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犯過的鋼琴初學錯誤

鋼琴初學者的不良習慣及改正方法

導讀:當前,鋼琴已經逐步走入了中國的百姓家庭,學鋼琴也成為了熱門。然而能夠堅持學習且學得很好的只有極少數,大多數或者是由於家長的堅持,在強壓下學習,但進度非常緩慢,或者是半路而廢。究其原因,多半是初學時養成太多不良的習慣,沒有堅實的基本功,嚴重阻礙了學習進度,也使學習興趣逐漸消失。鋼琴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初級教學尤其重要,很多不良習慣極易在初學時養成。然而,很多家長認為鋼琴啟蒙教育並不重要,只是培養興趣,因而在為孩子選擇教師上以及輔助孩子鋼琴學習上缺乏必要的認識。我們經常發現許多學生學習了兩三年鋼琴,居然不會識譜、根本不懂得如何練琴等等,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實際上是阻礙學習進度的至關重要的方面。因此,糾正不良習慣勢在必行,讓初學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保證正常學習的前提條件。鋼琴初學者的不良習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讀譜、練習、背譜。本文將從這三方面入手,逐一分析形成原因,並提出改正方法。

那些年我犯過的鋼琴初學錯誤

一、讀譜

樂譜是作曲家留給人類的“公開信”。樂譜上記載著作曲家希望傳遞給他人的全部信息。讀譜正確,是演奏鋼琴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如果我們在初級教學上不重視讀譜問題,就會導致許多不良習慣的形成。

(一)音高的讀譜錯誤

錯音,是初學者乃至有一定學習基礎的學生都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學生的回課,幾乎全是在糾正錯音,這樣的學習實際已毫無意義。經常出現的錯誤有:

1、看錯譜表

經常會出現在樂譜中臨時改變譜號的時候,學生會錯誤地認為右手一定是彈高音譜表,左手一定是彈低音譜表。還有的學生經常會忽視譜表的更換(臨時高音譜號出現在低音譜表上或臨時低音譜號出現在高音譜表上),甚至當譜表發生改變時,突然不認識音了,導致錯亂,這是對五線譜認得不熟的表現。在讀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先看譜表,譜表改變了,音高就會發生變化,還按原來譜表來讀譜就會南轅北轍。當譜表發生改變時,要馬上扭轉思維,養成好的習慣,不能只是認音符,對譜面的標記視而不見。

2、看錯調號

有些學生不看譜子前方的調號,上來就彈,結果曲調完全錯誤,再讓其加上升降號很難,怎麼也記不住。這通常是由於不理解調號形成的原因造成的,不能因為怕學生年齡太小聽不懂就忽略了調式調性的講解,初學者也應掌握一些基本的樂理知識。剛開始接觸升降號時必定要講半音和全音,按照C大調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關係,可以推斷出G大調有一個升號即升fa。以此類推,其他調的調號也就都能推算出來了。調號的排列是有順序的,這個一定要讓學生知道,升號順序是fa、do、so、re、la、mi、si,降號是相反的順序。我們在上課留新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帶學生認真讀一遍譜,先看譜號再看調號,長此以往,學生再讀譜的時候就會注意升降號了,出現了升降號,也會馬上知道升降何音。可以教學生最簡便的認調方法,這是避免學生亂升亂降亂用手指的有效途徑。

3、看錯臨時升降記號

讀譜不認真的學生,當譜子中出現臨時升降記號時,常常會忽略掉。常見的錯誤有:只看見調號降了這個音卻沒有看見後面已經還原了,前面一小節出現降記號,到了後一節仍然按降號彈等等。這就是概念不清的問題了,臨時升降號管屬的範圍只是從出現臨時升降號標記的音開始到本小節的結束,後面的小節再出現此音,臨時升降號便不會再起作用。所謂看譜要學會瞻前顧後,對每一個臨時升降號都要十分敏感。這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反應能力和記憶力,何時出現升將,何時出現還原都要搞清楚。

