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科目二時覺得很難,該怎麼辦?

xvnnnjko


國家二級教練,金牌教練員,專業從事於駕校學車培訓考試和安全駕駛研討十餘年,與您分享,希望可以幫到您。

很負責任的告訴您:從全國駕考數據分析,科目二考試難度要遠遠小於科目三,合格率百分點要高出15%左右,考試時科目二80分過關,科目三則需要90分才行,本身容錯率就要大一些。那為什麼往往有學友會認為科目二很難,又怎麼去解決呢?大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①科目二是屬於駕駛實操培訓第一部,無論是人的手腳配合能力,心理適應程度和肌肉記憶力都很差,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不要把一切的過錯都歸結於自己身上,從而在心理上出現巨大壓力。

②也正是因為剛接觸車輛,一切都是小白,更應該注重基礎培訓,而不是考過科目一以後就迫不及待的上車進行操作,一般來說,科目二基礎主要是五個方面:1.轉向盤的操作:要做到標準,快速,準確和心中有數。2.離合器的使用:儘量壓低車輛速度,但又不至於停車。3.轉向和離合器的配合:特別要適應在方向回正,方向打滿,保持不變等情況下速度始終如一的控制。4.駕駛位置和後視鏡的調節:科目二全靠通過車身參照物找點來完成培訓個考試,一旦位置和後視鏡有偏差,結果就會相去甚遠。要做到從培訓到考試結束座位和後視鏡絕對的統一。5.起步和停車:熟練掌握步驟和技巧。

③基礎掌握好以後,剩下的就是點位的記憶,不容許有一點點的偏差,記憶技巧為情景帶入,別靠死記硬背,而是模擬訓練場景,轉向使用時機和幅度,車輛運營軌跡等,在腦海中反覆演練。

④根據個人實際情況來決定訓練進程,信心好的可以先從最難的倒車入庫開始,再到側方位等相對容易的項目,越來越簡單。信心不好的可以先從直角轉彎開始,再到曲線行駛等,一步一步培養信心再加大難度。

⑤找到科目二訓練重點難點,花大功夫重點訓練,那當然就是倒車入庫,側方位,直角轉彎和曲線行駛了,這四個項目絕對不允許失分,而上坡定點停車與起步是屬於允許犯點小錯,扣十來二十分也不是問題,畢竟對於科目二來說,80分和100分沒有任何區別。當然也要重視細節,不要在打轉向燈,中停和後溜等小環節失分。

⑥正確認識操作技能形成的規律,不是說我們在訓練,技術就會直線的上升,一定會有表現優異和找不到感覺之類的起起落落,平均都在三次反覆以後才會趨於穩定。

⑦正所謂三天不練手生,駕駛培訓也是如此,比較忌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一定每天練習時間有多長,但是一定要有持續性,才能形成肌肉記憶。練一下停很久才來又要從基礎重新開始,而且很挫傷自信心。

對此,歡迎朋友們指正補充和點評。


駕學導師


第一,要有堅定信念,車這個東西,我能學好,能開好,考試必過;

第二,勤奮+堅持,一定要常去練車場,切忌兩天打魚五天曬網。我是個上班族,練車場離公司近,七月初報的名,科二時,我每天中午就去練車,熱得呀!半個月見成效,科二一把過;

第三,心態要好,科二練車,被教練罵,再正常不過了,別怕,調整好心情和心態。考試時,不要緊張。腦、眼,手、腳自然配合,平常心應對;

第四,注意細節,培養操作感距離感和方向感。在倒車入庫時,視線測距,方向盤調整,車與庫的空間位置;半坡停車起步,30公分的預判,以及S彎時,車頭入道後前輪壓線問題,後輪與邊線的距離。


小石聊科技


剛開始確實感覺挺難的,畢竟有五個項目,一步都不能有閃失,在練習時一定要多跟教練和學員溝通,自己哪裡不行就停下來讓教練指導你。

還有就是學到的東西一定要記牢且靈活應用,每天都要去練車,更能熟悉車性和點位。這樣就會發現越練越好。從開始的挺難難升級到熟練,勤能補拙一點也不差,再加上自己多思考,心態擺平,時間久了就可以考試啦!

祝你早日拿駕照!加油!



宋宋生活記


心態最重要了,要保持膽大心細,最主要到是要多練練,熟能生巧也能壯膽的。


分享pai


過來人說說科目二通過技巧,科目二比科目三看起來好像簡單,其實更難一點,雖然在場內考沒有外界影響,練習只要控制離合,離合控制住了,每項都有點位很好過的。


人娛樂娛


其實就是考個人心裡承受程受,我女兒練科目二練得很好,教練甚至讓她給別的學作示範,結果一上考場就緊張蒙圈,考了4次才過,被她示範的學員到是一次就過,也許是久經考場,她考科目三一次就通過了。


七月152125213


我今天科目二第二次掛了。掛在最後一步。左庫已經進去了,就踩剎車了。然後電腦判定不按規定行駛。我尼瑪醉了。只要車子出去就是100分。這能找誰說理了。我現在都不知道怎麼踩剎車了。踩重了扣分。緩慢踩剎車。也是扣分。


圓圓噠啦啦啦


首先放輕鬆,練車主要還要看心態,其實練車不難,只要把握住教練講的重點,加上心態好就很好過的


風車車fa


多練多跟學員討論定定心心考試剩下交給時間……



_原夏


其實科目二,主要是看心態,多練,記住三個要點,一,動作要快,二,看點要準,三,速度要慢,其實就是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