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孩子識字上千,可上一年級後成績比同學差,為何有這樣的反差

如今孩子幼小銜接的前幾個月,甚至是更早些時候,家長就會給孩子識字啟蒙。簡單點說,就是孩子在進入小學前,一般都會提前識字。識字量的多寡,就看父母和孩子的重視程度,有的孩子識字量可能只有幾十個字,有的孩子可能已經上千了。那麼是不是識字量越多,上小學後成績越好呢?答案可能出人意料。

6歲孩子識字上千,可上一年級後成績比同學差

6歲孩子識字上千,可上一年級後成績比同學差,為何有這樣的反差

劉女士的孩子欣欣6歲時,識字量上千,這一度是讓她感到欣慰的事情。

劉女士在欣欣5歲時著手孩子的識字啟蒙,每天雷打不動地和孩子學習三個漢字。一年365天下來,欣欣也學習了1000多個漢字了。

可是孩子7歲上小學一年級後,劉女士發現自家孩子,非但沒有比同班同學優秀,甚至成績只能算中等。

她開始陷入深深地懷疑當中,孩子的成績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有一次,睡前的聊天解開了她的疑惑:

劉女士:寶寶,今天上課聽懂了嗎?

欣欣有點躲閃地回道:“聽明白了。”

劉女士不滿意孩子的答案,繼續誘導地說,:“今天老師黑板上寫什麼了?”

欣欣一時愣住了,眼睛直勾勾地看著媽媽。

劉女士看他這樣子,開始慌張了,這個問題有什麼問題嗎?

“對不起,媽媽,我沒有聽老師講課,也沒有看黑板上寫了什麼。”欣欣低下頭低聲說道。

劉女士看著孩子,很想揍他一頓,只好緊繃著身子,忍住了。

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聲音,溫和地問道,“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沒有聽課,你為什麼不聽課?”

欣欣看著媽媽沒有指責自己,大膽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剛開學時,我有聽課的。可聽了一個星期,都在講那些。我覺得潘潘他們好笨啊,一直都沒學會。可那些東西我都會了。慢慢地我就沒有聽老師講課了。”

劉女士感覺眼前一黑,好想暈過去了,原來是自己提前給孩子識字啟蒙,讓他驕傲自滿起來。

如果時間能夠重來,她可能就不會讓孩子提前識字了。

為何有這樣的反差?

6歲孩子識字上千,可上一年級後成績比同學差,為何有這樣的反差

年幼的孩子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一度地揠苗助長,勢必會有可能使他長歪了。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退步。驕傲和厭煩的心理使孩子沒有認真聽課。一般考試,老師都是考課堂上講過的東西。孩子沒有聽課,成績自然比同班同學差了。

1、 提前識字會讓孩子產生自己很厲害的錯覺。

劉女士的孩子欣欣就有這樣的錯覺。當同伴還在磕磕絆絆地和老師學習時,他已經學會了。這時候他感覺自己很厲害,什麼都會了。上課自然也就不會認真聽講了。

2、 提前識字會讓孩子不虛心聽老師講課

孩子覺得自己都會了,就會老師產生厭煩的心理。老師上課時,就不會虛心聽課了。

如何給孩子識字啟蒙?

6歲孩子識字上千,可上一年級後成績比同學差,為何有這樣的反差

1、 識字從好奇開始

孩子的識字敏感期一般是從4歲開始,5歲時孩子才會真正學會認字。3歲左右孩子雖然開始認識一些字,但那些都是基於圖片的記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抽象思維。

漢字是字符,是通過抽象思維進行的,孩子5歲時才具有抽象思維。

一般孩子的識字是從好奇開始的。某一天孩子突然指著繪本上的“花”說花,指著“青蛙”說青蛙,而不是對花和青蛙的圖片說的話,那就可以開始教孩子認字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開始對漢字好奇時,就可以開始識字啟蒙了。

2、 識字從指讀開始

指讀是孩子認識漢字的最快方法。孩子對漢字開始好奇之後,父母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用手指指著一行字讀過。這樣會讓孩子將聽到的和看到的對應起來。

但是指讀並不是說一個字一個字點過去,這種做法是不建議的。家長只要一行一行指讀,孩子自然習得。

3、 順其自然

雖然說識字啟蒙有功利心理在作祟,但是還是要順其自然。孩子能夠在學前認多少字都沒有關係。主要是要讓孩子體驗漢字的美,漢字的變化。

結語

孩子提前識字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孩子的學習態度是否端正。不管孩子學前能夠認多少漢字都沒關係。

孩子是一棵小樹,需要父母的精心修剪,才能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