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死後,那些沒為皇帝生過孩子的嬪妃結局如何?有一種最為悲慘

守陵是一種民間的習俗,指人死後,在出殯之前,由他的親人(多數是晚輩)在他靈柩旁邊守著他的亡靈。古代帝王的陵墓都有專門的守陵人,雖然,很多時候是“宮女”為其守陵,但其實是指後宮的女性,甚至身份比丫鬟尊貴的后妃們,有時候也無法逃避為帝王守陵的宿命。

皇帝死後,那些沒為皇帝生過孩子的嬪妃結局如何?有一種最為悲慘

當然,被派去守陵的女子曾經可能也是容貌傾國的女子,但最後無一不是守著宮室任其容顏老去。他們也曾被風風光光的送進宮去,可是,最後卻因為得不到帝王的寵幸,所以,最終只能將其愁思寄託於明月。這些被髮落去守陵的宮女們,大多都是在宮鬥中落敗,抑或是被帝王猜忌,被嫉妒的妃嬪們迫害。

他們被迫離開皇宮,告別自己的親人,被那些粗魯的太監押送到了陵園之中。那笨重的大門鎖住的是陵園,更是這些女子的靈魂和希望。陵園前方一般種植一些松樹作為屏障,而四周的牆壁則是柏樹。這裡的環境不僅冷清孤獨,有時候還會特別的恐怖、陰森。每到寒食節、重陽節這樣的節日之時,這些宮女們都會從菊花開看到菊花落,這期間留下的思鄉之淚卻無人知曉。

長安的大明宮中,便留有許多宮女們與皇帝歡聚嬉笑的場景,但是,後宮從未得到帝王寵愛的女子又怎會只有區區三千人。這些後宮中的女子,失去了帝王的寵愛就像落葉般孤苦飄零,餘生又有什麼盼頭呢?而山陵之中的那些守陵的女子們,大多數都是在前朝侍奉先帝的人,因為皇帝駕崩,所以,他們就被安排在陵園之中度過餘生。

皇帝死後,那些沒為皇帝生過孩子的嬪妃結局如何?有一種最為悲慘

秦國也有這樣的先例,當秦始皇在去世之後,就有數不盡的美女被迫為他殉葬,而且,他的陵墓平時一直都有宮女陪守。

派宮女守陵的制度,最初是從西漢開始的,那個時候,不僅帝王駕崩需要宮女去陪守,皇后或者是太后單獨下葬的話,宮中也會派出守陵宮女。西漢初年,因為呂后十分的極度和怨恨那些曾經被劉邦寵愛過的女子,所以,在其駕崩之後,呂后便將其中沒有子嗣的女子都派到了陵園守墓。漢武帝生前後宮的女子就非常多,所以,在他死後守陵的女子也相應較多。

西漢的寵妃班婕妤便是如此,當時她害怕被趙飛燕姐妹迫害,所以,就自動請辭去長信宮陪侍太后。在漢成帝死後,班婕妤也順勢到陵園中為其守陵,她去世以後也被葬入到了陵園之中。這一事件在《漢書·外戚傳》中有所記載,班婕妤在其中表達了她願意將自己的屍骨能與山林融為一體的願望。

有些後宮的女子能夠忍受守陵的孤獨和寂寞,甚至,還會覺得落得自在,但是,有的女子卻並不這樣想。想當初,西漢的皇后趙飛燕就在皇帝駕崩後被派往守陵,但是,她覺得這樣的生活太過屈辱,於是,就選擇了自殺。《漢書·安帝紀》就有一些關於宮女守陵的記載,其中,就提到了東漢皇帝駕崩之時,“諸園貴人”跟著皇帝的靈柩一同前往陵園的場景。

皇帝死後,那些沒為皇帝生過孩子的嬪妃結局如何?有一種最為悲慘

那麼,這裡所說的“諸園貴人”究竟指的是那些人呢?其實,這些人還被稱為“無子”者,即:在宮中生活多年但沒有子嗣的女子。

她們中可能有被皇帝寵幸過但沒有懷孕的,也有曾有子嗣但最後夭折的,但是,更多的女子根本未曾被帝王臨幸過。這些宮女中,也不乏一些而身份地位較尊貴的妃嬪,根據《東漢會要》的記載:當時,在皇帝下葬之後,很多宮中的女子都會隨行去守陵,在宮中地位顯赫的貴人也在守陵的行列,譬如:當時的馮貴人和周貴人。

這其中,有一個梟雄與其他帝王們要求的守陵方式不太一樣,這個人就是曹操。

建安15年的時候,他在鄴城建造了銅雀臺,臺子上有120間房屋。曹操還命人在樓頂鑄造了銅雀,作為其晚年宴會玩樂的地方。《文卷》中說:“妾與伎人,皆著銅雀臺,於臺堂上施八尺床繐帳,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屬。每月朝十五,輒向帳前作妓。汝等時登臺,望吾西陵墓田。”

