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有點不一樣 商場不再“蹭熱度”

 [編者的話]又是一年“雙11”。

  從2009年的一次促銷活動,逐步演變為線上線下的購物狂歡。走過11年曆程的“雙11”,為觀察消費升級和經濟發展打開了一扇窗口。

  “雙11”走到11年,消費者由“基本滿足型消費”轉向了“品質型消費”;“雙11”走到11年,企業重新評估消費需求、探索發展模式有了重要陣地;“雙11”走到11年,農村電商和跨境電商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新亮點;“雙11”走到11年,快遞行業也從以前的拼人工、粗放經營向數字化、智能化應用轉變。

  一根網線、一段信號,千千萬萬的消費者和商家、物流企業就這樣被連接在一起,碰撞出“火花”。本版推出“11年‘雙11’見證變遷”報道(上、下篇),探尋今年“雙11”的不一樣、記錄這些不一樣背後的故事。

  線上線下皆關注,小鎮青年不缺席

  消費者聲音:

  “距離‘雙11’還有5天,我網上預售定金訂單有22筆,實體店促銷信息也不落下”

  “鎮上的品牌店鋪相對較少,而我關注的品牌網上都有旗艦店,網購快遞到家很便捷”

  “雙11”,要等到11月11日凌晨才開始下單?

  走到第11個年頭,“雙11”購物節的模式,不僅從線上連接到了線下,時間軸也在不斷拉長。 “10月21日凌晨,我就開始‘買買買’了,在淘寶平臺上,很多商家在那天晚上開啟了購物節模式,提前預售定金,不僅定金可以翻倍,還會送更加的贈品。 ”合肥市民孔苓說。

  與孔苓一樣,蕪湖市民付蘭蘭也是從10月底就開始關注“雙11”信息。

  “這段時間,我每晚都會看購物直播,可能有些商品本沒在我的購物清單裡,但看著主播推薦,我就忍不住付了定金。現在距離‘雙11’還有5天,我的預售定金訂單已經有22筆了。 ”付蘭蘭告訴記者,“通過主播推薦,我還預定了三亞一家五星級酒店,等有時間,一家人一起去玩。去年‘雙11’我花了6000多元,今年估計要突破8000元了”。

  在不斷破紀錄的數字之外,其背後的結構變化也值得關注。 “關注價格,但不再只看價格、只看促銷。 ”這句話成了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不少消費者的共同心聲。電商飛速發展的這些年,消費者由“基本滿足型消費”轉向了“品質型消費”。從電商平臺的統計中,亦可尋得這種轉向的蛛絲馬跡:2018年,在京東平臺上,2000元以上掃地機器人銷售額是上年同期的4.2倍;蘇寧易購的“雙11”數據也顯示,智能馬桶蓋銷量增長299%,智能熱水器的消費者增長68%。

  “網上預售定金訂單有22筆,實體店促銷信息也不落下。 ”付蘭蘭表示,雖然線上購物非常的方便快捷,但線下商品在服務體驗上也頗有吸引力,“現在逛街,不少商場已經打出了‘雙11’的活動信息,這個週末我打算約幾個閨蜜,一起逛街看看”。

  據瞭解,在過去的2年多時間裡,淘寶天貓每年都實現了超1億的消費者增長,高達70%的新用戶來自於下沉市場。年輕、敢買的“小鎮青年剁手黨”在“雙11”購物大促活動中也不缺席。 “鎮上的品牌店鋪相對較少,但我和身邊的朋友比較喜歡高品質商品,常常買東西就得開車到市區,所以我挺喜歡網購的,我關注的品牌網上都有旗艦店,快遞送到家裡也很便捷。 ”安慶市望江縣鴉灘鎮居民孫俊紅有兩個孩子,“今年‘雙11’,除了給自己買一些護膚品、衣服之外,我還給孩子買了不少產品,比如,兒童電話手錶。 ”

  誠然,眾多消費者在快樂“剁手”的過程中,也會不時吐槽。電商們為了爭奪消費者,花樣翻新推出“打折券”“預付款”等各種營銷方式,令人眼花繚亂。但“雙11”見證了整個社會商業、支付、物流與服務的不斷提升,消費者也體驗到了“足不出戶買遍全球”的愉快。

