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行业!2年亏损14亿的公司 要上市了

颠覆行业!2年亏损14亿的公司 要上市了

A Sow,sir edwin henry landseer

大家对“长租公寓”这四个字的厌恶,已经不亚于“P2P”。

10月8日,国内第三大长租公寓青客公寓,正式向美国SEC递交了招股书,准备冲刺“长租公寓第一股”。

不过公寓估计没请风水师,这时间选得有点背。

前脚是被誉为办公空间二房东的WeWork上市折戟,后脚是和青客公寓递交招股书的同一天,悦如公寓发公告,公司没钱了,已经无法正常经营;10月14日,南京君创公寓爆雷跑路,大量租客被原房东扫地出门。

青客公寓在这个时候毅然决然冲刺纳斯达克,也许确实是到了“饥不择时”的地步。

颠覆行业!2年亏损14亿的公司 要上市了

青客公寓谋求上市,并不是因为在长租公寓爆雷潮中一枝独秀。

从2017年到2019年6月底,才2年多的时间,青客公寓就亏了14亿元;单单是今年上半年,又亏了2亿元。截至2019年6月底,青客公寓总资产20.3亿元,总负债却高达27亿元!可以说已经是“技术性资不抵债”了。


颠覆行业!2年亏损14亿的公司 要上市了

(图片来自:Pixabay )

巨亏的背后,是前期的快速扩张。

长租公寓的进入门槛低,只要有钱拿下房源,谁都可以做。行业竞争者太多,想笑着活下去,就看你能不能率先抢占市场份额,拥有行业定价权。

从成立以来,青客公寓一直在快速扩张的路上,通过不断抢夺房源数量,来抢占市场规模。从2012年在上海成立,到今年6月30日,运营已经覆盖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武汉、北京、嘉兴6座城市,运营91000多间房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4%;2017年和2018年的平均月末入住率分别是91.6%和92.4%,位居行业首位。


颠覆行业!2年亏损14亿的公司 要上市了

(图片来自:Pixabay )

但是,拿下大批房源后,得先装修之后才能出租。而装修费用是作为运营前的一次性投入,非常考验企业的现金流。青客公寓每个单间平均装修成本大概是1.47万元,而平均每个房间月租金只有1149元。也就是说,每个月需要出租10间房,才能换来一间房的装修成本。

在这种疯狂扩张的模式下,一旦房子租不出去,拿什么给新收上的房子装修,房子的空置成本又该怎么办?

所以,为了维持现金流,长租公寓一般都会走租金贷的道路。青客公寓的租金收入中,65.2%都是通过租金贷。

租金贷的模式咱们已经讲过,租客从和公寓合作的金融机构获得租房贷款,贷款成功后,租客每个月还贷;而公寓则是一次性拿到金融机构批准的所有贷款额度,再抽出一个季度的房租付给原房东,剩下的钱,就可以拿去不断拿房源扩张、装修新房等待出

租。


颠覆行业!2年亏损14亿的公司 要上市了

(图片来自:Pixabay )

只要涉及到租金贷,几乎都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欺骗诱导租客签订租金贷,二是盲目扩张资金链断裂后,公寓跑路,租客被房东扫地出门。

根据新民周报的报道,以及知乎上不少的帖子,青客公寓会瞒着租客办理租金贷,而且你签的是一年的房租,你的贷款却是两年期。

公寓隐瞒或者利用优惠诱惑租客签订贷款合同,实际上是让租客用自身信用,给长租公寓提供廉价融资的工具。

一旦公寓资金链断裂跑路,原房东收不到钱,断水断电、扫地出门,就是租客的命运。而别忘了,你一开始就和金融机构签订了长达一年甚至两年的贷款合同,哪怕你被房东赶出去了,该还的租金贷照样得还,不还就等着上征信黑名单。


颠覆行业!2年亏损14亿的公司 要上市了

(图片来自:Pixabay )

而长租公寓本身也并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

根据戴德梁行发布的中国长租公寓市场发展报告,轻资产模式中,企业的底租成本、装修和维修运营成本约占总成本80%,行业平均回报率很难高于2%,单纯以租金差的盈利模式很难满足当前扩张期的资金需求。

那么,靠依赖资本和杠杆来扩大规模,摊薄成本来实现盈利,在长租公寓市场里,行不通。

青客“资不抵债”下,加之监管层目前对租金贷的严监管,如果不能迅速融资缓解债务压力,补充现金流,离爆雷也许真的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但上市,谈何容易。中国人已经不爱看PPT了,美国人更不愿耗时间看你画饼。

别忘了,前脚就有WeWork上市折戟。

颠覆行业!2年亏损14亿的公司 要上市了

WeWork和长租公寓本质上是一毛一样,只不过长租公寓是租给人住的,WeWork是办公空间的二房东,长租下房产后,改造成共享办公空间,然后高价出租给个人或者创业公司。

在8月14日之前,WeWork可是美国响当当的独角兽,估值高达470亿美元。但投资者质疑它的商业模式和高估值,WeWork不得不撤回向SEC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寻求推迟IPO。

青客公寓的上市之路,也许也会重蹈WeWork的覆辙。


颠覆行业!2年亏损14亿的公司 要上市了

(图片来自:Pixabay )

说到烧钱,和WeWork比起来,青客公寓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从2016年到2018年,WeWork营收4.4亿美元、8.9亿美元、18.2亿美元,每年都翻倍增长,确实有独角兽的模样,扩张速度非常快。截至今年3月,WeWork已经在全球28个国家、105座城市有业务布局。

但迅速扩张,也意味着疯狂烧钱。

这三年里,WeWork分别亏损4.3亿美元、8.8亿美元、19.27亿美元。美元,是美元啊各位!有分析提到,如果没有新的注资或者募资,WeWork的现金缺口将会超过25亿美元,不足以支撑10-20年的建筑租约。

这和我们目前很多长租公寓的窘境是一样的,公寓方手上的现金不足以长期支付房东租金,只是你不清楚,到底是哪家公寓就在崩裂的边缘。


颠覆行业!2年亏损14亿的公司 要上市了

(图片来自:Pixabay )

挤去泡沫后,WeWork的估值也从470亿美元,大幅下滑到100亿-120亿美元之间,最后你会发现,它其实也就只是一个估值虚高的“长租公寓”。

烧钱模式并不是长久之计,不是随便一家烧钱的公司,都能烧出一个美团。就像甲骨文创始人拉里森说的,在顾客不会与公司站在一起的情况下,砸钱争夺市场份额就是“愚蠢的”。

租金贷模式下,租客不会和青客站在一起;这种疯狂烧钱抢占市场份额、长期亏损的商业模式,不再轻易得到市场理解,投资人不再愿意为过度投资买单,长期无法把规模增长变现为实实在在的钱,前期重金投入的资本,也许会加速退出。那些投资于疯狂烧钱行业的一级市场基金,我们也该远离。

青客的上市,任重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