甚至,曹操在其生前還立了一個遺囑,即:在他駕鶴西去之後,那些小老婆們和歌舞伎要像他活著時候一樣,對著他的陵墓歌舞。《全唐詩》中以《銅雀臺》、《銅雀妓》、《雀臺怨》為主題的詩有差不多40首,《樂府解題》曰:“後人悲其意,而為之詠也。”

皇帝死後,那些沒為皇帝生過孩子的嬪妃結局如何?有一種最為悲慘

唐朝被派去守陵的宮中女子也有很多,根據《資治通鑑》第249卷的記載:“唐制,“凡諸帝升遐,宮人無子者悉遣詣山陵供奉朝夕,具盥櫛,治寢枕,事死如事生。”可見,當時宮中無子的妃嬪,同樣也要為帝王守陵至死。

在韓愈的《豐陵行》中,就詳細描述了那些守陵宮女的具體工作內容,文中寫道:“設官置衛鎖嬪妓,供養朝夕象平居。”即:那些宮中的女子要在山陵中侍奉死去的帝王,而且,要將帝王當作活人來伺候。這樣想來,守陵確實是一個陰森恐怖的懲罰。

雖然,這些詩歌所要表達的遠景有很多種,但是,這些詩人都不一而同的表達了他們對這些守陵女子是悲慘命運的同情,更是對這種慘無人道的守陵制度進行了強烈的批判。

皇帝死後,那些沒為皇帝生過孩子的嬪妃結局如何?有一種最為悲慘

派去守陵的宮女們,她們守陵的方式也有許多種,有的宮女還需要將自己打扮一番,漂漂亮亮的為那些逝去的統治者獻舞,這一點在歐陽詹的《相和歌辭·銅雀妓》就提到了一些:

“妝容徒自麗,舞態閱誰目。

惆悵繐帷前,歌聲苦於哭。”

這裡所說的“繐帳”就是靈帳,而這些歌舞的宮女們則通常唱的比哭還要悽慘。

鄭愔的《相和歌辭·銅雀臺》中也提到:

“舞餘依帳泣,歌罷向陵看。”

可見,那些守陵的宮女,他們唱歌比哭還要悽慘。實際上,他們並不是為皇帝的駕崩而哀傷,而是為自己餘生的命運而哀慼。

張氏琰的《相和歌辭·銅雀臺》則說到:

“君王冥寞不可見,銅雀歌舞空裴回。”

他對皇室的這種守陵制度十分的不解,因為,這些帝王早就已經閉上眼睛了,宮女們跳的再好又有什麼用呢。

皇帝死後,那些沒為皇帝生過孩子的嬪妃結局如何?有一種最為悲慘

郭良驥的《鄴中行》則寫道:

“只今惟有西陵在,無復當時歌舞人。”

曹操早已經逝去,雖然,其陵墓還完好,但是,曾經為其歌舞的女子們卻早已經化作塵土,建立這一番大業又有何用。這些詩歌中,除了提到守陵的女子們為死去的帝王歡笑表演,甚至,還特意強調其生不如死的悲慘生活。

羅隱的《銅雀臺》寫道:

“只合當年伴君死,免教憔悴望西陵。”

那些守陵的宮女們寧願當初陪著帝王死去,也不願餘生都被圍困在這裡,等到最後花草都枯萎凋謝,自己的容顏也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老去。

張氏琰的《相和歌辭·銅雀臺》寫道:

“青苔無人跡,紅粉空相哀。”

帝王雖然生時顯赫,但死後他的陵寢也根本沒什麼人踏足。等到青苔都長滿了臺階,這些守陵的女子們也只能任容顏消逝,一切都是枉然。

杜牧的《奉陵宮人》寫道:

“相如死後無詞客,延壽亡來絕畫工。

玉顏不是黃金少,淚滴秋山入壽宮。”

即使我們這些守陵的女子有錢財有美貌,但困在這樣與世隔絕的地方,不能買下司馬相如為陳阿嬌寫的詞賦,更難以用錢財賄賂毛延壽美化自己的畫像,所以,只得留著眼淚度過餘生。

皇帝死後,那些沒為皇帝生過孩子的嬪妃結局如何?有一種最為悲慘

這些偉大的詩人們不僅通過描寫守陵宮女的悲慘境遇表達了同情,更通過這些詩歌借古諷今,對這些慘無人道的當權者進行了譴責和批判。

【《中國古代的守陵人》、《漢書·外戚傳》、《漢書·安帝紀》、《全唐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