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战略性放弃的微型车,在中国安家

行业周观

VIEWS

本报记者 付鸿烈

提起微型车,大家马上就能想起菲亚特500、Mini Cooper等经典车型。这些车型从上世纪起就在欧洲非常流行,欧洲城市大多历史悠久,拥有诸多古建筑,城市规划较为紧密,所以行车道路尤为狭窄。而小型车可以依仗其小巧的身形灵活的穿梭于欧洲古城的街头巷尾,停车也更为方便,非常适用于城市交通。同时,对非常注重自然的欧洲人来说,小排量的微型车对环境更友善。而欧洲高昂的油价和税,也促使了微型汽车占据主流市场。在慢慢的演化过程中,微型车融入了欧洲人的生活,朴素、不张扬、享受自由这俨然就是欧洲人生活态度的体现。但随着陆续更新的排放法案,这些欧洲特色的微型车也许将成为牺牲品,在未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意大利国民车或将面临退市

菲亚特500是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最为成功的微型车。从1936年开始,菲亚特 500共历经3代车型,作为微型车的奠基者,也成为后起之秀Smart和Mini Cooper模仿和超越的对象。现款菲亚特500已有12年的历史,一直欧洲微型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意大利更是遍布大街小巷。

欧洲战略性放弃的微型车,在中国安家

但这款经典的“意大利国民车”可能即将退出市场。在车型飞速进化的时代,消费者似乎对它一成不变的样子失去了兴趣。今年上半年,菲亚特500在欧洲的销量下降了9%,至100150辆。即使菲亚特在欧洲微型车市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为符合欧洲排放新规,从而升级产品,需要极高的研发经费。所以,菲亚特克莱斯勒近日表示,他们计划退出微型车的市场。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这款意大利国民车也许不会再有新车出售。10月30日,菲亚特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迈克·曼利表示,FCA计划将菲亚特的微型车客户转向小型车市场。菲亚特克莱斯勒希望通过与标致集团合并,使菲亚特能够使用标致的通用模块化平台研发生产全电动版或内燃机版小型车。

欧盟全新排放标准“杀死”本土微型车

导致微型车退出市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即将实施的欧盟排放监管新规,在欧盟推出排放法案的最初阶段,汽车制造商们一直在利用欧洲市场流行的小微型汽车的低碳排放量,来抵消掉旗下大排量车型的高碳排量,众厂商纷纷研发生产微型车。就这样,小微型车就凭借着丰富的选择和极高的实用性在欧洲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

但随着欧盟排放监管新规在明年开始生效,欧洲汽车行业必须将车队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95克。然而在没有电机混合动力的辅助下,目前的微型车还不能达到上述排放要求。

微型车本就是欧洲各汽车制造商希望用量来抵消碳排放的车型,本身的利润率在产品流中一直处于最末流。而如果要将这些微型车的碳排放改良至符合欧盟排放监管新规,每台车的成本将会上升2000欧元(15000人民币)左右,远远超过这些车型带给汽车制造商利润。

欧洲战略性放弃的微型车,在中国安家

所以与菲亚特克莱斯勒一样,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在为应对欧盟的排放新规重新考虑他们的微型车战略。目前福特和欧宝已经退出了欧洲的微型车市场,福特将停止向欧洲进口印度制造的Ka+,而欧宝则放弃了韩国制造的Karl和Adam车型。同时,大众汽车高管表示,大众公司正准备放弃内燃机版的大众Up,斯柯达旗下的晶锐也将缩小产量。而标致集团也表示旗下的标致108与雪铁龙C1将会退市。

以电动化在中国安家

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们正在纷纷削减微型车的市场份额,但在欧亚大陆板块的另一端,中国汽车市场的微型车正以另一种形式破土而出。微型车走向电动化,符合中国大力推广的“汽车新四化”的方针。即使研发和生产的成本较高,但是中国的车企们应该不会觉得难以承担。

如今,中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已愈发成熟,认识到新能源微型车十分适合城市通勤且绿色环保。从市场方面看,微型车的销量在近几年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可上绿牌新能源微型车在各大城市的限行政策推出后显得十分有“诱惑力”。

欧洲战略性放弃的微型车,在中国安家

随着市场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各大中国车企也陆续投入了电动微型车的竞争。不仅仅有北汽新能源,奇瑞,比亚迪自主品牌。更有中外企业联合,想在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分一杯羹。5月9日吉利控股集团与戴姆勒股份公司在杭州签署了合资协议,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来联合运营smart,从2022年起,smart在中国独家生产。此外,还有由宝马和长城合作,并且共同出资成立全新合资公司为光束汽车,在国内建厂生产宝马MINI旗下的纯电动车型。

------------------END----------------

《环球时报·汽车周刊》现已入驻

欧洲战略性放弃的微型车,在中国安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