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包括哪些地方?为什么楚国被称为蛮夷?

草根一族的空间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不仅仅指河南,还包括现在的陕西东南部,湖北北部,河北南部以及安徽的西南部。得中原者得天下,因中原地区多为平原,土地肥沃,粮食富足,人口众多,文化兴盛,成为帝王称霸的目标。

楚国被称为蛮夷,是因为在春秋时期虽礼崩乐坏,但周礼仍具很大约束力,周礼包括各种礼仪、宗法制度、宗庙、分封制度等,是一整套的文化体系。接受的就是华夏一员,不接受的就是蛮夷。春秋时楚国文化也很发达,但从一开始就和中原的文化不相同。春秋时期周天子丧失威权时,楚国率先向周礼发出挑战。楚国国君熊通派人见周天子,希望天子给自己适当名义,他可代替天子履行部分职责,被拒绝。熊通大怒说:“我蛮夷也。”随后自立为王,脱离了周朝的分封体系。在楚国国内,很多人不受周礼宗法制度的约束,其文化和中原地区的文化区别大。中原地区的民众因而把楚国视为蛮夷。


文史著作郎


中原和蛮夷这两个词,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还要从广义和狭义去理解。

“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如《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如《诗经·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要理解这个词,先要说一下《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的雅,是周人自己做的雅乐。明白了这一点,再结合诗经里的字句,我们就可以这么理解:‘中原’一词,最早是周人对自己所在地进行歌颂赞美而“发明”的一种称呼,是自称,如同后面的“中国”概念,是“天下之中的国”。

此时我们就可以结合春秋时期地图来看了。从地图上看,早期的中原,应该是狭义上的西周王室所在的位置洛邑,即现在的河南附近。但是随着历史的推进,各民族不断融合,以及各诸侯国都使用中原一词,中原慢慢有了广义上的意思,即包括周王室在内的周边的开阔的平原地带。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从地理上说,应该是现在的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但是不包括山东省东部地区,因为当时看来,泰山山脉就是个分界点。顺便一说,古代书籍中出现的“山东”一词,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山东,而是太行山脉以东地区,从地图上看,包括当时中原概念的所有地区。

而到了后来,中原的概念已经更加广义,甚至代表一个国家,一种归属。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比如北宋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说完“中原”,再说“蛮夷”。

楚国被称为蛮夷,这里的蛮夷应该是广义上的意思,因为从狭义上确切地讲,楚国属于南蛮。上古时期地理上的说法:南蛮,东夷,西戎,北狄。大部人人对戎狄都听说过,但是对东夷没什么印象。其实如果你仔细看当时的地图,就会发现在东部的半岛上,有一个叫夷的小国,这或许能说明些许问题。

最初的中国因为相对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差。南方湿热,容易滋生细菌,人容易生病;北方寒冷,古代御寒条件不足,人容易冻死;西部缺水,不适合耕种,容易闹饥荒;东部同样缺少河流等地上水资源,不适合耕种和人口发展。最适合人类居住、发展和耕种的地方,也就是河南地区附近的地方。所以当时对一些偏远的不适合居住的地方的人,就有了狭义的地理意义上的“蛮夷”一说。

但是后来随着相互之间的接触,中原地区人们发现周边的这些民族生活习惯和自己格格不入,显得非常野蛮粗暴,于是就有了广义上的“蛮夷”,即未开化的野蛮人。到了近代,我们也会听到说一些人生活习惯狂放就称之为“蛮夷”,比如清朝就曾经称西方人为蛮夷,是野蛮人。由此可见,中华民族骨子里确实是一个自信的民族,我们对文明的认同感是很强的,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叫做“入则华夏,出则夷狄”。即你认同了我,我们才可以做朋友;你不认同我,我们无话可说。

从广义和狭义上理解了“蛮夷”,我们现在就明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为什么被称为蛮夷了。一,是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属于湿热地区,不适合居住;二,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跟中原有差别,受到中原人鄙视和排斥;三,是因为他们不认同周王室的中原文化,不遵守礼教,屡屡进犯。

最后要说的,现在还有个别人对偏远地区的人有歧视,称之为蛮夷。其实从最早来看,现在中国版图上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蛮夷,所以某些人大可不必五十步笑百步。而且,现在蛮夷的狭义概念已经过时了,要用,也最多用在说一个人没有教养上,不能用来搞地域歧视。


