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吃了3年白菜,雍正在得知真相后为何却将其满门抄斩?

官僚集团的腐败是亡国的根本,自大秦建立起郡县制后,官僚集团便成为上接皇帝,下连百姓的介质层,这个集团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走势。所以,历代皇帝都在反贪腐的问题上毫不手弱,只是执行起来,有的铁腕,有的无奈,有的放任纵容,有的坐看风雨。

就比如说雍正和乾隆相比把,在反腐的问题上,雍正手段狠毒,铁腕反腐,乾隆却养了个大贪官和珅,一边高喊反腐,一边睁眼闭眼。

两江总督吃了3年白菜,雍正在得知真相后为何却将其满门抄斩?

两江总督吃白菜心也要满门抄斩,雍正皇帝是不是搞错了?

皇帝们都希望自己的臣子两袖清风,一心一意为民服务,可是自古以来,贪腐不绝,一方面在于制度建设,治理强度的大小,另一方面在于官员本身的素质。朱元璋“剥皮实草”也未能除绝腐败,这说明,反贪腐是一个长期,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清朝的皇帝虽然是从游牧民族过来的,在经历了汉文化的洗礼之后,自然也懂得反贪腐的重要性,是不是作些宣传工作,彰显一下皇帝反腐败的高姿态,也是常有的事。这里所说的两江总督吃白菜的故事,大概就是为了宣扬雍正皇帝的反腐败姿态的。

两江总督吃了3年白菜,雍正在得知真相后为何却将其满门抄斩?

两江总督吃白菜心也要满门抄斩,雍正皇帝是不是搞错了?

因为这在历史上根本找不到真实的记载,很多人以某电视剧中的两江总督“唐文尧”为例来说这个事情,其实都是艺术编造,也可能出自野史描写。据说,唐文尧身为朝廷大员、两江总督,却喜欢吃白菜心,吃个普通的白菜心也就算了,后来发现,他吃的这个白菜心可不简单,因为是用人参作为柴火烧制而成,白菜心不值钱,这人参可就值钱了,就为了几颗白菜心,等于将白花花的银子付之一炬,成本可谓昂贵无比,其次,他还有小老婆多达20多位。

这件事被李卫发现了,于是报告给了雍正皇帝,雍正本来就是个节俭的皇帝,怎么容得下这样的贪腐份子,于是将他捉拿归案,抄家抄出人参上千斤,还有大量金银珠宝,要不是贪污腐败,哪有那么多家财?在验明唐文尧贪腐一案后,雍正将其满门抄斩,以示天下。

两江总督吃了3年白菜,雍正在得知真相后为何却将其满门抄斩?

两江总督吃白菜心也要满门抄斩,雍正皇帝是不是搞错了?

这个故事或者传说主要就是表彰雍正皇帝的反腐的。雍正的铁腕反腐在历史上是有目共睹的,这反映在他施政的很多方面。雍正一朝,是满清最为清廉的时代。

比如,雍正有一招叫做“即时候补”。朝廷的官职职位总是有限,但是很多符合做官资格的“候补”官员却很多,雍正皇帝就打起了候补官员的主意,发动起来反腐败。每到考核稽查官员的时候,就让一帮子“候补官员”跟着去检查,一旦发现在任官员中有贪腐行为的,就地免职,从这帮子候补官员中挑选一名同级别的候补官员顶替他的职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候补官员有的要候补几年,有的甚至终生无官可做,巴不得在任官员出事,就卯起劲狠查在任官员,隔断了官官相护的利益链接,招数是不是很巧妙?

两江总督吃了3年白菜,雍正在得知真相后为何却将其满门抄斩?

两江总督吃白菜心也要满门抄斩,雍正皇帝是不是搞错了?

还有,雍正皇帝每在斩杀贪腐官员的时候,喜欢让就近的大小官员一起到菜市口观斩。这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有所演绎,诺敏和张廷璐犯了罪,到西市问斩,雍正将朝中的官员都拉去观斩,让他们亲眼见见血淋淋的场景,增添震慑力,官员以后要是贪腐,便会想想杀头的场景,自热而然就胆小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