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歐直直升機系列第12集------歐洲之虎EC665(上)

和中國軍迷愛撕逼一樣,老外軍迷其實也愛撕逼。你看他們在推特,FB上爭吵的時候雖然也用英文,但是德國人澳大利亞人寫tiger,法國人,西班牙人寫tigre,其實這是一個詞,翻譯到中文都是“虎”,歐直的數字編號是EC665。

圖說歐直直升機系列第12集------歐洲之虎EC665(上)

圖為德國畫家Jürgen Raabe繪畫的虎式直升機

虎式武裝直升機,其實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歐直這時候還是德國的MBB(梅塞施密特-博爾克-布洛姆)和法國的SNIAS(法國宇航)兩家。因為當時華約和毛子那幾萬輛坦克太特麼可怕了。靠當時法國的Sa342M小羚羊直升機抗衡帶有機動防空支援的蘇軍重裝甲集團,非常非常的困難。

圖說歐直直升機系列第12集------歐洲之虎EC665(上)

​MBB和SNIAS兩家經過仔細研究,研究的結果是,這個項目---搞不了。為什麼搞不了?原因非常簡單----不划算(當時的時間節點是1975年,也就是說這種直升機開始於70年代)。1986年時任法國國防部長的安德烈.吉羅德說,這種直升機的研發採購將比直接採購麥道的AH64要貴很多。而且號花費更長的時間。政治這個東西,就是不能聽政客怎麼說,而是要看他們怎麼做(喜歡相信政客的說法,正是大多數人的弱點)。儘管法國人,德國人都說了這個項目很貴,不如採購美國ah64等等這樣的話,但是關於新的武裝直升機的雙方磋商,從70年代中期開始,雙方就一直沒有停頓。在1984年法德確定了MBB和SNIAS合作新武直的意向,而在此一年之前的1983年9月15日,隔壁意大利的阿古斯塔A129首飛了。這一定會讓德法兩國在這個曠日持久項目上的速度,畢竟誰也不想比別人慢,無論是敵人還是盟友。

儘管這個項目還是進行了下來,雖然當時很多軍事媒體不太看好這個項目,甚至1986年這個項目一度都要over,但是法國政府和德國政府兩方盡最大努力保全了這個項目,他們太需要一款自己武裝直升機來抗衡強大的蘇聯裝甲集團,以及用以熟悉武裝直升機領域。MBB和SNIAS分攤了先期的一些工作,並且湯姆森CSF也加入到了這些工作中,事實上早期大多數該機電子,視覺系統,傳感設備都是湯姆森CSF負責。這個時期(1986-1992)雖然該機分成兩個項目反坦克型和護衛型來搞,但是主要任務是反坦克。畢竟在90年代到來前,那些從東歐分南北兩線衝過來的蘇系坦克是所有所謂“自由世界”的噩夢。這個思想被後來的ec665UHT完全繼承了。

下圖為德國畫家Jürgen Raabe創作中的虎式直升機

圖說歐直直升機系列第12集------歐洲之虎EC665(上)

隨著80年代末的蘇聯國力的衰退,以及西方坦克力量的持續增強,對於武裝直升機反坦克任務的壓力逐漸減弱。在EC655開發過程中,被增加了更多的任務,即便是德國人力主的反坦克型,也被做了大量修改,以便適用未來戰場需要。

圖說歐直直升機系列第12集------歐洲之虎EC665(上)

圖為德國陸軍裝備的虎式UHT型,“頂個球”是顯著特點

1989年11月五架虎式直升機的原型機完成製造,其中三架是無任何系統的測試平臺。一架為德國的反坦克型,一架是法國的護衛型。這個時候,他們都和最終的狀態有巨大差異。而首飛則拖到了兩年之後的1991年4月。這個時間節點距離歐直成立,大概就剩下一年時間。但是8個月後發生的事情,將徹底改變這種為了坦克而生的直升機-----蘇聯解體。

圖說歐直直升機系列第12集------歐洲之虎EC665(上)

圖為兩架西班牙的虎式HAD型

蘇聯解體帶來了另外的事件"東歐鉅變",包括德國人在內的所有北約國家一下子發現腦海裡假想的,從東邊奔騰而至的華約的重裝裝甲集群,幾乎一夜之間就不復存在了。整個的北約國家幾乎對新式武器的研發上的熱忱,都一下子降低了很多。這個情緒直接影響到了"虎式"直升機的開發,從1991年首飛到2003年服役,這中間經過了12年。也許不熟悉航空工業的懵逼群眾對這個研發時間沒有概念,那麼我們用經常被中國軍迷詬病的印度航空業的HAL直升機做標準,以拖沓,緩慢,摔機著稱的印度人搞"北極星"直升機,首飛到服役,也就用了10年時間(1992年-2002年)。從這一點看,德國佬和法國佬搞的這個"虎",確實是顯得拖沓了。對於這種拖沓,我們中國軍迷很喜歡借用國外政治撕逼,小報胡謅的那些觀點。比如:缺乏資金,技術不成熟。而真實的原因就是"蘇聯解體",壓力沒了。

圖說歐直直升機系列第12集------歐洲之虎EC665(上)

德國人的UHT型,注意本土發動機噴口向上,下期會提到這個

在1992年-2003年之間,儘管已經沒有冷戰時期的熱忱,但是法國人和德國人,呃,這時候應該叫歐直了,他們堅持了工作。無數航空工業工作人員,為了實現歐洲直升機工業的騰飛,在德法兩國,以及歐洲的各位領導的關懷下,吃苦耐勞,堅持奮進。終於還是在2003年之前把"虎式"直升機搞出來了,而且還搞出來好幾個子型號,以適應不同國家的需要。
2002年的3月德國反坦克UHT量產型首飛,次年12月,第一架量產型UHT交付德國陸軍。而法國的HAP型首飛在2003年的3月,並於同年9月服役。當時德國和法國分別採購了80架這種直升機,根據最新的信息,大概德國陸軍的這80架UHT至今都沒有完成全部交付(我並不能確定),生產速度之慢可見一斑。

圖說歐直直升機系列第12集------歐洲之虎EC665(上)

圖為法國人的HAP,和HAD基本一致,但是發動機沒HAD的強大

當然這種直升機進入我們的視線,並不用等待那麼晚。儘管還沒有完成開發,但是這種直升機恐怕在1990年代末期就進入了我們的視線。我估計大多數中國軍迷,應該和我一樣,第一次看到這種直升機是在15寸屏幕的顯示器上觀看007系列的電影《黃金眼》時候看到的。也許非軍迷朋友關於這部電影記住的更多的是荷蘭模特法姆克.楊森,畢竟她後來演了著名的X-man中的“鳳凰女”,但是本片中楊森飾演的反派女boss偷走,並用來攻擊俄軍航天指揮中心的直升機,正是"虎式"直升機。在影片中,提到了這種直升機能夠躲避雷達波,其實該機只是對雷達信號和紅外信號進行了抑制處理,但是遠遠達不到電影所宣傳的效果。我們一定要分清電影藝術和實際效果,這兩個手機皆然不同的。

圖說歐直直升機系列第12集------歐洲之虎EC665(上)

圖為澳大利亞ARH型,側重於偵查,發動機同HAD

今天我先BB到這裡,四種主要型號的虎式直升機的圖片都在文中,明天繼續講虎式直升機的其他故事。今天除了這篇之外,我還發了虎式直升機的兩短視頻在公眾號,可以參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