乇三千历史短镜头


“中原”的地理概念,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在春秋时期(前770面—前476年),大致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齐、鲁、宋、陈、蔡、郑、魏、晋等大国。但是如题所说,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理位置,就得加上战国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是两个时期(战国时期指前475年—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魏、赵、秦,下面就是七国的具体位置:

齐国:临淄 山东淄博东北山东、河北的一部分。

楚国:鄢郢 湖北荆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后发展至江苏、重庆、广西等地。

燕国: 蓟 北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

韩国: 新郑 今河南新郑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国 :大梁 今河南开封陕西、河南一带,极盛时地跨陕、豫、冀、晋、鲁、宛六省

赵国: 邯郸 河北邯郸山西、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国 :咸阳 陕西咸阳陕西、甘肃、后发展至四川、重庆一带。

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大致的地域分布。

至于为什么说楚国被称为蛮夷原因有三:

一、楚国“无礼”、“无信”和“贪”的国际舆论。

二、由于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差异,各国对楚国形成的误解与隔膜,扩大了楚国的负面舆论,使诸过对楚国“鄙惧”的心态蔓延。

三、在历史的长河中,文明反复被“野蛮”打败而得到推进,文明国家对这一必然的历史规律产生的无意识的集体忧惧。

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域分布,和为何楚国被称为蛮夷的浅析。





侃侃谈古今


感谢提问。

狭义上的中原仅仅是指今天的河南省,而广义上的中原则是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淮河上游以北。包括今河南省、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等广大区域。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自古也有古九州(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之称。


中原地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常言道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抢的是中原,更是这万里江山。自有文明以来,中原地区的安阳、洛阳、开封、郑州都曾先后被作为都城存在。

自商周以来,围绕其都城也形成了中原文化区,而楚国一直游离在中原文化区之外,不循礼法被视为蛮夷。

楚国的祖先也曾是中原文明的一支,因被政敌驱逐,南迁至楚地。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楚国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楚文化。


周朝建立后,周礼作为一套完备的礼法制度问世,同时也是一整套的文化体系。在周天子以及世人眼中,遵循礼法便是自己人,不遵循礼法就是蛮夷。

春秋时期,周天子对天下的掌控力达到了最低,楚国也开始一而再的挑战周礼的地位,因此很多人称呼楚国为蛮夷。

但是到了战国时,各诸侯国纷纷进入了争霸天下的战争中,已经没人去管是不是和周礼相悖。而此时的楚文化也与中原文化相融,人们也不再称呼楚国为蛮夷。

小结

楚国之所以为蛮夷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与礼制的争斗,与后来的“入则华夏,出则夷狄”是同一个道理,当中华文化将四周同化之后,夷狄也就不存在了。


盛夏一抹清凉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被称作中国、中土、中夏。是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范围相当于今河南省及其毗邻地区,包括山西东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江苏北部等大片区域。

它的由来就是在春秋时期,中原一词开始有中原地区的意思出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国,受到楚成王的厚待,当问及如何报答楚国时,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这里的中原就有地区的含义在内。

中原地区的概念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由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转向了专指黄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区。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然后到六朝时期中原一词成为了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从相关的史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原一词在这一时间开始,有时指原野,有时指中原地区,而到后期已经是专指中原地区了。

至于楚国为何被称为蛮夷,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首先,楚国的统治者的出身比较低,获得分封的时间也比较晚。楚国统治者虽然宣称是高阳氏(黄帝之孙)的后裔,但已经流落南方荒蛮之地数百年。楚国建立国家的时间比周朝还早一些,但直到周成王时期,楚国首领熊绎拿着桃木弓和棘枝箭侍奉周天子,替天子驱邪除灾,才获得周成王的承认,被封为“子爵”。

但当时除秦以为几乎全是姬姓的诸侯国是看不起楚,认为比其优越。

第二,地处蛮夷之地。姬姓诸侯国大多被分封在中原的肥沃之地,生活比较滋润。外姓诸侯大多被分封在边缘之地,土地贫瘠,还要负责与夷狄打仗,保卫王室。楚国是在南边吞并周边小国,成为南方最大的国家。楚国的地盘大部分位于南方,远离中原,因此也被中原各国成为蛮夷。当然,楚国在攻打一些小诸侯国的时候也自称蛮夷。