4、在出現大量加線音(上加線或下加線)的時候讀譜錯誤

很多學生在遇到加線音時,音高讀錯的頻率就會大大加大。他們往往是靠模糊印象,不去數音的具體位置,只是靠眼睛大致掃一下,大概是哪個音就彈哪個音;或是不管加多少線,都從中央C開始數,這樣數錯的幾率也相當大。鋼琴學習不是簡單的機械練習,腦子也要充分調動起來。五線譜上的音符是有規律的,它是按線上一個音、間上一個音逐個排列的。所以凡是線上的音相互間都是隔一個音的,同樣凡是間上的音也是相隔一個音的。我們以高音譜表為例,把五條線四個間上的音列出來。五條線上的音分別是mi、so、si、re、fa,四個間上的音分別是fa、la、do、mi。加線音同樣具有這樣的規律,如果在高音譜表中遇到上加三線的音,我們知道上加一線是la,那麼上加二線就是do,上加三線就是mi了。此外,初學五線譜時,教師便要教學生,要選擇幾個標誌的音來記住他們的位置,遇到認不出來的音時,就可以看這個音離自己所認識的哪個標誌音近,從那個標誌音來數,自然就會很快知道。

那些年我犯過的鋼琴初學錯誤

(二)節奏、節拍、時值的讀譜錯誤

節奏不準幾乎是每個鋼琴學習者的通病。上課時,教師幾乎每次都要強調拍子的準確。經常出現的錯誤有:

1、彈錯時值

包括彈不夠時值還有拖長拍,這是沒有準確的時值概念。初學兒童往往對時值沒有概念,要通過形象的比喻讓孩子建立起基本的時值感覺。比如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我們可以把四分音符比喻為小蝌蚪,二分音符是小蝌蚪的媽媽,全音符是小蝌蚪的爸爸。可以用孩子們喜歡吃的蘋果來做例子,小蝌蚪爸爸吃四個蘋果,因為一家之中爸爸吃的最多,媽媽呢吃兩個蘋果,小蝌蚪吃的最少只有一個。這樣既方便孩子理解,也方便孩子記憶。當然也要配合著唱節奏來訓練,在唱四分音符時,為了之後的八分音符能夠唱得準確,把四分音符用倆個字來唱,比如四分音符的fa我們唱成fa拍,那麼全音符的fa ,我們就要唱成fa拍,二拍,三拍,四拍。對於手過早離開鍵,可以跟學生說這就好比你拿著錢去買冰激淋,沒付夠錢就走,當然買主會不準了。

2、彈錯節奏

容易彈錯的節奏往往是比較難掌握的節奏型,比如切分、附點等。很多初學者會出錯,大多是因為初學時就沒有真正理解這樣的節奏到底應該怎麼彈。每次遇到此類節奏都是靠印象靠感覺去蒙,往往是蒙錯的。這需要在初學時,就把節奏型講解清楚,不能一代而過,否則往後無論怎麼糾正也很難建立正確的記憶。關於節奏的訓練,我們可以藉助奧爾夫教學法(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一種綜合了語言、動作、歌唱、演奏、欣賞、表演和創作等一系列內容的綜合教學)。在學習前十六後八(ⅩⅩⅩ)的節奏時,我們可以用“放學了”“吃飯了”等生活中常用的詞語、短語來形容,這樣就通俗易懂了。附點節奏我們可以使用拆分節奏的方法。比如,學生往往對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比較模糊,搞不清。可以把它們都拆成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為單位拍,就是三拍,數三下,兩拍,數兩下,這樣就清楚了。

