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揭开人生的神秘面纱,苦难和幸运都只是一瞬间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坛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冷静挑剔著称,总是在充满讽刺意味的语境中探索人性的真相。《面纱》是毛姆访问中国后写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25年,讲述的是年轻貌美的主人公凯蒂,因为对丈夫不忠而受到惩罚,在霍乱肆虐的中国乡村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评论界一致认为,这部作品讨论的是人心和人性,具有永恒的魅力和研究价值。

《面纱》的女人公凯蒂漂亮而热情,是舞会中的焦点。可是在看到相貌普通的妹妹都找到了理想的归宿时,为了躲避母亲的唠叨和白眼,凯蒂答应了细菌学家瓦尔特·费恩的求婚。可是,瓦尔特沉闷的性格让凯蒂对他一点兴趣都没有,即使是结婚以后,两个人还是相敬如宾地像陌生人之间的客套。为了瓦尔特的工作,夫妻二人来到香港居住,凯蒂认识了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偷情。

东窗事发,瓦尔特非常痛苦。为了惩罚凯蒂,他决定带着凯蒂去香港附近的一个霍乱肆虐的小镇湄潭府。每天在身边逝去的生命让凯蒂害怕,她来到修道院帮忙,修女对村民和孩子无私的帮助让她羞愧不已,她开始忏悔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夫妻二人的感情似乎也有所改善。

然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凯蒂却发现自己怀孕了,遗憾的是,她不能确定孩子就是是瓦尔特的还是查理·唐生的。绝望的瓦尔特投入到工作中,不幸感染了霍乱,在愤懑中死去。伤心的凯蒂回到香港,没想到又跟查理相遇并再次重温旧梦,可是事后,她却发现自己对查理竟是那样的厌恶和鄙视,她回到家乡伦敦,在与父亲的交谈中完成了人生救赎。

《面纱》:揭开人生的神秘面纱,苦难和幸运都只是一瞬间

《面纱》

小说为什么叫《面纱》?

很多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会纳闷:小说除了名字叫《面纱》以外,在内容里却从未出现过这两个字。那么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

《面纱》这个书名出自雪莱的诗作《别揭开这华丽的面纱》,其中有一句是“这华丽的面纱,啊! 人们就管这叫做生活,虽然它画的没有真象!”这句话本身就意味着幻灭、迷失和重新审视。在这部作品里,“面纱”有着多重隐喻,它代表着婚姻的幻象、出轨的惩罚和自责的忏悔。

在这场婚姻中,不管是凯蒂还是瓦尔特,都用面纱遮盖着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凯蒂之所以答应瓦尔特的求婚,是因为要摆脱娘家的白眼和束缚,她并不爱他,却又不得不嫁给他,这个想法本身就不能示人。婚后长达两年的时间,她都不知道该怎样与丈夫相处。在香港,她遇到了风流倜傥的查理,开始偷情,回到家里来仍然要若无其事地继续那沉闷的婚姻生活。直到被瓦尔特发现后,她的面纱才被撕下。

而瓦尔特也始终戴着面纱。瓦尔特明知自己无法吸引凯蒂,但却没有想过任何解决办法。当初他们两人的相遇,就是瓦尔特策划的。凯蒂热衷于舞会,可是不管在哪儿总会遇见瓦尔特,其实是瓦尔特为了追求凯蒂而一直追随左右。结婚后,漫长而无趣的婚姻生活中,他们两人相敬如宾, “她一进门,他便会起身站立,她要下车,他会伸手搀扶,要是碰巧在街上遇见她,他一定对她脱帽致敬。”然而这并不代表两个人的关系很要好,相反,他们两个从未走进过彼此的心里。

尽管瓦尔特想讨凯蒂欢心,但是由于两人之间的性格差异太大,也只是停留在“想”上面,没有主动去实施。在他发现凯蒂偷情以后,他也并没有表现出正常夫妻之间应有的那种愤怒,而是说:“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得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导致夫妻二人只有彬彬有礼的冷漠。

薄薄的面纱代表着隔阂,阻碍着两人之间的正常交流,如果他们任何一方肯摘下面纱,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也许婚姻就不会走向破裂,悲剧也就不会发生。

