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许多人不愿意买4%-5%的理财,还是情愿去银行做2%-3%的定存呢?

琅琊榜首张大仙


解释这种现象最好的原因就是安全问题,虽然很多人的选择并不是最好的,但是是符合基本规律的。

只要稍有专业知识的人都知道,比较安全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3-5%左右,普通银行存款只有2-3%,两者相差1-2%。

但是,银行居民存款余额仍然达到71万亿,理财规模大约22万亿,说明75%的人选择了银行存款,只有25%的人选择了理财。

这种情况基本符合正常规律,因为存款是基础产品,如果选择理财的人多了,理财产品供应不足,理财产品收益就会下降;同样,银行存款人少了,存款成本提高,存款利率也会水涨船高。这样理财和存款的收益持续别也会缩小。

这其实给很多人提供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也就是说,你掌握了基本的理财知识经验,无形之中就会比别人每年多赚1-2%的收益,这也是我分享理财知识和经验的原因。

说说那些不愿理财的人为什么去选择银行存款,看看你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1、认为理财不安全。

和银行存款比,理财产品确实有风险,但是,风险这东西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害怕也没有用,只要风险可控,就没有必要害怕。有一句话比较有哲理“人生除了死亡,其他都是擦伤。”风险也是如此,只要不发生就连擦伤也没有,很多理财产品的风险发生及概率是极低的,完全可以忽略,比如货币基金、国债、低风险等级的银行理财产品等等。

2、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

有人对理财产品所知甚少,还比较排斥,认为理财产品都是骗子,甚至把一些庞氏骗局都归结成理财,比如听说某平台暴雷了,就认为所以理财产品都这样。有一个负面报道说银行理财到期无法兑现,就以偏概全,认为所以理财产品都是如此。这种观点其实和听说一次飞行事故就认为坐飞机不安全是一个道理。

3、缺乏财商,对资金不敏感。

很多人不理财原因是因为缺乏财商,对资金不敏感。我见到很多年轻人,他们对理财真的毫无感觉,认为自己几万元、十几万元根本用不着理财,理财是对大资金说的。对他们来说,一年收益差别几百元,还不够麻烦的。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比较普遍,我在参加工后的十几年也是这样过来的,直到购房、买车、养孩子,才开始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

我认为以上原因可能覆盖了绝大部分这样的人,个别原因也会有,比如在理财上曾经受到挫折,特殊原因资金必须存到银行等等。


互金直通车


可能是观念不一样,前几年某宝还有5%的收益的时候,我帮我爸下载安装了一个,放了几万块钱进去,还给他设置了重重密码,结果我爸一天到晚的念叨那个钱要打水漂了,非要我给他取出来存银行,最后拗不过他就给他提出来了,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接受新的理财观,思维固化。


淅淅沥沥807


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认可了,习惯了,懒得搞了。

我跟我家人推荐过理财产品,结果很多人根本就不在乎那一两个点的收益,更在乎的是本金的安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跟你们的长辈推荐过理财产品,我反正推荐过,因为我理财受益了,所以我也想我的长辈推荐过理财产品,当然都是些风险很低的,结果他们的反应却让我很意外。

很多人跟我说,不就比银行还那么一点吗,搞来搞去多麻烦,我才知道对他们来说那一两个点的收益根本就没入人家法眼,还是习惯了放下银行了,懒得折腾了。

现在理财骗局的频繁出现让人们对理财产品望而却步

e租宝等的理财骗局,骗取的金额高达几百亿,说明我们国人对还是很喜欢接受这种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的,当时长期银行保本保收益的理财观念让大家都忽视了理财风险,人们买这些理财产品的时候还以为这些理财产品跟银行一样,保本保收益呢,结果随着这类理财骗局的不断出现,人们的理财观念也从不考虑风险到看什么都是风险。人们无法分辨甚至懒得分辨现在这些4%,5%到底有多大风险,本着不投资就不被骗的思想,人们还是更认可银行理财产品的。现在有人给我家人推荐理财产品,他们一律都是按骗子对待的。

所以现实就是很多人不懂复利,不在乎那一两个点的收益,况且理财骗局频频出现也让人更愿意接受银行理财产品。


出海抓鱼潜水摸虾


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去买4%-5%的理财,非要去存2%-3%的定期呢?