3、忽視譜面標記

主要包括表現符號(連線、跳音、重音、頓音等等)、表情記號(力度記號、踏板記號、延音記號、反覆記號、高八度或低八度記號、重音記號等等)等。這些符號和記號對於音樂的分句、語氣,乃至風格關係極大。像連線、強、弱、漸強、漸弱等基本的標記都要在初學時就進行很好的訓練,不僅要讓學生在初學時就清楚明白每一個標記的含義,而且還要使學生能夠展開豐富的想象。任何句子都是有走向的,上行的樂句一般都伴隨著漸強,下行樂句一般都伴隨減弱。上行的二音連線好像是問號的語氣———“好嗎?”下行的二音連線好像回答問題———“是的。”鋼琴中的呼吸一定不能少,好像是人說話要喘氣一樣,彈奏樂曲沒有呼吸就好像一整段文字沒有標點符號一樣,根本沒有辦法讓人聽懂在彈什麼說什麼。讓初學者建立初步的樂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難想象,一首曲子若是沒有連線、強弱會是多麼難聽。能夠把一首曲子彈得好聽,也是提高初學者興趣的有效途徑。

那些年我犯過的鋼琴初學錯誤

二、練習

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練琴階段。很多學生由於學習任務重、壓力大而沒有太多時間練琴,這勢必會影響下次課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的順利進行。總而言之,怎樣在有效的時間內,使鋼琴教學取得初步成效是一件值得我們鋼琴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同樣坐在琴凳上,練習方法不同,效果就會截然不同。在教學工作實踐中我們會經常發現初學者出現一些不良習慣:

(一)盲目地通篇練習

不斷地一遍一遍從頭彈到尾,這樣的練習方法實在是百弊無一利,極難從中獲益或得到長進。好的練習方法是把音樂分解為多個環節,一個環節一環節地練習,好比先仔細地把每個零件磨光搓平一般。大部分初學者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會尋找技術難點練習。尋找樂曲的技術難點,專攻這些難點,是分解練習中最重要的環節。正常的鋼琴學習程序裡,老師給學生留了課下練習作業,其中的困難點往往只有幾處,只要練好了這幾處,整首作品就基本上完成了。所以,把時間、精力主要放在難點練習上,是最有效的、最聰明的練習方法。

(二)不會慢練

很多初學者都喜歡上來就節奏很快地彈,平常練琴時節奏也較快,一讓放慢速度就不會彈琴了,或者練得沒有效果,總也糾正不了錯誤,根本原因就是沒有慢練。慢練是克服一切技術障礙之本,把速度放慢,才有時間考慮去怎麼彈,想得清、想得準才能彈得清、彈得準。像一些快速的跑動的樂段就必須要慢練,把每個音都彈奏清楚,才能保證提速以後,顆粒性的、均勻的效果。

那些年我犯過的鋼琴初學錯誤

三、背譜

有些學生會經常性地忘譜,或者出現本來背得滾瓜爛熟的曲子一換了琴就突然不會彈了的情況,這些都是由於背譜方法不正確不科學而造成的。教學中經常會發現出現以下背譜錯誤。

(一)過早背譜彈奏

很多孩子很聰明,彈上幾遍就能大概把曲子背下,然後就不看譜憑藉記憶彈,有時忘譜了就停下來,在鍵盤上按上幾個音找自己覺得正確的音。這樣的結果肯定是永遠也彈不流暢的。我們說背譜一定要在彈得非常熟練、譜面上的一切標記都做到了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如果看著譜都彈不熟、彈不對,那麼絕不會背好譜的。與其背譜彈奏,出現很多錯音,譜面上的力度、表情記號都沒有做到,還不如看著譜彈奏,彈奏出正確的音。

(二)單純背音符

很多學生都只是背音符,背在鍵盤上的位置,而對這首曲子的結構、旋律一點也不瞭解,以至於中斷後,不知從哪接。我們說,要背會一首樂曲,必須首先了解這首樂曲,對這首樂曲進行分析。這首樂曲是什麼結構,分為幾個部分、幾個樂句、各個樂句又有怎樣的關係等等都要非常清楚。多哼唱曲子對熟悉樂曲旋律也是非常有幫助的,能把整首樂曲唱熟了也就好背多了,就算是一不小心斷了,也知道應從什麼位置來連接。

讀譜、練習、背譜是鋼琴學習的三個重要方面,本文對這三個方面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改正方法,希望能夠對初學者養成良好的練習習慣,正確地學習鋼琴提供有益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