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堅冰上喝酒吃火鍋


冰與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堅冰上喝酒吃火鍋


前情提要第37次越冬隊離開後,第38次越冬隊正式開始了越冬生活。這次圓頂越冬隊由九名成員組成,他們當中有來自科研單位和高等學府的學者,也有負責後勤保障的專業人士,性格各不相同,說話南腔北調。在越冬隊的第一頓晚餐上,西村大叔發現大多數隊員都是沉默寡言的傢伙……

越冬首宴

1997年1月29日,我們第38次越冬隊迎來了越冬期內第一項大型工程——大氣觀測所的落成儀式。大氣觀測所正如其名,主要用於觀測南極大陸的大氣狀況,此外也兼用為雜物房,面積約有8塊榻榻米大小,建築材料主要是夾有隔熱板的預製板材。

大氣觀測所的搭建方法非常簡單有效,就連我們這些工程技術分數完全不及格的客串建築工人,只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也能夠修建起來。在啟程來南極之前,我們曾在極地研究所的院子裡進行過演練,嘗試搭建了一次,對於作業要領還是比較瞭解的。不過,那次是在平地,而圓頂基地位於海拔3800米的南極高原上,空氣裡的氧氣含量比平原地帶低20%,因此體力消耗要大得多。果不其然,為了修建與其他建築物相當水平的基地,單單剷雪、運雪這一項工作,我們幾個就已經上氣不接下氣,喘的不行。這無異於讓患有重度呼吸障礙的人去跑完馬拉松全程,真是異常艱難。


冰與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堅冰上喝酒吃火鍋


■ 影片《南極料理人》中越冬隊員們在雪原上勞作的鏡頭。

在克服了艱難困苦之後,我們總算建起了一座看起來像模像樣的大氣觀測所,然而相比昭和基地裡由專業工程隊修建的正式建築物,這座小屋實在差得遠了。不過,如果躺下來看的話,倒還是算得上威風堂堂。無論怎麼說,在南極雪原的惡劣條件下能夠完成這項工作,對我們而言絕對是一項值得慶祝的成就,因此很有必要搞場宴會樂呵樂呵。這是我們第38次隊開始越冬生活以來的首次宴會,我決定按照自己的喜好來組織宴會菜單。“高興的時候就以喜歡的方式搞一場吃到撐的宴會”,我擅自做了決定,“來一場Party吧,搞一場宴會,就來牛肉火鍋好了!”

說幹就幹,我立即前往冷凍庫準備食材。相比人員眾多,食品使用都要精打細算的昭和基地,我們在選擇食材上的自由度要高得多,這也是圓頂基地相比昭和基地僅有的優點。當天值日的川村隊員跟我一起前往選擇食材。他掃視了幾眼擺放整齊的食材後說道:“這裡的東西還真不少啊,難得搞一次宴會,弄什麼好吃的呢?”或許這位小哥想在回國後準備給自己的愛妻富美子醬(這個我記得不是很清楚,也許是文子、典子什麼的)做一餐讓她大吃一驚的料理,於是他打算挑戰散壽司。


冰與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堅冰上喝酒吃火鍋


■ 鋪滿各色新鮮海產的散壽司。

在我的指導下,川村隊員為這道散壽司選取了豐富的食材,然後著手製作。先用電壓力鍋煮好米飯,然後加入鹽味稍重的壽司醋充分攪拌,關鍵是加入冷凍的柚子皮和味滋康公司生產的紫蘇粉,一定要讓調料和米飯充分混合。將拌好的壽司飯放入壽司桶中,在上面滿滿地鋪上經過處理的海鮮。金槍魚肉和鰹魚要切成塊狀,並用醬油和酒醃製好,還有冷凍蛤蜊、章魚、北海道出產的生扇貝、厚殼蛤、墨魚、北海道甜蝦、日本長額蝦,這些海鮮都用熱水快速焯過,用醬油和醋醃過,美味的魚子醬和海膽放在最上面,可謂錦上添花,最後再以冷凍荷蘭豆和其他色澤鮮豔的食材進行裝飾,這樣一份華麗奪目的散壽司就完成了,至少從外表看來不會讓人以為是出自外行之手。


鮟鱇火鍋

除了散壽司,此次宴會的另一道料理是由我親自操刀,在寒冷天氣裡無人能夠拒絕的鮟鱇火鍋。作為主食材的鮟鱇魚肉還是第37次越冬隊留下的剩餘物資,這些魚肉都被切成可以一口吃下的肉塊,裝滿規格為56×36×29釐米的紙箱內,越冬隊員稱這種尺寸的紙箱為“中段”,一箱的重量約30公斤。


冰與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堅冰上喝酒吃火鍋


■ 外觀醜陋的鮟鱇魚是一種非常名貴的海鮮。

說起鮟鱇魚,最好吃的部分是魚肝,其次是魚頭、魚皮,然而,無論我在紙箱裡如何翻找,也沒有看到那些部分,剩下的全是魚身,我很懷疑第37次隊的那幫傢伙故意把好吃的部分先挑著吃光了。想到日本國內的某某人正享用那些精華部位製成的豪華版鮟鱇火鍋,我就覺得怒火中燒,但是仔細想想,在國內要吃一頓鮟鱇火鍋,肯定價格不菲,而我們卻能夠免費食用,也該知足了。想到這裡,我握緊的拳頭慢慢鬆開了,繼續準備這道簡化版鮟鱇火鍋。其他隊員對於這道料理則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今晚有鮟鱇火鍋喲!”

