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重整大沽口防务,指挥清军取得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胜利

僧格林沁是晚清名将,蒙古科尔沁旗人,后历任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颇得道光、咸丰两帝宠信。可以说是晚清满蒙贵族统治的顶梁柱,以致于当他战死沙场的消息传来后,慈禧也哀叹:大清完了!

僧格林沁:重整大沽口防务,指挥清军取得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胜利

僧格林沁治军有两个特点:一是军旅所至,首先下令安民。他吃饭时接到报告,说哪里发生了扰民事件,立刻停止用餐,翻身上马,怀揣馒头数个而往。二是军旅途中,与士卒同甘共苦。士卒不眠他不入帐,士卒不饭他不用膳。有一次军粮断绝,只剩胡萝卜数石,部下以此充饥,难以下咽,僧格林沁就坐在军帐前连吃数根,意犹未尽,众将士见了,不敢再有怨言。

僧格林沁除了出于自己的阶级立场,参与镇压清末农名起义外,还积极参加抵抗英、法等外国侵略的卫国战争,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

僧格林沁:重整大沽口防务,指挥清军取得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胜利

1858年6月(咸丰八年),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并约定第二年正式换约。对于这一条约,主要签约方清政府与英、法均不甚满意。清廷认为让步过多,而英、法由于贪欲过甚,认为攫取的利益还不够,这就为双方日后再次爆发矛盾留下隐患。1859年6月,前来换约的英、法公使故意在舰队保护下绕开清廷指定路线,直闯禁止外国船只进入的大沽口,战争由此爆发。

大沽口是清政府海防要塞,位于天津东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处,西北距北京约170公里。东濒渤海,西邻海河平原,隔河与塘沽相望。“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要攻占天津,必须先拿下大沽口。英法联军还以为这次又像上次一样,只要他们军舰一开炮,清军便会作鸟兽散,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占大沽口进而进占天津,威胁北京,压清廷满足他们的无礼要求。但是,这次他们失算了!

僧格林沁:重整大沽口防务,指挥清军取得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胜利

原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大沽口不到半天就被攻陷引起了清政府极大的震动。为防止重蹈覆辙,战后咸丰即下旨任命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会同礼部尚书瑞麟全权处置大沽防务事宜。僧格林沁到任后立即马不停蹄地指挥官兵、民夫加重新规划,紧急抢修、完善海防炮台。在原来已成一片废墟的基础上,在南北两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60门。所有炮台周围构筑堡垒、设置鹿砦、铁刺等防御线。又在海口设置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安设木栅,连成巨筏,并加强了伪装。同时整修、增加侧翼炮台,添置火炮、增设兵营把守。经过一番整备,大沽口要塞可以说焕然一新,防御能力大大加强,与此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僧格林沁:重整大沽口防务,指挥清军取得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胜利

6月25日黎明,英、法联军舰队在侵华英军海军司令贺布的率领下向大沽发起攻击,联军舰艇12艘(英国浅水蒸汽炮舰11艘,法国浅水蒸汽炮舰1艘),从拦江沙向海口开进。在侵略军破坏出海口的障碍物时,清军奉命隐蔽,虽然联军军舰不时对岸上进行炮击,但炮台上偃旗息鼓,静静等待战机来临。

下午3时左右,海口第一道障碍物被拆毁,侵略舰队立即向封锁海口的铁链逼进,并炮击两岸炮台。早已整装待发的清军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一起开始猛烈射击。受到攻击的英、法侵略者前被拦江铁索阻挡,左右有水中障碍物阻塞,乱成一团,急切之间难以调整队形组织有效反击。清军抓住有利战机,充分发扬火力,猛烈轰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炮击,英、法侵略军包括旗舰在内的4艘军舰被击沉,其余参战的军舰也全部被击伤。见势不妙,卑鄙的联军竟然竖起白旗诈降,一旁的美国舰队司令达底那海军准将也急忙率舰队支援英法联军。

僧格林沁:重整大沽口防务,指挥清军取得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胜利

利用诈降缓过气来的联军舰队在美军的支援下,调整部署后,继续向炮台攻击。下午5时,英、法海军陆战队千余人,分乘帆船、舢板20余只,利用舰炮火力作掩护,向海口南岸强行登陆,企图首先夺取南岸3座炮台。侵略军做梦都没想到的是,等待他们的是僧格林沁麾下的蒙古铁骑。在炮台炮火和蒙古铁骑的双层绞杀下,登陆的侵略军死伤惨重,毫无进展。经过一昼夜激战,侵略的英、法联军遭到彻底失败,残部一直溃逃到杭州湾。

此次战役,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僧格林沁指挥有方,使联军12艘参战舰艇有6艘丧失战斗力,4艘被击毁击沉,参战官兵1200余人死伤过半。而清军仅32人伤亡,炮台轻度受损。

僧格林沁:重整大沽口防务,指挥清军取得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胜利

这次胜利,是晚清灰暗的历史天空上难得一见的一抹亮色,无疑会激起和鼓励无数爱国志士的热情和希望,使苦难的中华民族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历史时期不至于一直沉沦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