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利率,卻依舊吸引不了人們到銀行存款,背後原因出乎你的意料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少的人是變得越來越富裕,手裡的錢也是越來越多,很多人開始通過理財賺錢,你去銀行存款的時候,就會有人給你介紹理財產品,因此理財比單純的存在銀行裡的利率高,因此很多人都被吸引投資理財產品。

5%的利率,卻依舊吸引不了人們到銀行存款,背後原因出乎你的意料

但是從今年開始,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等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在下降。據悉,很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在3%以下,餘額寶的收益率更是已經跌破了2.45%,創下兩年多新低。相反的是,銀行的存款利率卻有上升之勢。

目前大多數的銀行利率和年前差不多,有少部分的民營銀行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存款,上調了銀行的利率,甚至有的銀行利率依舊高達5%,最高的已經達到了5.45%,比不少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高。

5%的利率,卻依舊吸引不了人們到銀行存款,背後原因出乎你的意料

但是我們發現,即使銀行提高了存款的利率,仍然沒有多少人選擇存款,究竟是為什麼呢?有以下幾個主要的原因。

一、安全問題。儲戶存資金首先是把安全放在首位的,不過過於保守,只把錢放在國有大型銀行,存款利率肯定就高不了,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相比比較高,活期利率3%,1年期利率接近5%,但是對於中老年人還有一些保守人群對此卻並不信任,萬一民營銀行跑路了找誰要錢?

5%的利率,卻依舊吸引不了人們到銀行存款,背後原因出乎你的意料

二、資金的流動性。在銀行存款一般都有一個固定期限,只有到期取出才能拿到相應的利息,如果要提前取出是要毀期的,可以拿到的利息還不如理財的利息,而一般利率能達到5%以上的存款,基本都是5年期的定期,這對於想要資金保持一定流動性的人來說,時間顯然有些長了,即使利率高,恐怕也不適合存。

5%的利率,卻依舊吸引不了人們到銀行存款,背後原因出乎你的意料

三、實際操作比較麻煩。就以互金平臺購買為例,首先還得下載互金APP,實名認證後,再通過APP開通銀行電子賬戶,然後與銀行借記卡綁定,將資金轉入電子賬戶後便可以購買。

存款到期或提前支取的,資金先回到電子賬戶再轉入銀行卡。整個過程即使對於年輕人來說也比較繁瑣,對於老年朋友來說,幾乎無法獨立完成,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5%的利率,卻依舊吸引不了人們到銀行存款,背後原因出乎你的意料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理財,不再選擇把閒錢放在銀行裡,使得存款市場的競爭非常的激烈,各大銀行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存款,不斷的上調存款利率,還有搞活動,這都是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