逍遥自在的二哥


先说说中原与楚国:

1.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如《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诗经·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这些是“中原”一词最早的出处,但并未形成完整而统一的地域概念,含有“原野”、“原中”的意思。 而知根于中原地区的文化,就发展成为中华的正统文化。中原文化以河南为核心,以广大的中原地区以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2.楚国: 楚国,又称作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丹淅之地(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部,淅川丹江口水库现存大量楚贵族墓)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重庆、广东、安徽、江苏、河南、江西部分地方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颛顼帝后第五代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与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部落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郑一带)。吴回之子陆终,生有六子,幼子曰季连,芈姓,是楚之先祖。季连之后曰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其曾孙熊绎,当成王时,封为楚子(意为楚地的子爵)。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度强大起来,一路南征,灭掉了随国(今湖北随州),迫使随侯投降。熊通因此在前704年自称为王(后諡武)。被楚国消灭的小国还有古麋国(湖北郧阳、房州一带)、卢国、罗国(湖北襄阳、荆门一带),一路向南征伐百苗等大小诸侯国,成为华南的霸主。公元前223年,楚灭于秦。楚君的后人多以熊为姓,称为熊氏,史称熊氏正宗,即江西熊氏。 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的大熊湾(无杂姓)和小熊湾(有杂姓)的熊氏为南北迁移时由江西迁至于此地。可见楚国也是根正苗红的皇室血统。而楚文化更是融合了西南少数名族的多样文化,自成一体。

那么为什么称蛮楚呢?

比之中原与蛮楚,我只能用曹植的七步诗形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楚地领域不在黄河流域,自以为是的周天子及诸侯国,感觉自己是正统,所以称楚为蛮。


2.楚国强大后,迅速崛起,与周王室多次冲突,周王室感觉自己的地位遭到蔑视,礼乐权威受到挑战,认为楚国没文化,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蛮楚是鄙夷之意。

3.楚文化由中原文化发展而来,再融合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形成的楚文化得不到中原文化的承认。


飘渺孤泓影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被称作中国、中土、中夏。是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范围相当于今河南省及其毗邻地区,包括山西东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江苏北部等大片区域。

楚国文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直独立于中原文明的存在,而在其后发展的几百年的历史中,楚国一直向往与中原文明彼此融合,相互融通,可是这一愿望在楚国存在的时间内一直没能达成所愿,被中原文明称之为蛮夷之国。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强制执行秦国的文字、度量衡等统一措施,楚国的文明才与中原文明快速融合。楚国在其数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楚文化,很多的楚文化到现在都还在延续,这样的一个文明,当时为什么被称之为蛮夷之国呢?其中一项原因应该是地理位置。在中国的人类发展历史上,黄河流域是非常适合人类发展的,粮食充足、气候温和、人口也很多,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就渐渐形成了对于人、社会、集体甚至部落文明以及诸侯文明的升华,渐渐的在这个区域形成了各种先进的制度,比如当时的井田制、分封制、继承制、兵役制度等,这些在春秋战国以及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较为先进的存在。而楚国则不一样,自有楚这一说开始,楚的地盘就很不理想,并没有占据着有利地位的黄河流域,甚至那个时候的汉江流域也不是楚的范围,用现在的一句话形容“平穷限制了想象力”,楚当时连温饱都需要解决,什么文明、文化之类的根本就没有可供发展的环境,所以,中原文明会称楚为蛮夷之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文化的差别了。由于发展的不同步,中原文明制定出来的制度在周天子分封之后,诸侯国依然还在延续,不过延续的范围也就局限于这些分封的诸侯国,礼仪、军事、刑法、民生、科技等等,都算作是技术封锁不对夷狄等开放,而楚在周天子分封时的楚并没有什么地位,依然是被当成为中原文明之外的蛮夷在对待,所以周的各项制度、典籍、礼仪等等楚都接触不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原文明的硕硕果实楚是压根儿就享用不到。这也能充分证明楚国为什么那么想与中原文化接触与融通了,因为周与周的诸侯国之前就不对楚开放,纵使楚在成为周的分封诸侯之后,也不怎么被这些中原文明接纳,子爵是很低的爵位,当时的中原各诸侯国中公爵国、侯爵国、伯爵国等多如牛毛,谁还会在意一个末等的子爵国。也正式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楚在慢慢积蓄力量,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一种有别于中原文明的另外一个存在。这种文明有着当时中原诸侯国的文明框架,但同时与这些又有着很多的不同,楚在积极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统领整个南方的强势诸侯,已经开始威胁中原诸侯国的生存环境,这也有了后来的齐楚大战、晋楚大战等。套用一句现在的话,楚最后完成了逆袭,让曾经看不起自己的诸侯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可惜的是,楚的历任君主中也只有几位能够称得上雄主,带领楚走向了一时期的辉煌,在战国的大争之世,最终没能完美的逆袭。