《面纱》:揭开人生的神秘面纱,苦难和幸运都只是一瞬间

始终幻想着要嫁个有钱人的凯蒂,当看到姿色平庸的妹妹找到了好人家,母亲又指责还要家里养她多久时,一气之下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瓦尔特,这个做法本身就是个错误。所以即便是来到了香港,出于对婚姻的欲求不满,她与查理偷情。她认为自己和查理是真心相爱,所以在事情败露后,她居然幻想着查理能够离婚来娶自己。

老实冷静的瓦尔特察觉妻子的私情后被激怒了,但是他并没有吹胡子瞪眼睛,而是隐忍不发,随即展开了可怕的报复。他给凯蒂两个选择,跟查理结婚,或者跟他去湄潭府平息霍乱疫情。他看透了查理不可能为了凯蒂而离婚,他跟凯蒂只不过是随便玩玩而已。不出所料,凯蒂灰溜溜地跟着他到了霍乱疫区。瓦尔特用死亡的恐惧来惩罚娇纵的妻子,这个时候,面纱代表着没有丝毫缓和余地的报复。在这面纱之下,是瓦尔特爱情的破碎。

在霍乱肆虐的湄潭府,到处充满死亡的气息。这里没有权力也没有欲望,人们只有简单的想法:生存。凯蒂度过了最初的惊吓期,灵魂慢慢开始升华,她甚至渐渐忘记了查理,揭开挡在脸前的面纱,开始直面内心,因此在发现怀孕后,面对丈夫的追问,她连谎都不肯撒一个,坦诚地说不知道是谁的孩子。

凯蒂为自己曾经的背叛而后悔,可是一切都晚了,瓦尔特带着怒火离开了家。几天后,凯蒂得到通知,瓦尔特在实验中感染了霍乱,已经毫毫一息。最后,瓦尔特高喊着“死的却是那条狗!”离开了人世,到死也没用原谅凯蒂。

后来,凯蒂才知道丈夫临终那句话的含义。那是戈德·史密斯的诗《挽歌》中的最后一句,大致意思是,一个好心人收养了一只流浪狗,起初他们和睦相处,后来不知为什么反目成仇,狗疯狂地咬伤了主人,大家都以为主人将会死去,哪知道人被救活了,最终死的却是狗。瓦尔特最后说“死的却是那条狗!”是愤怒,是不甘,自己明明要惩罚的妻子,可是结果自己却送了命。

到此,两人终于卸下面纱,坦诚相对了。

瓦尔特的悲剧性:恨比爱更令人窒息

瓦尔特忠厚老实,富有正义感。当美丽的凯蒂走近他的心里,他就把她当成自己的结婚对象,向她求婚。他处处谨小慎微,只要凯蒂开口,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他也不会耽误。但是因为他不善表达,妻子根本就不知道。直到凯蒂偷情败露,他才愤怒地说:“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瓦尔特心里非常清楚,当初凯蒂之所以答应下嫁给自己,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她年纪不小了,身边的同龄人大多已经结婚生子,就连自己的妹妹也马上要出嫁了;第二个原因是跟瓦尔特结婚可以去意大利度蜜月。但他不以为意,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改变凯蒂的想法,让她喜欢跟自己在一起。

他爱凯蒂之深,以至于说出这样的话:“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的势利、你的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

《面纱》:揭开人生的神秘面纱,苦难和幸运都只是一瞬间

瓦尔特的恨比爱更令人窒息。正是他对妻子付出了真感情,所以才会对凯蒂进行疯狂的报复,带她去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他之所以给凯蒂两个选择,是因为凭借直觉判断,他知道查理一定是自私的,凯蒂一定会铩羽而归,老老实实跟他去湄潭府。而且去湄潭府可以说一举两得,既能让凯蒂离开查理,也能让自己换一个环境,作出一番事业,让妻子对自己产生爱慕。

因此在他们到达湄潭府之后,瓦尔特拼命工作,甚至把家里的一间屋子改装成实验室,从早到晚连轴转。他废寝忘食地做实验,得到了周围人的赞誉。他满心以为妻子会因此而崇拜自己。然而事与愿违,凯蒂听到修女们对瓦尔特的褒奖,心里觉得非常骄傲,但却并没有因此而爱上他,反而坦诚自己可能怀上了别人的孩子。瓦尔特直到生命结束,都没有原谅这个他曾经深深爱着的妻子。

瓦尔特的多重性格造成了他的悲剧。在同事和病人眼中,他是热心无私的白求恩;在妻子眼中,他是乏味而又狠心丈夫;在自己心里,他是个失败者,他恨浅薄不忠的妻子,更鄙视深爱妻子的自己。正是因为他太爱她了,所以才格外恨她,所以才会在生命最后一刻咬牙切齿地嘶吼“死的却是那条狗!”

