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小黃人”

權女士,今年38歲,7年前因皮膚鞏膜黃染伴腹痛就診於外院,經外院診斷為膽囊結石伴膽囊炎,而後在經過ERCP置管減黃及保肝對症治療後,黃疸及腹痛的症狀明顯緩解,但在出院前拔管時出現ENBD引流管斷裂,轉入大醫一院手術取出殘留引流管,最後順利出院。7年裡,患者依然承受著反覆的腹痛和黃疸的折磨。

2019年2月的一天,她和丈夫去醫院做檢查,醫生告訴她懷孕啦!這個消息讓全家人都感到驚喜。早孕前3個月,還算平穩,不料剛過三個月,權女士全身皮膚逐漸出現黃染,隨著孕周的增加,黃疸日益加重,病痛不僅給她帶來了全身皮膚鞏膜黃染,與此同時,周身出現皮膚瘙癢和搔抓後留下的抓痕。症狀出現後,她的丈夫一秒都不敢耽擱,輾轉中國醫科大學附屬二院等多家醫院進行治療,但都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出於7年前大醫一院對她的成功治療及對大醫一院的高度信任,權女士再次就診於大醫一院,慕名找到腹部急症外二科張桂信、祁冰團隊。此時的權女士已經妊娠28周,嚴重的黃疸還伴有發熱、凝血功能障礙。入院後,完善相關理化檢查後發現,由於膽道梗阻加重、膽汁引流不暢,她的凝血功能、生化肝功等指標出現嚴重異常,還有感染徵象,如果不及時處理,她的肝功能隨時可能出現肝功能衰竭及胎死宮內的問題,經過科室的討論,刻不容緩,醫院組織了全院大會診,腹部急症外二科副主任張桂信、產科副主任王敬民、消化內科朱磊教授、風溼免疫科孫祥囡教授、超聲科陶冶教授、放射科張麗娜教授等多位專家經討論後,考慮該患者診斷為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膽管狹窄,並都給出了合理的治療建議,同時血庫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也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是一種慢性膽汁淤積性疾病,其特徵為肝內外膽管進行性炎症和纖維化,進而出現多灶性膽管狹窄。大多數患者最終發展為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和肝功能失代償。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同時由於受妊娠期激素的影響,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膽管狹窄、膽汁淤積會隨著孕周增加而加重,而膽汁淤積對胎兒極為不利,這種寶寶在宮內時刻存在危險,隨時有胎死宮內可能,用教科書的話說:“胎心消失不可預測”,如果診斷明確,至胎兒可以存活的孕周應該建議終止妊娠。然而,28周早產兒存活能力有限,權女士家經濟狀況一般,難以承擔早產兒高額的治療費用。權女士堅決表示儘量延長孕周,她相信自己更相信大醫一院,一定會帶著她戰勝病魔,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經過嚴密的會診、術前MRCP的檢查,術前輸注血漿改善凝血功能,結合患者妊娠特殊狀態,治療組為患者選擇了超聲引導下膽管外引流的治療方法,超聲科陶冶教授成功為患者做了PTCD穿刺引流,每日膽汁引流量約200ml左右,經周密全面的治療後,權女士症狀得到了改善,各項指標也逐漸好轉。穿刺引流後,權女士入住產科病房。權女士年近40歲,除膽道疾病外,還伴有中度貧血、甲狀腺左葉結節、膽囊結石伴膽囊炎、瘢痕子宮,其再婚丈夫已近半百,這個孩子來之不易,對他們來說很珍貴。產科病房經過大討論,認為權女士的情況極為罕見,臨床經驗不多,但是可以在多學科協作下,嚴密監護,延長孕周。

就這樣權女士成了產科病房的“常客”,王敬民治療團隊及主管護士每隔4個多小時監測一次胎心,每天2次胎心監護,每隔一天為引流管換藥,每隔5天做一次超聲,監測胎兒的發育狀況,每週複查各項指標,積極加強支持治療、糾正貧血、保肝護腎、消炎利膽。腹部急症外二科的祁冰醫生經常查看引流管情況,一旦發現引流不暢情況立即通管,就這樣權女士堅持到了35+3周,2019年10月30日權女士出現了見紅、先兆臨產症狀,此時權女士的凝血功能還有輕微異常,曾經的剖宮產部位出現隱隱疼痛,王敬民教授團隊決定為權女士立即進行剖宮產,血庫的醫生知道後馬上送來了新鮮冰凍血漿,急腹症科的醫生也立即對病情再次進行了評估,表示手術過程中他們會隨叫隨到,新生兒科醫生、助產士都趕到手術室。因為凝血功能異常,無法實施連續硬膜外麻醉,麻醉一科副主任呂美紅為權女士實施全麻,當天16點52分,一個2690克的男寶寶降生了,除羊水微黃、胎脂變黃外,未發現其他異常, 評10分,醫護人員懸著多日的心終於放下了。

術後權女士恢復很快,第二天就下床活動,儘管引流管暫時還不能拔除,但產後的引流量逐漸減少,權女士的黃疸、瘙癢症狀得到明顯改善,難怪她笑的那樣燦爛。術後一週權女士及新生兒各項指標正常,母子順利出院。

權女士是由瓦房店地區轉入、並在大連市婦幼部門重點監控的高危孕產婦。她的救治成功是大醫一院強大的綜合技術實力、院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以及密切的多學科協作共同努力的結果,“保障母嬰安康、合力助愛遠航”是我們不變的宗旨!

驚歎 | 拯救“小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