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坚冰上喝酒吃火锅


冰与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坚冰上喝酒吃火锅


前情提要第37次越冬队离开后,第38次越冬队正式开始了越冬生活。这次圆顶越冬队由九名成员组成,他们当中有来自科研单位和高等学府的学者,也有负责后勤保障的专业人士,性格各不相同,说话南腔北调。在越冬队的第一顿晚餐上,西村大叔发现大多数队员都是沉默寡言的家伙……

越冬首宴

1997年1月29日,我们第38次越冬队迎来了越冬期内第一项大型工程——大气观测所的落成仪式。大气观测所正如其名,主要用于观测南极大陆的大气状况,此外也兼用为杂物房,面积约有8块榻榻米大小,建筑材料主要是夹有隔热板的预制板材。

大气观测所的搭建方法非常简单有效,就连我们这些工程技术分数完全不及格的客串建筑工人,只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也能够修建起来。在启程来南极之前,我们曾在极地研究所的院子里进行过演练,尝试搭建了一次,对于作业要领还是比较了解的。不过,那次是在平地,而圆顶基地位于海拔3800米的南极高原上,空气里的氧气含量比平原地带低20%,因此体力消耗要大得多。果不其然,为了修建与其他建筑物相当水平的基地,单单铲雪、运雪这一项工作,我们几个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喘的不行。这无异于让患有重度呼吸障碍的人去跑完马拉松全程,真是异常艰难。


冰与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坚冰上喝酒吃火锅


■ 影片《南极料理人》中越冬队员们在雪原上劳作的镜头。

在克服了艰难困苦之后,我们总算建起了一座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大气观测所,然而相比昭和基地里由专业工程队修建的正式建筑物,这座小屋实在差得远了。不过,如果躺下来看的话,倒还是算得上威风堂堂。无论怎么说,在南极雪原的恶劣条件下能够完成这项工作,对我们而言绝对是一项值得庆祝的成就,因此很有必要搞场宴会乐呵乐呵。这是我们第38次队开始越冬生活以来的首次宴会,我决定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组织宴会菜单。“高兴的时候就以喜欢的方式搞一场吃到撑的宴会”,我擅自做了决定,“来一场Party吧,搞一场宴会,就来牛肉火锅好了!”

说干就干,我立即前往冷冻库准备食材。相比人员众多,食品使用都要精打细算的昭和基地,我们在选择食材上的自由度要高得多,这也是圆顶基地相比昭和基地仅有的优点。当天值日的川村队员跟我一起前往选择食材。他扫视了几眼摆放整齐的食材后说道:“这里的东西还真不少啊,难得搞一次宴会,弄什么好吃的呢?”或许这位小哥想在回国后准备给自己的爱妻富美子酱(这个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也许是文子、典子什么的)做一餐让她大吃一惊的料理,于是他打算挑战散寿司。


冰与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坚冰上喝酒吃火锅


■ 铺满各色新鲜海产的散寿司。

在我的指导下,川村队员为这道散寿司选取了丰富的食材,然后着手制作。先用电压力锅煮好米饭,然后加入盐味稍重的寿司醋充分搅拌,关键是加入冷冻的柚子皮和味滋康公司生产的紫苏粉,一定要让调料和米饭充分混合。将拌好的寿司饭放入寿司桶中,在上面满满地铺上经过处理的海鲜。金枪鱼肉和鲣鱼要切成块状,并用酱油和酒腌制好,还有冷冻蛤蜊、章鱼、北海道出产的生扇贝、厚壳蛤、墨鱼、北海道甜虾、日本长额虾,这些海鲜都用热水快速焯过,用酱油和醋腌过,美味的鱼子酱和海胆放在最上面,可谓锦上添花,最后再以冷冻荷兰豆和其他色泽鲜艳的食材进行装饰,这样一份华丽夺目的散寿司就完成了,至少从外表看来不会让人以为是出自外行之手。


鮟鱇火锅

除了散寿司,此次宴会的另一道料理是由我亲自操刀,在寒冷天气里无人能够拒绝的鮟鱇火锅。作为主食材的鮟鱇鱼肉还是第37次越冬队留下的剩余物资,这些鱼肉都被切成可以一口吃下的肉块,装满规格为56×36×29厘米的纸箱内,越冬队员称这种尺寸的纸箱为“中段”,一箱的重量约30公斤。


冰与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坚冰上喝酒吃火锅


■ 外观丑陋的鮟鱇鱼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海鲜。

说起鮟鱇鱼,最好吃的部分是鱼肝,其次是鱼头、鱼皮,然而,无论我在纸箱里如何翻找,也没有看到那些部分,剩下的全是鱼身,我很怀疑第37次队的那帮家伙故意把好吃的部分先挑着吃光了。想到日本国内的某某人正享用那些精华部位制成的豪华版鮟鱇火锅,我就觉得怒火中烧,但是仔细想想,在国内要吃一顿鮟鱇火锅,肯定价格不菲,而我们却能够免费食用,也该知足了。想到这里,我握紧的拳头慢慢松开了,继续准备这道简化版鮟鱇火锅。其他队员对于这道料理则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今晚有鮟鱇火锅哟!”

