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陈守仁先生从来没有忘记他的故土。这个十月底,90岁高龄的他回来,仍然执意要到家乡王宫的各个地方看看。

鲤城江南街道王宫社区,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晋人南迁,沿江而居。一座城市有一部历史,一处聚落也可能是城市文化的投射。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这个旧称“晋邑新门外三十四都福田铺王宫乡”的王宫社区,因古时“有供奉王爷宫”而得名。在这里,几步邂逅一宫庙,像极了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社区样本。

拍胸舞、车鼓婆等民俗风情,各种非遗手作眼花缭乱,也一同并存在这个生生不息的烟火社区。但如若你回溯历史,这片土地上的王宫人其实频繁出走。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资料显示,闽籍华侨有逾千万人,分布在世界上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王宫籍后裔便是向海而生的一群。上世纪50年代初,王宫就设有“侨农社”,以侨胞侨眷众多而瞩目。

他们不仅善于打拼,还曾嗅到了“水客”商机。1898年,王顺兴信局应运而生。王宫的老人口中流传着一句话:“经过王家,没有听到敲银的声音,肯定会走霉运”。经三代人的经营,信局生意曾遍布海内外。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侨胞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也源源不断地通过信局输入侨汇。宝贵的资金使王宫多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大厝。上世纪三十年代,奇园、李小炉民居、林氏大厝纷纷矗立在王宫的土地上,让返乡的侨亲们有了乡愁的依托。

1947年,一个17岁的少年陈守仁离开,随父下南洋闯荡。庞大的家族日进斗金之后,不忘反哺祖国和家乡,捐资助学热心公益。如今已90岁高龄的陈守仁先生,依然在这片故土常来常往着。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青年陈守仁

晋江之水滔滔,如今三四百年的古榕树还留存着六七棵,独木几可成林。一座座古朴的大厝不知不觉中度过许多年岁,迎接着一日日新的晨光。

而王宫人和以往一样,还在这儿过着宁静淡泊的生活。

“四个博物馆”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在王宫许多人家,往上追溯两代都演绎着“番客”与“番客婶”的故事。一个王宫社区,独有自己一部“侨”的历史。

最近,有个叫陈如榕的老人策划了一个社区博物馆,将老照片与老物件装满了“王宫历史文化展示馆”。从2001年至今,这是陈如榕在王宫社区策划的第四个“社区博物馆”。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陈如榕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这些历史的痕迹,久远得令陈如榕也一时无法道明。他只知道自己一如既往的初衷,就是留住王宫的乡愁。

1975年退伍回到家乡后,陈如榕便开始收集和整理王宫的历史。王爷宫曾有一根粗壮精美的石经幢,上面刻有金刚力士的各种纹饰。这件石头构建近年遗失了,不幸中的万幸便是,总算陈如榕那里还有它的照片。

人们总是能从他那里发现许多宝贵的乡土文化资料。

他曾扫描王顺兴信局资产的阄书、经营的约章;也曾在亲戚老宅翻建时,整理找到了许多早年的成绩单、侨批;在王宫混血儿家族里意外翻出藏在小红包里的旧照;还有远近宗亲自愿捐赠的老资料……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谷户执照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王顺兴信局的侨批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弹簧秤

原汁原味的物件成了泉州近现代生活方式的佐证,它们一同被布置在独具乡土气息的王宫历史文化展览馆,让后人得以通过实物与影像,寻得故土的记忆与乡愁。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结婚照

陈守仁先生便是在这个秋天,迈进了陈如榕布下的这个展览馆驻足观望。许多“侨”的故事铺开在墙上,而作为王宫侨联主席的陈如榕,自己也是华侨子弟,他同样深知漂泊的滋味。

王宫的老人常讲,这里“一半是侨家,一半是农民。”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上世纪四十年代 华侨时兴到郊外野餐

侨家的家里,在海外谋生的男人,他们大都有两个家:一个家在王宫,是奉母命回乡娶的结发妻;另一个家在海外,漂泊的人生,长日漫漫,他们大都有异国的女子陪在身边,照料生活,生儿育女。

以至在那个年代的历史里,王宫里出了好些混血儿。

“王宫里的混血儿”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海外的男人,回乡一趟要在海上浮沉半月。一张回程的船票,够他们在海外做工数月。“有的几年回来一次,有的几十年才回来一次,留在家里的新媳妇,也已成了‘番客婶’。”

那些没能在故乡生个男孩承续香火的,便带回一个自己与海外女人所生的“混血儿”,完成这件家族大事。

混血儿们由祖母和番客婶一同养大,有的头发天然卷,有的皮肤是热带雨林的那种黑,有的眼睛微凸有欧式的双眼皮。

有着异邦长相的混血儿,讲着最溜的闽南语,这早在百年前的王宫人就已见怪不怪。老人说,他们这一代见过的混血儿,大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送回来的,不下一二十人。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陈金城

光阴一晃近百年,如今尚在世的混血儿也仅剩两三人。但行走在王宫,你依旧可以“以貌取人”,因为村里的“混血二代三代”已十分多,相貌依旧是有南洋味道。

陈金城可能是混血儿里“洋”得最彻底的。卷发大眼厚嘴唇,翻看他的照片,完全是外国人的长相,“但是他一开口,你又会觉得很有反差萌,他的闽南语说的都是泉州腔。”

他出生在菲律宾马尼拉,母亲是菲律宾人,父亲并不是王宫人,而是永春人。1918年,6岁的他随父亲回到永春,深山里的家食不果腹,无奈的父亲只能把他送给嫁到王宫的觅娘。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陈金城

