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飆升的空間究竟還有多大?

這幾天很多朋友問我對於最近的豬價怎麼看?我的回答很簡單,正常的博弈,正常的波動,正常的調整,豬價是否飆升,其最大的影響因素源於:消費層面的需求層面,生豬的供應層面及疫情層面,至於ZC層面等因素,在當前影響力是有限的!

需求層面:

如果你去市場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消費總量是低迷的,現在的總體豬肉消費量比之以前是下降的,且下降的服務也是驚人的。

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講,在高房價、高教育成本、高醫療成本的影響下,大部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是疲軟的,不是豬肉太貴,而是大部分人的消費能力有限,且這種現象在短期內是很難改變的。

豬價飆升的空間究竟還有多大?

所以你會發現雞漲價了、鴨漲價了、雞蛋漲價了、牛羊肉也漲價了........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以前習慣消費豬肉的群體正在被分流,這是不是不正的事實問題?

如果豬價過高,那麼這種現象會更明顯,就是豬肉市場的份額會被其他肉蛋類等產品所替代。

供應層面:

供應層面的波動是較大的,至少在當前是這樣,並不是豬少了,而是因為惜售、壓欄、二次育肥、育肥母豬留種......綜合因素所致的結果。

當價格開始出現波動,當需求層面開始下降或者疲軟,豬價出現波動和下跌是再正常不過的調整。

隨著豬價的飆升,一部分消費者轉頭去消費其他肉蛋類產品,加上肉蛋、牛羊的補欄積極性高漲,總體的供應缺口會被有效的縮小,是不是事實?

豬價飆升的空間究竟還有多大?

一旦豬價下跌、疫情因素、資金因素的影響,供應量是不是會短期內出現踩踏式的供應量短期增加現象,其帶來的後果會是什麼?這幾天的豬價已經在說明著一些問題。

更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就是,最近有很多屠宰企業在放假,不僅僅是供應方面的問題,還有消費總體下降和低迷的原因,這是值得我們重視和思考的。

疫情層面:

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情來襲,無論是東北、還是河南、河北等地,其實際情況不容樂觀,包括最近的生豬價格波動及博弈,其實從側面也可以解讀出一點東西。

至少從大環境上來看,所謂的復養實際情況不容樂觀,前途依然風險巨大,一旦損失慘重,後市看漲的幾率很大。

豬價飆升的空間究竟還有多大?

疫情的影響是深遠的,甚至所佔的比重是很大的,只不過大家喜歡揣著明白當糊塗罷了。

案例:

有一豬場,豬價在21的高價位沒賣,一直等到前幾天15.5塊清欄,500多頭育肥,320斤的體重,中間經歷了什麼,相信大家能猜到。

豬價飆升的空間究竟還有多大?

這樣的情況最近我們附近都能遇到,只不過損失有大有小罷了,這哥們並不算最慘的,至少還能賺點,對於那些賠錢的甚至賠的體無完膚的呢?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空間:

即便是當前的豬價,只要你不中槍,只要你的豬場穩定,是不是利潤還很可觀?如果毛豬價格真的漲到30塊,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復養失敗者眾,成功者寡!養豬的積極性會被現實虐的體無完膚。

所以,豬價有沒有瘋狂飆升的空間,其實在當前來講,與整體的復養成功率和疫情的防控實效是密不可分的,成功率高,防控實效好,豬價上升的空間有限,反之會很大。

那麼還有一個層面是消費端,如果豬價過高,主流消費者群體收入不變的情況下,依然會消費低迷,會有更多的消費者轉投其他肉蛋類消費去代替豬肉消費,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問題!

豬價飆升的空間究竟還有多大?

故而,無論你願不願意相信,豬肉瘋狂飆升的空間是有限的,豬肉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豬肉一定是詮釋生活質量的一個福利品。

因此,對於當前的豬價,我們可以適當的關注,也可以報有期望,但不要把所有的寶都壓在豬價上,不然你會被虐的欲死欲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