“咦,鮟鱇火鍋嗎?”

“是什麼味道呢?”

“我從來沒吃過呢!”

在大傢伙議論紛紛中,我們的宴會在新落成的大氣觀測所內開始了。這裡還沒有安裝暖氣,冷得要命,但所有人都熱情高漲。不知是什麼原因,房間四壁都掛著紅白相間的幕布,這似乎是觀測隊的一項傳統,包括生日會、壯行會、歡迎會、聖誕節、正月等等,所有的喜慶日子都要掛上這種紅白幕布。


冰與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堅冰上喝酒吃火鍋


■ “月桂冠”是日本非常有名的清酒品牌。

在我們的屁股底下是億萬年來積累而成的厚達3000米的堅冰,但是我們無視一陣又一陣的徹骨寒氣,將溫過的“月桂冠”(日本著名的清酒品牌——編者注)斟滿酒杯,一杯接一杯地喝開了。接著,全是魚身的鮟鱇火鍋被端上桌,大夥兒已經很久沒有吃上熱氣騰騰的火鍋了,暖身的溫度和難得的料理,令隊員們不斷地點頭稱讚:“好吃!好吃!”然而,以我作為廚師的專業眼光看,這道火鍋料理實在太失敗了,一點都不好吃!

真正的鮟鱇火鍋完全不是這個樣子,魚肝、魚皮、魚骨、魚腸等等各有不同的口感,每種味道從嘴到胃,會產生一種融合感,一種滿足感,讓全身都覺得舒暢無比。然而,這種只有魚身的鮟鱇火鍋簡直是不可理喻,就好比是“沒有蔬菜的咖喱飯”、“只有魔芋絲的牛肉火鍋”、“忘記加熱水的拉麵”。再加上魚肉還是經過冷凍乾燥的,總覺得吃起來乾巴巴的,混在海帶、冷凍大蔥和白菜之間,那個形狀實在讓人倒胃口。“真糟糕,第一次宴會就搞砸了。”想到這裡,我決定將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川村小哥特製的散壽司上,讓我有機會對火鍋做一下補救。

“哎呀!這真是小哥第一次做的散壽司嗎?很好吃啊!真是太好吃了!這個壽司的材料如果沒有加工,直接吃肯定更美味了!”在一番分不清是誇讚還是嘲諷的交談中,我成功地轉移了隊員們的注意力,悄悄地展開鮟鱇火鍋改造大作戰。我在火鍋里加入了許多苦椒醬和豆瓣醬,還倒入了橙汁,用調料做好底味後,又灑入芝麻油。最終,我將其改造成雜味超辣火鍋。火鍋重新上桌後,福田醫生被辣得滿臉是汗,連連說道:“雖說剛才那個好吃,可是這個更好吃,沒想到還有這種做法。不愧是大廚!回日本後我也要做來吃。”之後,我與他之間建立了親密的友情。


冰與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堅冰上喝酒吃火鍋


■ 正宗的鮟鱇火鍋是由鮟鱇魚的各個部分配合各類蔬菜、豆腐等製作而成的。

每當寒冷季節,日本人就會把火鍋掛在嘴邊,而在這裡,平均氣溫零下57度、海拔3800米的圓頂基地,火鍋似乎並不太合適。無論房間多麼溫暖,混著橙汁吃魚肉心裡總感覺無法獲得滿足,提不起勁,如同日本的高中女排向古巴國家男排發起挑戰那般心裡沒有底氣。

可以明確的是,如果不是從中國、韓國、歐洲招來芝麻油、辣椒、橄欖油、黃油等強有力的“外國幫手”,圓頂越冬隊就無法渡過這段超過365天的“棒球錦標賽”。一升的“月桂冠”下肚後,我腦袋有些暈。我暗中發誓,下次宴會我一定要呈上“成吉思汗烤羊肉”,那是我們北海道的鄉土料理,是精力旺盛、體力超群的北海道人最愛的烤肉料理。


下期預告:每年的2月1日是上下年度南極越冬隊正式輪換的日子,每逢此時在昭和基地都會舉行隆重的儀式,然而,在圓頂基地,第37次隊早已提前離開,第38次隊也進入越冬生活的節奏,因此沒有舉行儀式的必要。對此西村大叔感覺不太甘心,準備在當天一道輕奢牛排大餐,也算走個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