算个账就大概清楚了。

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100万买一年期理财,一年下来能有4万块钱收益,大银行低风险理财已经拿不到5%收益率了。

而银行存款就不同了,50万以内有存款保险保障本息安全,所以没必要一定选大银行。现在上浮50%很正常,一年期利率2.25%,100万存一年,2.25万元,比理财产品只低1.75万元,但根本不用担心风险。

如果资金长期不用呢?存款可以用时间换空间,收益超过理财产品。

问一句,都是三年期限的理财和存款,你选择哪一个?

要是二选一我会选择存款,理财我只会买一年以内期限的,而且一般银行发行理财也以短期为主。实际上存款和理财我都买了,确实也是理财买一年,存款都存三年,这么操作的。

三年的存款利率超过一年的理财逾期收益率,整体下来都能超过4%。

其实买理财的人并不少啦,要不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不会持续降低了,去年这个时候一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还是5%左右的。

银行理财打破刚兑是有亏损可能性的,部分投资人曾经投P2P损失怕了,投股市被割韭菜,只敢存银行,安心工作挣钱也挺好。


财来不会晚


我的钱有70%左右都在4%—5%的理财中,剩余还有30%在股票里。从风险偏好上来说,我自认为应该算是平衡型的客户群体。

我的父亲几乎所有的资金都在大额存单之中,还有一小部分在余额宝里。他的大额存单,存款期限较长(三年),存款利率在4.1%左右。从风险偏好角度来说,他算是稳健型客户群体。

我的祖父将所有的钱都存成了一年定期,一年去一次银行,办理转存,不厌其烦。从风险偏好角度来说,他算是谨慎型客户群体。



我是银行从业者,每年都在向家里人灌输如何理财的观念。父亲和祖父各自坚持着自己的投资选择。我们三代各有各的选择,也各有各的追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除了风险偏好各有不同以外,存款的特点与方式也影响了我们的选择。

我的抗风险能力强,理财虽然不保本,股票虽然容易被跌停,但它们都给了我财富增值的希望。我需要这样的希望让我在领到薪水时不至于失望。

大额存单的起存金额比较高,非常适合父亲这种攒了一辈子钱的人。让我去存,我还够不到起存金额。再加上,三年期间不用往银行跑,满足了他嫌麻烦的诉求。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也满足了他对本金不能损失的坚守。

祖父的金额不高只有四万块钱。对于快八十的他来说,不折腾就是最好的选择。别说存款本金了,就是存款利息出了点问题,我们都担心他的身体承受不了。

我们祖孙三代的做法只能覆盖一部分人群,还有一类人群却相对可怜。

因为我的存在,经常在家里讲一讲什么产品好,什么值得购买。可是,还有很多家庭没有如我这样了解银行产品的人存在。对于他们来说,每选一次理财产品都是拿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在“赌”。

单就从风险偏好的人群数量来说,风险偏好较低的人数远远大于风险偏好较高的人群。这与理财知识有很大的关系。你在农村推荐理财,得“连哄带骗”。办存款办成了保险也多出现在这些地区。你在城市推荐理财,就像推荐存款一样简单。

没有理财知识,风险偏好低,不愿意“赌”,结果就是选择了利率低的存款。

总结:

你有你的利率追求,他有他的风险考量,大家都在理财。只有选择之差,没有高低之分。

银行研究僧,你学习,我也跟着学习!


银行研究僧


年化利率4%-5%的理财收益确实比银行2%-3%的定期收益高,但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情愿去银行存定期也不愿意投资理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理财虽然收益高,但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有些理财的风险虽然很低,但也很难保证不会出现本金亏损的风险,而银行定期存款是属于保本保息的投资,不仅本金不会有损失的风险,还有稳定的利息收入,对于投资观念比较保守的人来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虽然银行的定期利率低了点,但至少本金是安全的。

第二,现在很多银行除了卖自家的理财产品外,也跟保险公司合作,帮保险公司卖起保险产品,近几年来也经常看到网上有客户到银行买理财却被工作人员忽悠买了保险还浑然不知的新闻,而就是这样的新闻让不少客户对理财敬而远之,虽然理财的收益高,但是也存在被骗的风险,还不如存银行定期来得实在。

