文明快速融合。楚國在其數百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楚文化,很多的楚文化到現在都還在延續,這樣的一個文明,當時為什麼被稱之為蠻夷之國呢?


其中一項原因應該是地理位置。在中國的人類發展歷史上,黃河流域是非常適合人類發展的,糧食充足、氣候溫和、人口也很多,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就漸漸形成了對於人、社會、集體甚至部落文明以及諸侯文明的昇華,漸漸的在這個區域形成了各種先進的制度,比如當時的井田制、分封制、繼承製、兵役制度等,這些在春秋戰國以及之後的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較為先進的存在。而楚國則不一樣,自有楚這一說開始,楚的地盤就很不理想,並沒有佔據著有利地位的黃河流域,甚至那個時候的漢江流域也不是楚的範圍,用現在的一句話形容“平窮限制了想象力”,楚當時連溫飽都需要解決,什麼文明、文化之類的根本就沒有可供發展的環境,所以,中原文明會稱楚為蠻夷之地。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文化的差別了。由於發展的不同步,中原文明制定出來的制度在周天子分封之後,諸侯國依然還在延續,不過延續的範圍也就侷限於這些分封的諸侯國,禮儀、軍事、刑法、民生、科技等等,都算作是技術封鎖不對夷狄等開放,而楚在周天子分封時的楚並沒有什麼地位,依然是被當成為中原文明之外的蠻夷在對待,所以周的各項制度、典籍、禮儀等等楚都接觸不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原文明的碩碩果實楚是壓根兒就享用不到。這也能充分證明楚國為什麼那麼想與中原文化接觸與融通了,因為周與周的諸侯國之前就不對楚開放,縱使楚在成為周的分封諸侯之後,也不怎麼被這些中原文明接納,子爵是很低的爵位,當時的中原各諸侯國中公爵國、侯爵國、伯爵國等多如牛毛,誰還會在意一個末等的子爵國。

也正式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楚在慢慢積蓄力量,積極發展自己的文化,一種有別於中原文明的另外一個存在。這種文明有著當時中原諸侯國的文明框架,但同時與這些又有著很多的不同,楚在積極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統領整個南方的強勢諸侯,已經開始威脅中原諸侯國的生存環境,這也有了後來的齊楚大戰、晉楚大戰等。套用一句現在的話,楚最後完成了逆襲,讓曾經看不起自己的諸侯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過可惜的是,楚的歷任君主中也只有幾位能夠稱得上雄主,帶領楚走向了一時期的輝煌,在戰國的大爭之世,最終沒能完美的逆襲。


歷史錄益


1.分封晚:周實行分封制,300多個諸侯國,直到周成王時期,楚國才被封為“子爵”;周平王時,秦被封為“伯爵”,當時姬姓諸侯佔絕對多數,看不起秦楚,認為他們是蠻夷。

2.佔地偏:中原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農耕發展比較好。秦楚是邊緣之地,楚國所在的大部分地區處於未開發地帶,遠離中原。

3.話語權:秦楚雖然地盤大,但中原基本由齊、晉等霸主國家說了算。楚國傳承分封制,秦國變法發展郡縣制度,秦國逐漸強盛統一了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