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尚书隐,避世烦。镛锣堡,大观园。

响堂街,多戏班。古堡门,见威严。

左笔头,右端砚。车辙深,石痕满。

老戏台,观音院。皮影戏,品农闲。

三义楼,壁雕鲜。五谷庙,拜灯山。

镖局赫,茶马站。城堡韵,千岁缘。

台前驿,莲华禅。

——王志军

都说,张家口蔚县“有村便有堡,见堡则是村”,历史上有八百庄堡之说。蔚县更是中国北方有明朝以来,以堡垒驻守家园的建筑标本。这些防御建筑,与长城遥相呼应,是中国北方另一个建筑奇迹。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八百庄堡中每座古堡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上苏庄堡的故事也从这里展开

其实,上苏庄堡之前不叫上苏庄,而叫“底村”。那时候的“底村”,在东南山峦的原始森林掩映之下,草木茂密、鸟兽成群,仰承北口峪和水峪两大峪口的两股山泉滋润,村民每年都能丰衣足食,乐享太平。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草木疏了,山泉浑了。山洪的屡屡爆发,时时威胁着“底村”村民的居住安全。于是,村里请来了风水先生,在村东高处选了新的住址,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建起庄堡,取名“上苏庄”“上”与原来的“底”相对,取“上走”之意,“苏”取万物复苏之意,希望新的庄堡能为全村人再造辉煌。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至此,上苏庄到现在,在四百多年的时间打磨中,生生不息,创造着属于它的历史。

上苏庄是蔚县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堡,堡门石匾上刻着“永安,上苏庄堡,嘉靖二十二年仲秋吉日建”的字样,还刻有堡长、小甲、石匠、泥匠、木匠的名字。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堡门两侧垒着一尖一方两个垛台,现在仍然能看出它的形状,那是毛笔砚台的象征,寓意在武胜文弱的塞北,上苏庄人对文化的崇尚。那历朝历代上苏庄出了多少文人才子呢?可惜的是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无人知晓。传说明末清初有一刘姓子弟曾考取了功名在他乡为官,但无法找到相关史料记载,也无法说清来龙去脉,最终不了了之。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拍摄于上苏庄·“毛笔”与“砚台”

从空中俯视上苏庄古堡,其形状恰似打击乐器的镛锣模样(用木框做架,界成若干方格,方格内挂有小铜锣)。东西南北交错的是镛锣的框架,一幢幢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好像一只只镛锣挂于框架之上,所以上苏庄也叫“镛锣堡”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俯瞰上苏庄

堡内明代四合院建有44所,清代四合院建有22所。这些四合院除了都有明清两代建筑风格外,还各具特色:有的设有过厅或前廊,有的是连环院或里外院,有的青砖灰瓦朴实无华,有的雕梁画栋雄伟豪大……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赵家院落的二门内还建有“仪门”,在当时此门专门用作迎接贵宾,平时不开,来人绕行两边,女眷更不能从此门经过。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拍摄于上苏庄·四合院

虽然历经四百多年的岁月洗礼,但上苏庄古堡中这些“镛锣”般布局的四合院大部分还保存完好,至今仍有村民在里面居住。

大概是受“底村”时水患的启迪,上苏庄堡内的地形东高西地,落差很大,每条街巷又用山石铺就,泄洪十分方便。每逢下雨天,街上总会发出哗啦啦悦耳动听的响声。因此,村民又把上苏庄堡内的街道叫做“响堂街”,“响堂”是这一带百姓对演奏音乐厅堂的方言俗称,代表着雨天落下的流水在上苏庄堡内街道上有声有色的流淌,仿若在演奏动人心弦的乐章,故名“响堂街”。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拍摄于上苏庄·响堂街

“镛锣堡”的设计和“响堂街”的比喻,为上苏庄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古韵,也给上苏庄村民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不管是“镛锣堡”、毛笔和砚台的设计,还是“响堂街”的形容,这都代表着上苏庄人对文化的崇敬与向往。

所以人们也乐于将古堡与戏曲、音乐联系起来,从上苏庄现有的文化就可以看出。

上苏庄庙宇全,艺人多,在蔚县远近闻名。

庙宇到底有多全呢?现在能看到的和能够回忆起来的就有:财神庙、福神庙、风神庙、龙王庙、观音庙、五谷庙、奶奶庙、五道庙、三义庙、井神庙、关帝庙、三元宫、阎王殿、释迦寺等。这些庙宇除了财神庙、井神庙、龙王庙、奶奶庙和福神庙已成残垣败瓦之外,其它仍然保存完好。特别是三义庙、关帝庙、三元宫,还有释迦寺中的壁画仍然栩栩如生,清晰可见。

一个小小村落,建有如此多的庙宇,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这些庙宇影响了一代代的上苏庄村民,为上苏庄村淳朴民风的形成起到了“善劝”的引导作用。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拍摄于上苏庄·三义庙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拍摄于上苏庄释迦寺·壁画

上苏庄又叫“戏窝子”,只要你到上苏庄,随便找个人就会喊几嗓子唱几句。而且提到上苏庄,人们还打趣说:“那里的狗叫上两声都有戏味”。清末明初,村里有六七个大戏班,他们农忙时在家,农闲时演出,走出内蒙,跑进山西,堡子里的狗都能叫出戏味,可想而知,这里的戏多有名。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除了戏曲艺术之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上苏庄的武术艺人。清朝光绪年间,一名叫王青的耍武艺人,据说是因打劫黄纲逃难来到上苏庄。上苏庄村民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在堡内三义庙西侧为其建了武场,让他教授村里的青少年演练拳脚、习武刀枪。这位王青只在上苏庄住了近三年,但他为上苏庄营造了习武的氛围,并培养出不少武术人才。像袁逢、袁学父子和马高等人,都是源于王青师傅的武功真传,刀枪鞭镖都玩得十分精湛,名震十里八乡。

上苏庄古堡以它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这些让后人赞叹的民间建筑和文化艺术,并且靠着上苏庄人的“讲究”,才得以在四百多年的风雪雨里中传承下来。可以说,历史文化的渲染造就了上苏庄人的“德才善”,反过来上苏庄人才得以将完整的古堡文化传承下来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拍摄于上苏庄

这些其实只是上苏庄故事的一部分,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没有讲完,比如上苏庄现在最负盛名的“拜灯山”,比如上苏庄堡子里的各种风俗,再比如上苏庄堡子里戏曲的发展。

……

这么多的故事我会慢慢讲给你们听

当然,如果你想亲身体验一下上苏庄堡的文化、风俗,亲眼看看上苏庄古堡的模样,亲耳听听“响堂街”上的音乐,我们随时欢迎你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对古堡文化的传承越有利。

张家口蔚县隐藏着一个古堡,与长城遥相呼应,号称“建筑奇迹”



本文借鉴于书籍

《民俗文化之乡——宋家庄》

《找寻蔚县古堡》

《时间古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