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校园霸凌,你还在说“告诉家长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说

家里宝宝懂事可爱,有礼貌,学习好,有很多小伙伴……这应该是很多家长都非常愿意看到的。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善良,与人为善,不惹事,和和气气,帮助别人。但却很少有父母去教孩子,一旦自身被欺负或者陷于危险之中,是否该还击?

正因孩子们缺乏这样的教育,导致很多孩子在面对校园霸凌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心理上也遭受了很大的伤害。

经常看到真实的校园霸凌的案例,真实存在,有很多小孩子在校园,还没来得及走进社会,就枯萎了。他们忍受着同学的欺负,忍让着,宽容着,直到最后被伤害到结束生命。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时,真的觉得很难受。

孩子遇校园霸凌,你还在说“告诉家长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说

不过家长们也应反思,出现这样的事情,和你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大家都期待和和气气,为人善良没有错,但面对一些恶势力,你的忍让宽容只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孩子遭受了欺负,不敢上学

周女士有一位9岁的女儿,因平时工作忙,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

孩子很乖很懂事,长得也很秀气。从小周女士就教育孩子与人为善,要和小伙伴们交朋友,这样也就造成一些男同学女同学去欺负孩子,无论他们拿什么东西,孩子都不会辩解,谁都不告诉。

慢慢的导致了那些欺负人的同学变得肆无忌惮,午休时间,趁着没人,几个同学压制住周女士的女儿,堵住嘴,说着污言秽语,甚至打她。

周女士的女儿被送入医院,检查后得知身上多处淤青,甚至还有一两处骨折,愤怒到极点的周女士冲到学校要求给说法。

周女士的经历让人同情,但也同时给很多家长一个警醒,那就是教育孩子,应该告诉她如何面对校园霸凌,如何保护好自己。

虽然有很多父母告诉孩子在学校被欺负时告诉老师或者告诉自己,但这种方法其实并没有那么好的效果,反而有时会造成事态发展得更加严重。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对于孩子被欺负的问题的一些思想观念和方法,值得家长们去借鉴学习。

这位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教授认为,当孩子被欺负被打,应支持孩子打回去,这样不仅能够威慑到对方,也在间接告诉对方,我不好欺负。

孩子遇校园霸凌,你还在说“告诉家长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说

校园霸凌事件频发,愈加趋于低龄化,家长应这样教育孩子

一、善良有度有底线

家长教育孩子为甚善良,有礼貌,这并没有错,但也应教孩子学会区分情况,不能一再忍受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

但也并不是说让孩子立即反击,让孩子知道,对待不礼貌的小伙伴,应先讲道理,如果对方依旧无理取闹,那么也无需善良讲道理,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对方过于嚣张要打回去

依据李玫瑾教授的观点,让孩子反击欺负自己的人,可以有效地让孩子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震慑对方。

“人善被人欺”的存在,就说明了做人不能太善良,大家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生存几十年,没有什么我必须要忍让谁的道理。家长在教导孩子时,与人为善,但善良应有底线有原则。

孩子遇校园霸凌,你还在说“告诉家长老师”?看李玫瑾教授如何说

家长应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无事时,和小伙伴一起玩,大家和和气气,互帮互助,彼此给对方带来快乐,共同成长。但当对方过于强势霸道,过于无理取闹,让你不能忍受,应该放心的打回去,让他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你也不应该被欺负。

不过让孩子打回去也要注意,对于一些人体比较脆弱的部位,最好不要让孩子打,注意分寸。

当然,你在教育孩子不被欺负时,也应该同时教育孩子,不应欺负别人,这样对孩子才是更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