觅娘是陈金城的姨母,与他的母亲是亲姐妹,觅娘有一个女儿,没有姓氏的她,被王宫人喊做“觅娘”。陈金城的后人还留存着一张菲律宾的老照片,照片里1岁的陈金城与母亲并排坐在一起,姨母站在身后。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混血儿的陈金城,在王宫长成了一位热血青年,十几岁便从军,是王宫最早的“公安员”,用老人的话说,“还是配枪的那一种。”上世纪50年代,参与修建过连城机场、鹰厦铁路,是村里见过世面的人。

虽然有过军旅生活,但陈金城其实也是文人一枚,在王宫做过文书,后来一直在“乡公所”里做社区工作。

王宫侨联主席陈如榕对这位混血儿印象很深,小时候在村里遇见他,看他黑皮大眼,还有一头爆开来的厚卷发,穿着中山装,又本土又洋气。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混血儿儿时与父母分开,有的终生已无再相见。留给他们的遥远的父爱与母爱,许多时候经常来自侨批上三言两语的问候。

远走的人总是通过家书慰藉分隔两地的亲人。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侨批

闽南人称信为“批”,一百多年前的侨批就贴在王宫历史文化展示馆的展板上,薄薄的信纸上,南洋新客劝慰家里“微躯粗安,不须介意”,还说着此番初来乍到,“百凡生疏,未得微利”,倒是“先借英银贰元,寄人带回,为薪水之资”。

1898年,总是夹杂着家用的侨批在王宫有了指定到达的地点。那时有个水客王世碑积攒了一定的名望与资本,在华侨众多的家乡开设王顺兴信局。这个新门外王宫村的信局,成为了泉州最早的信局。

乡愁的重量落在这个村子,年复一年,在一辈一辈往外漂泊的番客心里长出更多的份量。后来,他们不仅寄回了侨批,有人亲自回来,有人更是携国外的设计图纸一同回来,一栋栋番仔楼开始从这里拔地而起。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林氏大厝

时间呼啸往前,建筑倒是在岁月里屹立不倒,最终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洋气的番仔楼”

奇园院子里西角的杨桃树曾经在斑驳的阳光下结满硕黄的杨桃。这幢名为“奇园”的欧式建筑与中西合璧的“船楼”,曾经是王顺兴信局的旧址。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它与船楼承载了泉州侨批史近百年的记忆,当年信局的风采从精美的窗框与雕花石栏中流传出来。

辉煌像是布满了王宫整个村落,站在奇园里就仿佛看得见那个磅礴大气的下南洋时代。

以前从这里走过,王宫人听惯了信局里敲银的声音。那时,华侨托运回乡的银条在路上颠簸变形,信局的职员总是没日没夜地在敲银台上将银条敲平整。据说一有银信来,奇园上空会升上旗子,提醒村里人前来认领侨批。

邮戳、特制的黄金白银秤、银信袋子、又温暖又心酸的侨批,信局里的证物诉说着村人下南洋汇成血泪亲情的邮路。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王顺兴信局的创始人、人称“泉州邮政之父”的王世碑自己便是一个缩影。出生在穷苦的剃头匠家庭,他19岁就登上去往菲律宾的大帆船,漂泊在水上,成了船工。因为时常为乡亲传递信款,挣得了酬劳,后来他索性做起“水客”,专心替远隔重洋的两岸亲人传递信款,后来便有了王顺兴信局,诞生在江滨南路上,曾是一个宽敞的院埕,收递抵万金的家书。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王宫历史文化展览馆所在的林氏大厝

一封薄批,几句嘱言,如今这些珍贵的侨批在王宫历史文化展示馆里,回溯着百年前异国游子的思念。展馆所在的林氏古厝,是一个典型的闽南古大厝与番仔楼的建筑结合体。在王宫,这样的建筑不止一幢。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林氏大厝

1931年,在菲律宾做进出口贸易起家的李小炉率先在王宫兴建起了中西结合的民居建筑,传统二落三开间的闽南古大厝左侧伸出了一座两层的番仔楼,别具一格地扎在村落里。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李小炉故居

28间房,李小炉的后人一辈一辈居住在雅致的堂号里,随先辈下南洋前在学习华文的日子里打发时光。大厝屋顶两侧,象征“金山”、“银山”的两座立体雕饰已渐渐脱落,屋里的精致木雕倒是在时光里不老,仍然见证着家族过往的兴旺。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金山银山

门前的石板如今正被建筑工人们一块一块翻起来修缮,毕竟每座兴衰的古厝里,都停留着一代代人的记忆。

林氏古厝里也仍然居住着一位阿婆。她唤着人将新到来的睡莲放入修葺一新的水池里,也在悠悠的下午拿着扫帚扫过大厝里的红砖,天井下的绿植就在她脚下生长。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林氏大厝

这幢1935年的林氏古厝已有84年的历史。房主林子哲和林子梅兄弟二人的名字嵌进对联里,经武举人黄毓清之手刻在了小院门楣两侧。有泉州城最后一位举人、书法家之称的曾遒也在石刻上留下笔墨。

如今林氏族人更多的长住印尼,古厝却修旧如旧,守护着代代乡愁。时常有人推门为王宫历史文化展示馆而来,木门总是吱吱作响,在沉睡的岁月发出了它的声音。

比洋气,你们都输给了王宫

左侧的番仔楼仍然盛放着她的闽南红,红砖上支起古朴典雅的茶桌,文人笔墨拓片在墙上挂起。

王宫的记忆透过一封封侨批,走进一户户古厝,最终连绵成过往的踪迹,翻涌着侨的历史。

END

回复“往期”查看精华文章

陈守仁:声名之外,他还是那个在泉州长大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