  花樣翻新“玩法”多,電商一年一個“潮”

  線上電商聲音:

  “‘雙11’折扣是全年最低價,希望更多消費者來體驗,成為我們的‘忠粉’”

  “在產品陣容、營銷玩法上做了很多提升,貨源準備充足,目前已經分發到全國四大倉庫”

  又是一年“雙11”。這場全民消費盛宴不斷推陳出新,電商們從過去打“價格戰”,演變成如今拼“新玩法”,直播、“種草”、短視頻等新花樣層出不窮。

  從10月開始,不少電商就開始謀劃活動,為“雙11”預熱。 “10月25日,我們在宿松縣舉辦了一場‘線下農產品展銷+線上直播’,當天吸引本地和周邊2萬多人來到現場,線上觀看人數超百萬人。 ”11月7日,宿松縣滿口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奇山興奮地說。當天,“滿口香”帶來了大別山的土豬肉、土雞、蜂蜜、菌菇等土特產,線下成交達150多萬元,線上銷售加上預售共計200多萬元。

  “要想貨品賣得火,方式方法很重要。 ”朱奇山說,“去年我們也做過直播,但線上銷售額只有四五十萬元。這次活動之所以火爆,是因為我們換了一種新玩法,請了10多位網紅主播來到宿松,到農產品的原產地追根溯源,把產品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廣大網友。 ”

  2016年,朱奇山返鄉創業創辦了“滿口香”,如今已是第四次參加“雙11”活動。幾年來,他深刻地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網購豬肉等生鮮產品。 “原先在我們的網店購買土豬肉的,大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現在不少四五十多歲的人也加入其中。網店‘雙11’的銷售額,每年也以30%~40%的速度在增長。去年‘雙11’當天,我們網店銷售額達400萬元,今年力爭實現銷售額600萬元。 ”朱奇山說,“雙11”的折扣從11月1日就開始執行,毫無疑問是全年最低價,希望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來體驗,進而成為自家網店的“忠粉”。

  為了“雙11”大促,榮電集團線上事業部負責人曹光烽也同樣忙碌。從11月1日起,就進入了“‘雙11’時間”。

  “我們結合時下生活熱點,圍繞新國貨的概念,推出了新品。 ”11月5日,曹光烽說,在營銷方式上,除了傳統的站內引流方案外,還在直播、短視頻、內容營銷上下了很多功夫。同時,在網絡平臺上推廣各類新品,輔助傳統電商渠道的銷售;開通了近10個直播間,既有員工直播,也邀請網紅主播直播,為“雙11”大促做爆款鋪墊。

  “從總體來看,我們今年在產品陣容、營銷玩法上做了很多提升,貨源準備充足,目前已經分發到全國四大倉庫。 ”曹光烽說,“預計今年“雙11”期間銷售額將同比增長30%,達到1.5億元。 ”

  機器人登場提速物流,包裝向著“瘦身變綠”

  快遞從業者聲音:

  “目前日均處理快件40萬件,預計‘雙11’日均處理量最高可達70萬件”

  “智能機器人分揀技術,提高了輕小件的處理效率,也節省了用工成本”

  “快遞‘春運’就要來了,這幾天大家要及時拿走快遞。 ”11月7日,在合肥市經開區一家快遞驛站內,負責人對每一位前來取快遞的顧客提醒道。

  “雙11”來了,快遞從業人員準備好了嗎?

  “為保障高峰業務期間物流服務,順豐實施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和實時監控,提高運營效率與質量。 ”安徽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經理吳楊玲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日均處理快件40萬件,預計高峰期最

  高日均處理量達到70萬件。

  通過提前預測和本地服務,場地和人力得到有效準備;通過延時服務和智能設備,服務效率大幅提升;通過回箱計劃,綠色環保隨手可做……近日,記者走訪多家快遞企業,他們紛紛表示,已經進入厲兵秣馬的備戰狀態。

  為提升郵件處理效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安徽省合肥郵區中心局用上了搬運機器人,俗稱“小黃人”。