到此,人们不禁要问,瓦尔特真有那么伟大吗?如果不是凯蒂偷情,瓦尔特还会来湄潭府吗?他来湄潭府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治病救人,还是为了置妻子凯特于死地呢?难怪有人说,瓦尔特这个恶毒的老实人的悲剧在于:不能放下,走不出自己搭建的牢狱。

瓦尔特去世后,凯蒂从别人那里听到这样一个消息:“从军医的话里我没有听明白的是,他到底是意外感染还是故意拿自己做实验。”这个假设让所有人都无比震惊,由此可以猜出,瓦尔特对自己的婚姻有多么的失望和愤怒,以至于要用死来寻求解脱。

所以,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瓦尔特,哪个又戴着华丽的面纱?也许卸下英雄的面纱就会发现,瓦尔特只是一个为情所伤的可怜男人。

凯蒂的觉醒:优越的物质条件无法取代真爱

凯蒂的原生家庭造成了她不安分的性格。母亲贾斯汀太太极度拜金,对社会地位极为在意,这给凯蒂树立了浮华而又空虚的价值观,因此她觉得父亲拼命工作赚钱回来供她们母女消费是理所应当。凯蒂知道母亲希望利用女儿们来得到她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她与母亲之间也充满隔阂。她和妹妹互相竞争,视为彼此的假想敌,所有的家庭成员之间没有亲情,只有虚荣和攀比。

为了嫁给有钱人,凯蒂频繁地参加舞会,竭力勾引异性,然而收效甚微。因为不想成为老姑娘,她不得不答应瓦尔特的求婚,甚至在她嫁给瓦尔特之后,依然不甘心过踏实而平凡的生活。她和查理之间本来是一场风流韵事,可是她偏偏动了真情,当她看清了查理的嘴脸后,心如死灰,自暴自弃地跟着瓦尔特去到了湄潭府。

《面纱》:揭开人生的神秘面纱,苦难和幸运都只是一瞬间

没想到,在这个霍乱盛行的地方却充满着人间大爱。因为无聊,凯蒂去修道院做义工。来到修道院以后,修女们的无私奉献让她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让她感觉到帮助别人并得到认可能够使白己产生价值,可以使她振作。“凯蒂有种奇怪的想法,她感觉自己在不断的成长。没完没了的工作占据了她的心思,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她接触到了新的生活,新的观念,这启发了她的思维。她的活力又回来了,她感觉比以前更健康,身体更结实。如今她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会哭了。”

同时,死亡带来的悲惨和家庭分离也让她学会珍惜生活,懂得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无法取代真爱,只有家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于是她开始关心父亲,亲近妹妹,甚至原谅了死去的母亲,还说服自己努力去爱自己的丈夫。

可是老天并没有给她这个机会,意外的怀孕直接摧毁了她和瓦尔特重新开始的可能性,并直接导致了瓦尔特的死亡。尽管她明白了自己当初对查理的爱是多么肤浅和愚蠢,但是一切都晚了。她轻浮和肤浅的婚姻态度正是杀死瓦尔特的凶手。

如果说修女的无私大爱让她认识到自己其实是多么渺小而又无足轻重的人,激发了她对善良的本能追求,那么瓦尔特的死则让她看清了,自己不过是个愚蠢懦弱的傻瓜。

《面纱》:揭开人生的神秘面纱,苦难和幸运都只是一瞬间

瓦尔特死了,家庭破碎了,而生活还要继续。凯蒂备受良心的拷问:如果自己没有出轨,就不会去湄潭府;如果没有去湄潭府,瓦尔特也不会死。但是除了自责,凯蒂还感觉到了一阵轻松,“瓦尔特的死,使她摆脱了时刻威胁着她的死亡,使地摆脱了毫无价值的爱情,摆脱了名存实亡令人生厌的婚姻契约,摆脱了使人感到冷漠压抑的伴侣关系,摆脱了所有的精神束缚,获得了精神解放。”为了这个解放,凯蒂回到香港后,与重逢的查理又温存了一次。然而这一次,凯蒂彻底看清了自己。为了与以前哪个愚蠢轻佻的自己彻底告别,她坐船回到了伦敦,回家见到了马上动身去巴哈马群岛当首席法官的父亲。一身轻松的凯蒂决定和父亲一起去那个遥远而崭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到此,凯蒂终于卸下面纱,直面真实的自己,从幼稚虛荣走向成熟稳重。