第三,社会上很多人的存款都是通过自己辛辛苦苦工作攒下来的,每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好不容易攒个几万块,拿去投资理财,万一失败,本金损失,几年的工资就这样没了,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了确保自己存款的安全,银行定期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选择。


梦幻财经


近期,有媒体报道,现在很多内地市民宁愿去银行存定期,也不愿意购买4-5%的理财产品。所以,该媒体得出的结论是,部分中老年储户理财思维不更新,不去学习,自然只能跟着惯性思维,有钱就存银行,几年下来,存单并没有增加多少钱,更跑不赢日益上升的通货膨胀。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理财的方式,并无所谓对与错。这些年来,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却变成了购买了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或者飞单,这种事情比比皆是。而那些风险厌恶型的储户为了资金的安全,宁愿把钱存银行,这也无可厚非。

事实上,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与把钱存定期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早在2018年5月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国家就不允许银行发行保本理财产品,因此,现在我们购买的理财产品都属于不保本保息的。虽然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本身具有的风险性并不高,但是对风险极度厌恶者,是无法接受任何风险的。

与之相反,存款则不一样了,在我国,存款可以享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在50万元的范围内,这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储户的利益,即使银行破产也可以获得全额赔偿。所以,对于银行来说,存款是属于刚性兑付的产品,银行到期必须无条件还本付息。

而理财产品已经是不保本不保息了。而且理财产品给出的4-5%的利息,对于存款来说差距不大,因为,如果你选择大额存单,定3年期,或者存定期3年,利率也能达到4%以上。既然这样,广大储户为啥一定要选择理财产品呢?

更关键的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只是预期收益率比定期存款要高一些,但也存在着流动性不佳的风险。也就是说,客户如果买了理财产品后如急需要用钱之时,理财产品是基本属于封闭式运作模式,即在产品未到期之前是没办法赎回的,所以碰到这种事情就比较麻烦。虽然说银行推出了理财转让平台,但是挂单转让也要有人接手,否则仍然无法提前赎回本金。

与银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欠佳相比,银行的大额存单往往具有靠档计息的功能,属于随时都可以取现的产品,且利息损失也较小。即使不是大额存单,如果一旦客户有急用,定期存款最多算是活期储蓄,本金还是能够及时提出来的。所以说存款的流动性远远高于理财产品。从流动性角度来看,很多储户更是选择银行理财产品。

任何一个产品,其收益率的高低背后是有特定原因的,收益率是各家银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得出来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高一些,但是风险和流动性就会比定期存款要差一点。而一些中老年储户厌恶风险、追求流动性安全的,自然会选择银行定存,而且目前银行定存三年期的利率也有4%以上。在银行理财产品优势不太明显的情况下,人们选择把钱存银行存款也并不能说失当之举。


不执著财经


之所以有很多人宁愿选择利率低的银行定期存款,而不去购买收益率看起来更高的理财产品,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人相对于收益来说更看重本金安全。


近年来金融领域乱象丛生,骗局层出不穷,P2P平台爆雷事件一茬接一茬,私募基金都有跑路的,可以说怵目惊心。资管新规的实施,在一些人看来更像是银行的一种甩锅福利,保本理财产品逐步退出市场,理财风险将全部归于消费者身上,理财风险将急剧上升。


实际上,银行资金池有一定的合理性,只要银行严格审核企业资质和资产,以较高的利率发行理财产品,完全可以通过资金池消除坏账风险,哪怕利率低一点,不会损失本金。但是打破刚性兑付后,理财产品发行将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专利,最坏的情况下理财子公司破产,银行不会损伤分毫。实际上,当消费者承担全部风险时,银行子公司几乎可以躺着赚钱了。


购买理财产品,有两个问题必须清楚,一是收益率不等于最终实际收益,二是一旦出现亏损,可能本金减少的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实际上,当下的定期存款,如果有5万元,存三年就有很多银行达到4%的年收益率,跟理财产品相差无几,但是更安全稳定,旱涝保收。哪怕没有5万元,也可以选择购买三年期国债,或者选择民营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享受差不多的收益率。


对于资金较多的家庭来说,如果资金达到20万元以上,还可以选择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可以达到4.20%左右,超过了相当多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要知道如今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也不过是这个水平,2019年5月22日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更是下降到了4.11%。


