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作為外來玩家,憑何一出手便能打造汽車頂級“朋友圈”

一向愛搞“大事情”的恆大又騰空扔出一枚巨彈,這次瞄準的,是汽車領域。

11月12日,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在廣州召開,不同於以往,這次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親自掛帥,全球排名前60位的零部件供應商老大紛紛坐齊,同時與恆大新能源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秀肌肉,展野心

作為地產起家的恆大不免財大氣粗,不論是之前進軍飲用水、光伏還是健康產業,都是大張旗鼓異軍突起。

此番進軍汽車行業也不例外,一次車圈實質上的供應商大會,開出了G20的味道。

13個國家、206家汽車全產業鏈中的龍頭企業、1100多位CEO及高管,這些數字已經說明了其“汽車朋友圈”範圍之廣;

FEV集團、愛達克集團、賓尼法利納設計公司等頭部企業的CEO致辭,博世、大陸、採埃孚、德爾福、海拉、米其林、日立、聯合電子、李爾、現代摩比斯、偉世通、麥格納、蒂森克虜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共同組成“史上最長簽約臺”,則說明其“汽車朋友圈”規格之高。

恆大作為外來玩家,憑何一出手便能打造汽車頂級“朋友圈”

恆大與世界前6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即便BBA,也未曾組織出如此豪華陣容的供應商大會,恆大作為汽車行業的“新同學”此舉更像是“秀肌肉”展示出一個後入者的野心和決心。

十五字,顯戰略

事實上,許家印在宣佈造車之後,除了零星收購了幾家國內的汽車相關企業,完全跳開了國內主流車企。相反,他帶領恆大汽車產業高管奔赴全球 23 個國家、47 個城市,先後考察了 58 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企業。

而這份野心從今年1月份就開始有所行動。先後收購NEVS、動力電池企業卡耐公司,獲得整車製造的能力和領先的動力電池研發技術;收購一些零部件供應企業,獲取先進的電車相關技術;入股科尼塞克,合作研發新能源汽車。

接下來就是千億大手筆先後在南沙、瀋陽佈局能源汽車、電池、電機的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在峰會上,許家印最後出場做了主旨發言。26分多時長的發言中,許家印全程脫稿,向大家介紹了恆大新能源的發展戰略與願景。

恆大作為外來玩家,憑何一出手便能打造汽車頂級“朋友圈”

許家印發表主旨演講

一開場,許家印就非常謙虛低姿態地表達致謝和致歉,繼而拋出恆大“一窮二白”的驚人言論。他說,在汽車製造方面,恆大“沒人才、沒技術、沒經驗”。

怎麼辦呢?十五字方針直抒胸臆。“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買,就是撒錢,直接將核心企業和技術收入麾下;

合,即合作,將不能買的建立緊密的深度合作關係;

恆大作為外來玩家,憑何一出手便能打造汽車頂級“朋友圈”

德國FEV集團全球CEO Stefan Pischinger發言

圈,便是鏈圈,形成汽車“朋友圈”,打通上下游全產業鏈的通路,同時打通全球供應鏈乃至地理通路,包括佈局歐洲和一帶一路沿線的生產基地;

大,則是恆大主題,在汽車製造方面的大規模、大戰略、大目標;

好,強調產品,生產出品質好、造型好、價格好的汽車。

他總結,作為後來者,恆大造車甚至沒有“彎道超車”這一說。那麼索性“換道超車”吧。

許家印在峰會現場透露,恆大在新能源汽車的三年投資預算是450億,其中今年投資200億、明年投資150億、後年投資100億。恆馳的第一款車——“恆馳1”將在明年上半年正式亮相,恆馳全系列產品將從2021年陸續實現全面量產。

在產品規劃上,基於與五大汽車工程技術龍頭聯手,恆大將在世界最先進3.0底盤架構基礎上同步研發15款新車型,覆蓋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全系列產品,迅速切入到現有汽車行業的每個細分領域中。

當其他造車新勢力還在忙活著宣佈新一輪融資成功時,不差錢也不愛按套路出牌的許主席直接扛著毛爺爺換一種方式自上而下地發動起屬於恆大新能源的造車革命。

恆大作為外來玩家,憑何一出手便能打造汽車頂級“朋友圈”

206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龍頭企業CEO及高管出席峰會

許家印對於恆大造車的期許目標很高:用三到五年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同時確立了發展定位: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

還有一個細節,是許家印博士這一稱謂。這是向全球頂尖汽車企業的領導者模式來靠攏,似乎更加想印證,他不是一個帶著僥倖心態的“野蠻人”入局,而是一個自帶流量和資本買齊全套裝備的“頂級人民幣玩家”。

迎挑戰,廣佈局

在這個時機高調宣佈入場新能源汽車製造的修羅場是需要勇氣的。畢竟現在並不是一個完全風口的時期,甚至行業情況並不盡如人意。

從宏觀而言,大環境的總體下滑以及政策補貼的退坡讓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處於縮水狀態;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98.3萬輛和94.7萬輛,分別同比增長11.7%和10.2%,而單月同比銷量已經連續四個月出現下滑。

從微觀而言,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日子也並不好過。蔚來、威馬、小鵬等幾個頭部企業都各自面臨著難題和困局,而比亞迪等傳統新能源車企的銷量也無法逃開不斷縮水的命運。

最唏噓的是原定10月底舉行的上海新能源汽車展也因為眾多企業倒閉或沒錢延遲舉辦。

與此同時,老牌傳統車企如大眾、豐田、奧迪等重量級對手的新能源車型佈局已基本完善,今年開始已經能看到大波企業迅速投放自己的新能源系列產品。同時業內特斯拉經過初期的艱難飄搖已經逐漸穩定發展,產能的穩步爬坡帶來的是銷量的穩增,而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建成將大大拉昇其發展的速度。

對於恆大而言,這個修羅場裡虎狼俱現,暗波湧動。但是好處是恆大也迎逢了這個行業逐漸洗牌的開始,實力不夠、資本不足、質量不行、環節不硬的車企會逐漸被淘汰出局,而在逐漸揉捏重組的過程中,掌握核心資源、核心技術、雄厚資本和豐富經驗的強者勢必會佔據上風。

從這點而言,目前的恆大,並非沒有優勢。

恆大作為外來玩家,憑何一出手便能打造汽車頂級“朋友圈”

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現場人頭攢動

汽車強國、發展新能源是國家戰略,緊跟國家戰略做佈局,是許家印不斷重複強調的點。在大旗之下,遵循行業的發展規律,人民幣玩家恆大想要出圈也是“少年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