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中法山村位于莱城东北47公里、镇政府驻地东北4.5公里处。东邻上法山村,西接下法山村。中法山是多姓村,以吴姓居多,其次是王、李、穆、田、张、姚、郑等姓。各家庭中有各自的特点,如吴姓行医,张姓干木工,田姓干石匠等。全村虽然多姓,但家庭之间,和睦相处,纯朴厚道。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中法山村村碑,还有清光绪年间的禁赌碑、义气碑立在村口。

中法山村村口的石碑和义气碑,义气碑是中法山村民共同制定的村规民约,1905年由候选典吏李继栋撰文并书写,体现了当地百姓嫉恶如仇,惩恶扬善的良好民风传统。碑文大意:因清光绪年间村内赌博盛行,偷盗抢劫时有发生,为改善民风,全村达成共识,禁赌惩盗,禁盗伐林木,禁窝藏匪寇,如有违者从重惩处。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通向村子里的石拱桥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村里的房屋大部分都是用石头建成,有特色的是,屋顶上大部分是用茅草铺顶。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村里的一口古井,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村里人。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看井。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青龙街的来历

青龙街,始建于1934年,全长182米,平均宽4米,材质为本地青石。街头石桥为龙头,中间青石板为龙脊,两侧鹅卵石为龙鳞。整条街宛如一条青龙卧于中法山村五大胡同面前。该街道由村民王青龙个人出资修建。王青龙自幼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后因染上赌博恶习,家产输光,妻离子散,重病缠身。经本村名医救治后,幡然悔悟,浪子回头,广施善举,出资修缮了村中东西大街,方便了百姓出行。人们为弘扬正气,警示后人,故命名此街为“青龙街”。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中间青石板铺路,两侧鹅卵石犹如龙鳞。两侧房屋显示了现代与古时的碰撞。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接近一百年的青龙街至今仍是村里的主干道。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老一辈的人仍守护着老房子,冬暖夏凉,端着饭碗在门口和邻居拉家常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大门上的石刻说明了主人的精湛技艺,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吴氏中医老宅,吴氏中医兴起于清朝嘉庆年间,创始人吴信经刻苦钻研,救死扶伤,终成一代名医,现历七代共计流失余人从事中医,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世家。老宅大门悬挂“勤俭持家”匾额,两侧为石刻对联“宗医怀德第,刻读立田家”。大门两侧上方各有一些图案,右侧上方有两个茶杯,茶杯上有两种图案,一是代表医圣张仲景,表示主人家能诊疗处方,花代表药王孙思邈,表示主人家能就方抓药。左侧为一茶壶,寓意“悬壶济世”。大门右侧有上马石一座。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吴氏中医老宅大门全貌,因大门紧闭,只拍了拍大门口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大门右侧上房石刻有两个茶杯,茶杯上有个图形和一朵花。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大门左侧上方有一个茶壶,寓意“悬壶济世”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大门口的上马石,以前大户人家才有的。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村里的两个石碾,其他村里基本上都是一碾放一个地方,两个在一起的很少见。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王家大院,光绪年间县令老宅。

大院的主人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王瀚庭,官至山东黄县县令,为人勤政爱民,两袖清风。回家省亲倾五两银子为父母修此宅,因钱粮不足只修了大门和西院围墙,回到任上后,万民上书以颂其德,光绪感其廉政孝廉赐银千两,命山东巡抚为其修宅,但王瀚庭只花了十几两银子将家宅完善,其余银两还官府用于灾民。之后鞠躬尽瘁,劳累过度,病死在任上。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县令老宅古朴,规整。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王家老宅外面就是两处石碾,现在也建了一处停车场,面积不大。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村里大多是这种崎岖蜿蜒的小道,运输东西大部分用的是独轮车。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村口卖的是山上自家产的小米,黄澄澄的,八块钱一斤。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还有两筐地瓜和几个根雕,有时候还能碰上村民在这卖煎饼,很好吃。

七品县令故里,浪子回头筑路,老王带您走进莱芜中法山村

古村无语,用心领悟,每一座老房子都是一首诗,值得我们慢慢品味。

老王结语:去过了一些古村落,每个村子都烙上了岁月的痕迹,但又仿佛如鲜活的面孔出现在当代人眼前,几乎每个村里都有“戒赌碑”,警示后人不要不劳而获。中法山县令的事迹说明当官要勤政爱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青龙街的故事说明“浪子回头金不换”。久居钢筋混凝土的您,有时间的话,不妨邀三五好友,或漫步于山间丛林,或徜徉于古村小巷,给自己放个假!

下一个古村,老王将带您走进莱芜齐长城一线五村中的上法山村。槐抱榆,槐树树干里长出一棵二百多年的榆树。李半仙故居,和您领略一下上法山的老屋,老街,老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