  “‘小黃人’智能分揀系統具有分揀效率和分揀準確性高、佔地面積小、環保節能等特點。 ”合肥郵區中心局指揮調度中心生產調度員馬珺介紹道,一方面提高了輕小件的處理效率,實際分揀效率可達到10000件/小時,分揀準確率基本達100%;另一方面,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能節省用工60%以上。

  “今年我們在分撥中心投入了小件自動分揀機,相較於人工分揀效率提升了1倍。 ”吳楊玲表示,今年“雙11”期間,人員儲備率達到103.97%,各區域按要求完成儲備;車輛新增了200多臺,全力保障“雙11”件量的中轉派送。

  除智能化外,在垃圾分類的推行下,綠色環保已成時尚。這次“雙11”,快遞業也在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上更進一步。

  申通快遞提前儲備環保袋到各中心,預計“雙11”期間環保袋循環使用將超過500萬個。中通快遞持續推廣綠色可循環帆布袋,使用率是以往編織袋的100倍。同時,菜鳥聯合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百世等快遞公司,共同推出“回箱行動”,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這次“雙11”期間,全國將有4萬個菜鳥驛站、3.5萬個快遞公司網點進行綠色回箱行動,對快遞紙箱和包裝物進行回收再利用。

  機器人提速、全民綠色行動,快遞業正通過創新技術和新方式,讓“雙11”每一個快遞更加高效、環保送達。

  商場不再“蹭熱度”,深度融合做優體驗

  線下商家聲音:

  “曾經線上線下劍拔弩張,如今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實體店的特色優勢是場景體驗、生活儀式感和悅心服務”

  “買1送1”“全場7.5折”“與線上同價”……從11月初開始,合肥地區各大商場拉開了促銷序幕。曾幾何時,“雙11”促銷是以線上商家為主陣地,如今,線上線下“平分秋色”趨勢明顯。

  11月5日,在合肥市望江路上的一家商場內,某服裝品牌推出了7.5折的優惠活動,店員小李告訴記者,由於品牌統一管理,店內商品價格與線上等同。“這幾天生意還不錯。誰能提供更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消費者就選擇誰。 ”小李認為,“實體店有實體店的優勢,不少顧客就是衝著在店裡試衣服、換貨退貨等方便,更樂意在門店購物。 ”

  如果說,最初“雙11”促銷,線下只是在借題發揮“蹭熱度”。如今,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鋪借勢“雙11”,引入互聯網思維,與線上平臺合作開展營銷,以更開放、更從容的姿態融入到“雙11”這場購物狂歡中。

  “‘雙11’期間,百大將利用小程序平臺、抖音流量轉化帶動銷售。 ”11月5日,合肥百大集團營運部負責人告訴記者,11月11當天,將在短視頻平臺進行直播。屆時主播會從各個門店的專櫃中挑選衣服、鞋帽、首飾、珠寶等品類,來搭配成理想的生活化場景。讓消費者在互動中產生興趣,忍不住“買買買”。

  該負責人坦言:“過去的‘雙11’線上線下劍拔弩張,如今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作為實體店,我們要突出的特色優勢就是場景體驗、生活儀式感、悅心服務。 ”

  走到第11個年頭,與電商大促“同頻共振”,實體商業逐漸摸索出適應市場變化的節奏,新零售的概念逐漸落地,線上線下融合程度越來越高。銀泰商業副總裁、銀泰商業合肥區總經理段劍揚說:“過去1年來,銀泰一直在對門店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讓門店成為線上線下的連接點。例如,在部分門店設置新零售終端雲店,消費者可通過雲店購買到所在門店之外的銀泰門店商品。喵街APP在與菜鳥物流打通後,消費者在喵街APP上購物時還可以選擇‘到店自提’或‘配送上門’。 ”

  更好的購物體驗,為實體商業帶了不容小覷的客流量。去年“雙11”,合肥銀泰中心的入場車輛中,其中外地車牌車輛佔比近三成。外地消費者客單價往往比較高,銷售額佔比至少在30%以上。段劍揚說:“線上線下融合,銀泰不僅打通了全國門店間的庫存,還讓門店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店內的品牌和商品數量,延展了服務半徑。 ”(記者 田婷、何珂、彭園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