P2P是一个很不错的创新,但是由于没有设立严格的规则,没有诚信体系的制约,在平台有爆雷征兆时有关部门没有及时止损并介入,使得P2P成为诈骗与非法集资的乐园。消费者有追求高收益跑赢通货膨胀的意愿,但是显然还没有满足这种意愿的土壤,于是过去的二十年炒房才成为最赚钱的项目。


保本理财产品明年就会退出,非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远低于P2P平台,但是存在一定亏损概率。投资P2P资金得不到保障,将来投资理财产品也会遭遇同样的问题。100次的盈利也许比不过一次彻底的亏损,这将是理财产品无法回避的问题。未来敢于投资理财产品的人,一定要资金分散,并且选择靠谱的产品,风险级别低的产品。


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降低,风险增大。与其选择理财产品,就不如选择民营银行、国债、大额存单、中小银行存款,获得更稳定安全的收益。


财智成功


客户情愿选择银行定期存款,而不碰年化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既有基于资金安全考虑;又有存储习惯的原因。

并非所有的的家庭或者个人,都十分看重储蓄或者理财产品收益的,其中各自都有自己的算盘。

如果客户都按照存款或者理财产品年化收益高低,来选择金融品种,那岂不会导致四大行的存款无人问津了?众所周知,在商业银行之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的各个档次利息,都略低于中小银行;农商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利息更高。

从风险等级来分析,定活期存款的安全性,无疑高于理财产品。而且在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还有自营产品、代销产品以及保险产品之分。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同,所以选择的保值产品的种类也不同。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人在家庭理财方面锱铢必较,有人大大咧咧;所以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老客户。有些老年用户,奔着银行的优质服务;有人考虑路途远近,总之,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

多元化社会就是如此,大路朝天,各走各路。何况2018年推出的“资管新政”规定:自2021年起,所有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都需打破刚性兑付。

由此可见,标题的两难选择还有一年半时间,届时还是银行存款的保险系数最高。

插图选自网络,侵权必删。如有收获,请留下关注或点评!恭祝读者周末快乐!


陆燕青


许多人不愿意买4%-5%的理财,而是去银行做2%-3%的定存,其实这部分人应该主要是中老年人,在年轻一辈的人里购买理财产品的还是很多的。而且最近几年,我国理财产品市场规模也是整体在不断变大的。

那么广大的中老年人,为什么不愿意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而去追求低收益的定存呢?这个主要系两个产品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安全性

对于银行而言,理财产品属于“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所以银行本身不承担理财产品的风险,而且自从2018年5月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国家也不允许银行发行保本理财产品,因此现在我们购买的理财产品都属于不保本保息的,虽然说4%-5%的理财产品,其本身的风险性并不高,但是总有对风险极度的厌恶者,无法接受任何的风险。

存款则不一样了,按照我国的《储蓄管理条例》:存款有息、取款自由、为储户保密。所以存款对于银行来说,属于刚性兑付的产品,银行到期必须无条件付款付息,因此存款可以说除国债以外最为安全的投资产品了,特别是在我国,存款可以享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在50万元的范围内,即使银行破产可以获得全额赔偿。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两个就不是一个性质上的产品,甚至可以说,区别性很大。

流动性

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之所以高,除了一个其风险较存款大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即基本都属于封闭式运作的产品,什么是封闭式运作呢?也就是产品未到期之前,你即使要向定期一样损失部分产品的收益也没办法赎回,所有碰到急救命的时候很麻烦。虽然说现在部分银行推出了理财转让的平台,但是挂单转让也必须有人接手,否则仍然无法提前赎回本金。

对于存款呢?如果是大额存单,那么是具备靠档计息的功能的,属于随时都可以取现的产品,且损失度较小;即使非大额存单,如果一旦有急用,定期存款也可以损失大部分利息立马变现,所以说存款的流动性远远高于理财产品。

总结

任何一个产品,其收益率的高低背后都是有特定的原因的,收益率的制定是各家银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给出的,并非是盲目随便写一个,所以选择高收益率的产品还是低收益率的产品,只不过是看每个人各自的考虑的方面而已,因此不选择4%-5%的理财,而选择2%-3%的定存,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