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长的六大法宝,做好这些,当孩子的引路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他们的童年基本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接受的信息都来自家人。作为孩子的家长就更应懂得怎样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以促进孩子的成长进步。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

让孩子成长的六大法宝,做好这些,当孩子的引路人

一、引导孩子关注老师

孩子在家里父母对他的关注度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父母的注意,就是孩子晚上睡觉翻身、打喷嚏做父母的都一清二楚。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孩子来到十几人的教室学习,老师的关注不可能只停留在他一个人身上,孩子都争强好胜,希望在老师眼里是个好学生,在家长眼里是个好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是我们做家长的必须做好的一件事。这个大家可能觉得奇怪,家长怎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其实关注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是相互的关系。

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就是要培养孩子关注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抬手一投足在孩子看来都传递着信息,只有关注老师的孩子才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只有感受到老师关注的孩子才会听讲认真。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关注老师。孩子放学回家,如果我们问今天学了什么,智障孩子很可能无从回答,因为他们很可能已经忘了。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今天老师上课有趣吗”,孩子这时会把老师上课时有趣的事情讲给家长听。家长可以把在校门口、路上遇到的某位老师的穿着、发型、表情、对话等描绘给孩子听。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习惯性地把老师在学校的一些事情描绘给家长听。这在自然而然中就形成了孩子对老师的关注与尊敬。

让孩子成长的六大法宝,做好这些,当孩子的引路人

二、赏识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重视、肯定,都渴望沐浴在鼓励、赞许中。尽管孩子的认知有缺陷,但他们同样具有荣誉感和自尊心,他们也渴望得到重视与肯定。正由于智障孩子不论是学习知识还是改正缺点都会慢一些,我们更要及时地不断地给予孩子赏识和鼓励。不管孩子取得了多少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励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班有个学生说话声音特别小,上课回答问题老师和同学都听不清,但他记忆力较好,能迅速准确的背诵儿歌。我抓住他的这一优势,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让他在家多背诵,在学校我让他当小老师领着同学们背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自信起来,他的声音也大了起来,各方面进步都比较快。这是自信的功劳,这是自信的收获。这个孩子的成功告诉我们,孩子的自信来自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鼓励,这种鼓励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的、自始至终的。

让孩子成长的六大法宝,做好这些,当孩子的引路人

三、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人也提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孩子除了在学校,其余的时间和自己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家长的言行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是孩子的榜样,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由于活动范围相对狭小,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就更长一些。智障孩子的家长就更要和老师一样,要意识到自己是孩子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自己合乎规范的言行去影响他们,教育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起到有益、无形的示范作用。

四、善用孩子易于接受的语言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比如上课不敢勇敢地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题做错了就以为自己是笨小孩学不会等。我们要正确的来引导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积极地面对问题。在与孩子交流时,我们家长特别要注意谈话的语言,尽量做到既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特别是要多运用激励的语言给予表扬和赞许,即使是批评也要讲得委婉得当,而不是生硬的说教、粗鲁的训斥,这样孩子才会容易接受,同时也乐于接受。比如,孩子在初步接触十以内的加减运算时,孩子学起来是很有难度的。我们都知道,数学题多练就会有进步。怎样才能让孩子接受多练几道题呢? 如果直白地说每天必须再做多少题孩子是不会高兴地。如果我们与孩子约定如果他作业全做对了就可以出三道题考家长,如果有错就要接受家长出三道题考他。其实不管是谁考谁孩子都必须做题,但我们换了种说法就会让孩子欣然接受了。

让孩子成长的六大法宝,做好这些,当孩子的引路人

五、和孩子一起爱上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孩子爱上读书,那他的成长之路就会更加平坦。我们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爱上读书,甚至比孩子更早爱上读书,用我们的行为、感觉来感染孩子教育孩子。孩子一开始读书是有困难的,这就要求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来读,也可以是家长读孩子听。在给孩子读故事时,家长要尽己所能地读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甚至可以学一学鞠萍姐姐、海绵宝宝等孩子喜欢的人物的语言来读,同时引导孩子模仿他喜欢的角色来读故事,这样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爱上读书。

六、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责任是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智障孩子也不例外。在实际生活中,责任表现为诚实、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和敢于承担责任。但我们的孩子在家长眼里是弱者,甚至是弱者中的弱者,需要更多的呵护。为了避免他们出错,有的家长几乎全盘包办,穿衣、吃饭、洗手、甚至上厕所都跟着给孩子提裤子、擦屁股。这虽然是家长爱子情切,但却扼杀了孩子的能力,可以说是“好心办坏事”。即使有时偶尔放手让孩子做事,却往往因为他们的“傻气”做了错事我们做家长的都原谅他们,有时别人不原谅还要“据理”力争,“就这种孩子,别和他一样”,这无疑是纵容了他们的错误,推卸了他们的责任,看似在保护孩子,实则给孩子的成长又制造了一个困难。

让孩子成长的六大法宝,做好这些,当孩子的引路人

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孩子更需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会。我们要给他们创造丰富的活动锻炼机会,让他们遇事自己动手,即使受点挫折也是增加他们的生活经历,有利于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更要让其承担本该是他的那份责任。第一,要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让孩子知道诚实的重要性。第二,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与人和睦相处。第三,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尽最大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