夜游神1991


楚国文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直独立于中原文明的存在,而在其后发展的几百年的历史中,楚国一直向往与中原文明彼此融合,相互融通,可是这一愿望在楚国存在的时间内一直没能达成所愿,被中原文明称之为蛮夷之国。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强制执行秦国的文字、度量衡等统一措施,楚国的文明才与中原文明快速融合。楚国在其数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楚文化,很多的楚文化到现在都还在延续,这样的一个文明,当时为什么被称之为蛮夷之国呢?


其中一项原因应该是地理位置。在中国的人类发展历史上,黄河流域是非常适合人类发展的,粮食充足、气候温和、人口也很多,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就渐渐形成了对于人、社会、集体甚至部落文明以及诸侯文明的升华,渐渐的在这个区域形成了各种先进的制度,比如当时的井田制、分封制、继承制、兵役制度等,这些在春秋战国以及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较为先进的存在。而楚国则不一样,自有楚这一说开始,楚的地盘就很不理想,并没有占据着有利地位的黄河流域,甚至那个时候的汉江流域也不是楚的范围,用现在的一句话形容“平穷限制了想象力”,楚当时连温饱都需要解决,什么文明、文化之类的根本就没有可供发展的环境,所以,中原文明会称楚为蛮夷之地。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文化的差别了。由于发展的不同步,中原文明制定出来的制度在周天子分封之后,诸侯国依然还在延续,不过延续的范围也就局限于这些分封的诸侯国,礼仪、军事、刑法、民生、科技等等,都算作是技术封锁不对夷狄等开放,而楚在周天子分封时的楚并没有什么地位,依然是被当成为中原文明之外的蛮夷在对待,所以周的各项制度、典籍、礼仪等等楚都接触不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原文明的硕硕果实楚是压根儿就享用不到。这也能充分证明楚国为什么那么想与中原文化接触与融通了,因为周与周的诸侯国之前就不对楚开放,纵使楚在成为周的分封诸侯之后,也不怎么被这些中原文明接纳,子爵是很低的爵位,当时的中原各诸侯国中公爵国、侯爵国、伯爵国等多如牛毛,谁还会在意一个末等的子爵国。

也正式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楚在慢慢积蓄力量,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一种有别于中原文明的另外一个存在。这种文明有着当时中原诸侯国的文明框架,但同时与这些又有着很多的不同,楚在积极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统领整个南方的强势诸侯,已经开始威胁中原诸侯国的生存环境,这也有了后来的齐楚大战、晋楚大战等。套用一句现在的话,楚最后完成了逆袭,让曾经看不起自己的诸侯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可惜的是,楚的历任君主中也只有几位能够称得上雄主,带领楚走向了一时期的辉煌,在战国的大争之世,最终没能完美的逆袭。


历史录益


1.分封晚:周实行分封制,300多个诸侯国,直到周成王时期,楚国才被封为“子爵”;周平王时,秦被封为“伯爵”,当时姬姓诸侯占绝对多数,看不起秦楚,认为他们是蛮夷。

2.占地偏: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农耕发展比较好。秦楚是边缘之地,楚国所在的大部分地区处于未开发地带,远离中原。

3.话语权:秦楚虽然地盘大,但中原基本由齐、晋等霸主国家说了算。楚国传承分封制,秦国变法发展郡县制度,秦国逐渐强盛统一了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