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古圣先哲这样说


1 西方大哲谈财富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谈到财富的时候,有两个观点非常好。

他说,你看到一个人有钱,你就要问两个问题:

第一,他赚钱的手段是否正当?所谓正当,就是要合法,要合理。

第二,他赚钱之后是做金钱的主人还是奴隶?

赚了钱之后,有些人变成守财奴,给子孙留下很多钱财,而后面的发展未必如他所预期的那么好。

有些人做金钱的主人,用钱来实现我的理想,要照顾更多的人,也就是行善。

傅佩荣: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古圣先哲这样说

苏格拉底这个观念,就是赚钱的手段要正当,赚了钱之后做金钱的主人,让自己行善的愿望可以实现,帮助更多的人。

2 中国古代的企业观

西方是如此,那么中国古人的企业观(做生意的这种观念)又是怎样呢?

我们可以参考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

“货殖”两个字出于《论语》,是孔子特别介绍子贡的时候说的。

当时是春秋末期,天下乱了,原来做生意要到官府申请执照,但那个时候已经不再有人管这个事了,谁有本事谁就做。

孔子提到说子贡并没有申请正式的执照,自己去“货殖”(将本求利去做生意赚钱)。

他对子贡这一方面很肯定,说他是“亿则屡中”(他猜什么会涨,什么就涨),有点像今天的股神。

傅佩荣: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古圣先哲这样说

《货殖列传》里面谈什么?

谈古代的一些企业家。

我从里面特别选出三种不同的做法。

第一种,是范蠡所做的。

范蠡,就是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那位功臣。

他完成任务之后就带着西施走了,到各地去,把他用来治国的方法来做生意,结果非常成功。

“三致千金”,三次赚了千金,再把它送出去。

送给谁?送给穷困的亲戚朋友。

傅佩荣: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古圣先哲这样说

《货殖列传》里面,范蠡称作陶朱公。

因为他不太愿意用本来的名字,他做生意,居住在陶,取名朱公,后代就叫他陶朱公,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典范。

第二位,要介绍的是白圭。

白圭也是一样,他做生意的原则很简单: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别人不要的,我来拿;别人要的,我就给。

也就是便宜买进来,比较贵了卖出去。

白圭也是一样,成为巨富。

他不太愿意把钱给人,他就说:我要教别人做生意,培养新一代的企业家。

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企业家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傅佩荣: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古圣先哲这样说

白圭教人,他要看这个人有没有具备四个条件:

即智、勇、仁、强。

你要做企业,第一个要有智慧,能够分辨形势,从事哪一种经营的内容,社会的需求如何这些,要有足够的智慧判断。

第二是勇敢,勇敢就是要决断,当断则断,否则的话,后面问题重重,这需要勇敢。

第三个是仁,就是赚了钱之后要分配。

前面“智慧”是要分辨,这边讲“仁”是要分配。

赚了钱分给一起合作的人,当然包括员工在内。

你没有基本的关怀和爱心的话,不可能凝聚大家的力量。

最后一个“强”,这是说什么?

就是你要守得住。

一个企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困难的时候你要守得住。

就像我们今天讲“创业维艰,守成不易”那个“守”。

所以,白圭教人就要人具备智、勇、仁、强四种品行,或者是一种基本的人格特质,或者基本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把生意做好。

第三位是子贡,也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贡。

子贡不一样,子贡是孔子的学生,推广孔子的思想。

司马迁认为,孔子能够名扬天下,“子贡先后之也”(先在前面鼓吹,又在后面推动)。


3 儒家的企业观

推动孔子的儒家思想,到底对于企业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首先孔子强调:富与贵是每个人都要的,但是要以正当的手段去得到。

这一点,与西方的苏格拉底是一样的看法。

但不要忘记,孔子的年代比苏格拉底要早了将近100年。

再进一步,孔子认为:富就是有钱,贵就是有权。儒家得到富贵,只有一个目的,是造福百姓。

如果一个人赚了钱的话,孔子当然希望你怎么样呢?

富而好礼”,这很重要。礼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必要趋势。

有钱人,他有钱,所以可以在礼的细节各方面,包括基本的规格、生活上的文质彬彬,能够在礼仪、礼节、礼貌各方面都兼顾的话,那才是一个表率。

这就是儒家的一个理想。

司马迁的《货殖列传》里,提到将近十位连名带姓说出来的企业家的事迹。

我们选三位作为典型进行思考,就知道财富的意义何在。

人的社会一定有财富以及财富分配的问题,每一种行业对于财富会有不太一样的看法。

但是,你对人生做整体思考的时候,你可以想:

财富、名声、地位、权力,哪一样比较重要?也就是哪一样,你可以透过努力而得到?

越是难靠努力和自身能力得到,而要靠别人帮忙、运气配合的,你就越要知道,重视也没用。

这是我们在思考人生的各种价值观的时候,可以做这样的一种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