“咦,鮟鱇火锅吗?”

“是什么味道呢?”

“我从来没吃过呢!”

在大家伙议论纷纷中,我们的宴会在新落成的大气观测所内开始了。这里还没有安装暖气,冷得要命,但所有人都热情高涨。不知是什么原因,房间四壁都挂着红白相间的幕布,这似乎是观测队的一项传统,包括生日会、壮行会、欢迎会、圣诞节、正月等等,所有的喜庆日子都要挂上这种红白幕布。


冰与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坚冰上喝酒吃火锅


■ “月桂冠”是日本非常有名的清酒品牌。

在我们的屁股底下是亿万年来积累而成的厚达3000米的坚冰,但是我们无视一阵又一阵的彻骨寒气,将温过的“月桂冠”(日本著名的清酒品牌——编者注)斟满酒杯,一杯接一杯地喝开了。接着,全是鱼身的鮟鱇火锅被端上桌,大伙儿已经很久没有吃上热气腾腾的火锅了,暖身的温度和难得的料理,令队员们不断地点头称赞:“好吃!好吃!”然而,以我作为厨师的专业眼光看,这道火锅料理实在太失败了,一点都不好吃!

真正的鮟鱇火锅完全不是这个样子,鱼肝、鱼皮、鱼骨、鱼肠等等各有不同的口感,每种味道从嘴到胃,会产生一种融合感,一种满足感,让全身都觉得舒畅无比。然而,这种只有鱼身的鮟鱇火锅简直是不可理喻,就好比是“没有蔬菜的咖喱饭”、“只有魔芋丝的牛肉火锅”、“忘记加热水的拉面”。再加上鱼肉还是经过冷冻干燥的,总觉得吃起来干巴巴的,混在海带、冷冻大葱和白菜之间,那个形状实在让人倒胃口。“真糟糕,第一次宴会就搞砸了。”想到这里,我决定将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川村小哥特制的散寿司上,让我有机会对火锅做一下补救。

“哎呀!这真是小哥第一次做的散寿司吗?很好吃啊!真是太好吃了!这个寿司的材料如果没有加工,直接吃肯定更美味了!”在一番分不清是夸赞还是嘲讽的交谈中,我成功地转移了队员们的注意力,悄悄地展开鮟鱇火锅改造大作战。我在火锅里加入了许多苦椒酱和豆瓣酱,还倒入了橙汁,用调料做好底味后,又洒入芝麻油。最终,我将其改造成杂味超辣火锅。火锅重新上桌后,福田医生被辣得满脸是汗,连连说道:“虽说刚才那个好吃,可是这个更好吃,没想到还有这种做法。不愧是大厨!回日本后我也要做来吃。”之后,我与他之间建立了亲密的友情。


冰与火的享受,坐在3000米厚的坚冰上喝酒吃火锅


■ 正宗的鮟鱇火锅是由鮟鱇鱼的各个部分配合各类蔬菜、豆腐等制作而成的。

每当寒冷季节,日本人就会把火锅挂在嘴边,而在这里,平均气温零下57度、海拔3800米的圆顶基地,火锅似乎并不太合适。无论房间多么温暖,混着橙汁吃鱼肉心里总感觉无法获得满足,提不起劲,如同日本的高中女排向古巴国家男排发起挑战那般心里没有底气。

可以明确的是,如果不是从中国、韩国、欧洲招来芝麻油、辣椒、橄榄油、黄油等强有力的“外国帮手”,圆顶越冬队就无法渡过这段超过365天的“棒球锦标赛”。一升的“月桂冠”下肚后,我脑袋有些晕。我暗中发誓,下次宴会我一定要呈上“成吉思汗烤羊肉”,那是我们北海道的乡土料理,是精力旺盛、体力超群的北海道人最爱的烤肉料理。


下期预告:每年的2月1日是上下年度南极越冬队正式轮换的日子,每逢此时在昭和基地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然而,在圆顶基地,第37次队早已提前离开,第38次队也进入越冬生活的节奏,因此没有举行仪式的必要。对此西村大叔感觉不太甘心,准备在当天一道轻奢牛排大餐,也算走个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