毛姆的偏见

《面纱》的作者毛姆拥有一个失败的婚姻,这造成了他不相信爱情和婚姻的偏执。毛姆晚婚,43岁那年才与一个叫西莉的女人结婚。婚后他们过得并不幸福,由于双方性格不合,他们互相争吵伤害了10年后离婚,还给对方自由。这就导致在毛姆的内心深处对女性的偏见。

毛姆对女性没有一丝好感,他甚至认为西莉当年为了跟他结婚,而精心设下了陷阱,目的就是为了从感情到金钱全方位地伤害他。因此,他恨西莉,就像瓦尔特很凯蒂一样,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不肯原谅她。

因此,毛姆小说中的女人都是可恨的,可恶的,她们没有思想、堕落沉沦,最后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走向悲惨的结局。但是《面纱》不同,女主人公凯蒂尽管也犯了错误,也受到了惩罚,但是最后的结局却并不悲惨,反而由轻浮世俗转变成坚强独立有思想的女性,她摈弃了旧的家庭观、爱情观和自我价值观,并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了自我救赎和蜕变。凯蒂是幸运的,她有机会到一个无人知道她的地方重新开始。可以说,《面纱》是毛姆对女性观点有所转变的标志性作品。

《面纱》:揭开人生的神秘面纱,苦难和幸运都只是一瞬间

毛姆的另一个偏见是对中国人的印象。

《面纱》的写作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香港,那时候,中国在西方人眼中是神秘的,甚至对西方国家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于是在那段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中,总是倾向于诋毁和扭曲中国形象。

毛姆也不例外。本着对中国又爱又怕的心态,1920年,毛姆带着助手来到中国,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收集写作素材,回国后,毛姆创造了几部和中国有关的作品,包括1922年的散文集《在中国的屏风上》、1925的小说《面纱》和戏剧《苏伊士运河以东》。

当时的中国极度衰败,因此在《面纱》里,毛姆表达了对中国含混不清的态度。在他笔下,中国简直是贫穷、落后和野蛮的近义词。他借凯蒂的眼,用污秽、肮脏、邋遢等字眼来描述中国的旅馆:“她讨厌这座中国人的城市。域多利道上有一座脏兮兮的小屋,他们平时都在那儿幽会。可是,一走进那同小屋,她就感到精神紧张。那是一家古董店,四下里闲坐着一些中国人,他们看过来的目光,让她很不自在。一个老头带她走进店铺的后堂,登上一截昏暗不明的楼梯。老人一脸讨好的笑容让她反感。她被领进一个霉味十足的房间。看见靠墙的那张大木床后,她顿时一怔。哎呀,这个地方真是太脏了。”

不仅如此,毛姆还借凯蒂之口,贬低中国的街道:“这儿的街道狭窄曲折。凯蒂完全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看到街道上遍地垃圾和废弃物,凯蒂觉得恶心不已,以至于她不得不“用手绢掩鼻而过”。

但是,另一方面,毛姆又对中国进行了神秘而奇幻的渲染。在凯蒂刚来到湄潭府的第二天早上,她眺望到远方一处庙宇,灵魂得到了洗涤:“眼泪从凯蒂的脸上流了下来,她眺望着它,双手搂在胸前,嘴唇微微张开着、已然忘记了呼吸。她还从未有过如此神思飞扬的感受、她觉得她的身体此时只是具空壳,而她的灵魂在荡涤之后纯净无暇。这就是美。她相信这就是美,就像是享用圣餐的基督徒信仰上帝一样”。

因此可以说,毛姆在《面纱》这部作品中表达了肮脏落后的殖民地和安逸宁静的乌托邦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也许这也是毛姆想要展示的自己对中国模棱两可的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