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府城街道名稱的來歷

有人說,府城街區外圓內方,無論你走哪條路,最終都能到達你想去的街道。經過最近十幾年的修建,潮州的交通狀況大大改觀,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很多街道修繕一新。當我們行走在熟悉的道路上時,心底總覺得十分親切和自然。然而,這些與我們朝夕相伴、耳熟能詳的街道,它們的名稱究竟是怎樣得來的呢?

事實潮州的路名大有講究哩。

太平路 這條長1742米,寬9米的舊時“大街”,始建於宋朝。1922年擴建時,在路頭掘得元代致和元年(1328年)的石碑一塊,高2米,寬1米,上面寫著“太平”兩字,因此命名為“太平馬路”。並在掘得石碑的地方築圓形花臺,豎碑其上,圍種百花,稱“百花臺”(已拆除),解放後稱“大街”為太平路。舊時北端有一條溝,能夠把韓江水從上水門引入縣治,溝上築一橋,名太平橋,故太平路北端也被稱為太平橋頭。與西馬路相交的地方原來是開元寺的後巷,所以西馬路頭稱“後巷頭”。自三家巷口到水平路(下水門街)口一段,舊時多家米店,曾經稱之為米街。

潮州府城街道名稱的來歷


中山路 別看中山路只有674米,6—7米寬,卻牽扯了很多大人物的故事。虹橋頭一帶曾稱劉厝埔,相傳清末黑旗軍首領劉永福家人曾經住在此地,因而得名。西平路口舊稱九板橋頭,因橋得名,橋廢名存。同仁裡至九板橋頭一段,曾為清城守營都司署所在地,故稱城守頭。中山路東端官誥巷頭附近原有武廟,是潮州總鎮署衙門舊址,故此段稱為鎮內或鎮前。民國十一年(1922年),軍閥洪兆麟建將軍樓於城守營舊址(今老幹部活動中心),樓前置假山園林,以其字湘臣取名湘園,後整修馬路稱湘湖路。其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中山路。

昌黎路 此路是潮人為紀念唐時在潮為官的韓愈而興建的。此路長340米,寬約10米,它位於昔時府衙前,稱府巷。東段稱東府巷,西段稱西府巷。東端與太平路相交處原有“韓昌黎伯”坊,上書“昌黎舊治”,1922年闢為馬路時,命名為昌黎路。


潮州府城街道名稱的來歷


文星路 此路南連昌黎路,北接中山路,南端西側有明朝年間重建的海陽縣儒學官(俗稱學宮),人謂“一路文星”,意為緬懷老師,盼文運亨通,因此稱文星一路。原來在路首豎有“文星一路”石碑,後來簡稱為文星路。

義安路 明初名“仙街”或“新街”,因路北正對昔時府治大門,又稱府前街。1923年拓建馬路時,為紀念潮州昔時“義安郡”的美譽,遂改名為“義安路”。


潮州府城街道名稱的來歷


南春路 長1207米,寬10米。舊名南門街,明洪武三年(1370年),築石磚城,開七門,出南城門過南濠吊橋就是街首,街頭向西南延伸與春城樓,1927年開闢馬路,取南門到春城樓首字改稱南春路。

西馬路 長761米,寬6米,從太平路百貨大樓至仙街頭一段,因舊時開元寺範圍較大,路在開元寺後,稱開元后巷,簡稱後巷,與太平路相接,稱後巷頭。中段與西平路相交處,原有一小廟,石匾門額題“名勝境”,故此路段也稱名勝境。由此到西門一段稱西門街。民國期間經整修,為通向西門主道路,統稱西馬路。

北馬路 舊稱讚善街或北門直街。明嘉靖《潮州府志·卷八·雜誌》載:“自北門抵觀音閣,贊善街向南延伸至玄武廟(今真武宮)。”民國11年(1922年),闢中山路橫穿贊善街後,贊善街遂止於中山路,南段改稱“真武宮巷”,北段改稱北馬路。1947年秋,北門商戶集資,對北馬路裁彎取直,1974年又進行全面整修,現為北門主要商業街。

東平路 長1400米,寬3-6米。以水平路為界,北段稱上東平路,南段稱下東平路。昔時屬韓江堤岸,稱東堤,明洪武三年(1370年),潮州指揮俞良輔築石磚城,被圍進城裡成為一條內街,稱為東街,解放後改稱今名。

西平路 長1495米,寬4米。舊稱西街,以開元路為界,以北稱上西平路,以南稱下西平路。司巷一段,舊有“嶽伯”、“省郎”兩牌坊,稱“嶽伯亭街”。下西平路北端昔有分巡道行署衙門,其後面小巷稱道後巷。

開元路 長668米,因開元寺而得名。文革時曾改稱群眾路。

潮州府城街道名稱的來歷


環城路 文革期間劃段為“解放東路、解放西路、解放南路、解放北路”,因為它們環繞古城東、西、南、北側,1981年地名普查時統稱環城東路、環城西路、環城南路和環城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