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更偏爱这些人,典型发作场景是:中老年、提重物、饱餐

冠心病,顾名思义是心脏上的冠状动脉的疾病,其中超过90%是因为粥样硬化导致的。冠心病号称是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它造成的中国人的死亡人数占全世界死亡人数的第二位。

它的发生和发展跟整个社会进步是有关系的,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人动得少、吃得好,它是一种富贵病。冠心病的症状非常复杂,有的人会有胸疼,有的人是胸闷,有的人完全没有症状,特别是对于这些没有症状的病人,因为毫无警示,造成的伤害相对比较大。

冠心病更偏爱这些人,典型发作场景是:中老年、提重物、饱餐

冠心病更偏爱这些人

1.老年人:

冠心病好发于老年人,比方说60岁左右的这些人,即使没有症状,每年做个体检,看看血管和血液指标是否正常;

2.有危险因素的人群:

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等问题的人群,主要是结合他自己的自身情况,尽早地进行检查,及早地发现问题。

有高血压、有高血脂,那应该去心内科;如果有糖尿病,那应该去内分泌科。这两个科一般把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都处理好,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就会降下来。

3.家族中父母很早就患冠心病的人群

典型的冠心病发作场景

这是丰医生讲课的时候,常用到的一张图。一位老人刚从餐馆吃饱饭出来,吹了冷风,左手还提着重物,右手烟头掉到地上,右手捂到自己的前胸上。这是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的场景。

注意这些关键词中老年、男性、吸烟、饱餐、吹冷风、提重物

冠心病的症状都有什么?

胸痛是最典型的症状,占40%左右,一般是胸骨后巴掌大小,压迫样疼痛,痛的时候可能会伴有出汗。那么,除了胸痛、伴有出汗,还有胸闷,有人会感觉咽部发紧,甚至腮帮子疼,有的人还会胃痛,还有人会前胸后背发紧,伴有左臂的不舒服等等。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一个男性患者,当时他也就40多岁,他最一开始的那个症状非常不典型,他就一直认为是一个胃病,也没有特别地当心,休息也不好,但是后来就觉着症状越来越重,然后他就去医院做了进一步的检查,最后就明确诊断是冠心病,当时心脏血管发生了严重狭窄,然后就放了支架。

现在冠心病的发病率特别高,病人也越来越年轻化,很多人并不太在意这些症状,比如说牙疼、脖子有点不舒服等等,其实有的时候这些是冠心病的提示,所以这个时候就应该提高警惕,尽早地去医院检查,避免一些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冠心病病人确诊以后,主要有三种治疗手段:一是吃药,病情不是特别重的,可以保守治疗;二是放置支架,血管有严重的狭窄,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就是说做支架来治疗;三是做搭桥手术,如果有的病人不适合做支架,比如风险高,病变多,介入手术有困难,就会选择外科手术搭桥。

专家强调,不管是采取哪种治疗方法,不是由患者的意愿来决定的,也不是由医生的偏好来选择的,而是完全由患者的病情来决定的。

「专家辟谣」

谣言1:心脏不舒服的时候就拍打胳膊弯处,这样可以把堵住血管的血栓疏通开。

专家辟谣:心脏在“上游”,胳膊在“下游”,拍打得再用力也不可能逆流把心脏的血栓给拍开。就好比黄浦江出现大浪,根本不可能对武汉长江大桥造成什么影响。

谣言2:心脏不舒服的时候,猛烈地咳嗽,增加胸廓内的压力,对暂时缺血的心脏起到一个间接的按摩作用,增加血流量,给大脑补充氧气,使患者暂时保持清醒,为等待专业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专家辟谣:这种方法不但无效,还会增加风险。因为在心绞痛发作的时候,心脏会额外做功,这时把心脏做的功降低,有可能缓解心绞痛,但用力干咳,会给心脏增加额外的负担,反而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谣言3:放支架就像在身体中放了一枚“炸弹”,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专家辟谣:冠心病的高死亡率就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开通血管,而其中一部分人需要放置支架。有些急诊的病人,因为犹豫不决,延误了治疗时机,心肌大面积坏死,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的损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