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一个孤女如何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女性

如果评选中外文学史上最孤独的女性,林黛玉可以作为中方典型人物,而在西方文学中,拥有一个孤独灵魂的简爱无疑是其他人物无可比拟的。

带着偏见奉送给你的冷眼,不过是对方浅薄无知的心灵,不具备发现你独特美的能力罢了。

——致我爱的《简爱》

《简爱》:一个孤女如何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女性

简爱的人生轨迹,其实十分简单,从寄居的盖茨黑德府上,到就学的罗沃德学校,到执教的桑菲尔德府邸,以及自我放逐的荒原庄,最终,是她安度一生的芬丁庄园。

只是在这简单的几个驻足地,简爱不仅经受着身体上的历练折磨,更经历了精神上的成长升华。

或许,人们应该感谢所经历过的苦难,因为正是苦难使人们获得成长。

但对简爱来说,她的经历,无疑太过于痛苦了些。

在盖茨黑德府上的十年,她经历了如同地狱一般的折磨;而罗沃德和桑菲尔德的生活,看似平静却暗涌流深,如同炼狱一般涤洗她的灵魂;荒原庄的平静岁月,让她真正开始抚平自己的创伤,让她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过去,让她真正独立的担负自己的人生。

十年折磨,激起她反抗的意识

在寄居的格兹汉多府上,简爱是府中的另类,舅母里德太太厌恶她这个丧父丧母的孤女,两个表姐伊丽莎和乔治亚娜捉弄她,表哥约翰则经常痛打她。

对于不到十岁的简爱来说,她早已习惯于面对亲戚对她的种种虐待,因为习以为常,反而不觉得有何不对之处。

直到约翰毫无轻重的打破简爱的头,瘦小的简爱面对高大强壮的表兄,对死亡的胆怯恐惧让她不顾一切的开口反击,只是换来的是变本加厉的痛殴。

明明受重伤的是简爱,可是主人仆人全都众口一词的指责简爱:“竟然打约翰少爷!”

十年来的冷眼孤立和折磨痛打,简爱都默默忍受了,也没有换来任何人的同情与怜悯。

只因为亲戚指责她——

“你是个靠人养活的人。你没钱,你爸爸一分钱也没留给你。你应该去当乞丐,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样的上等人家的孩子在一起,跟我们吃一样的饭。”

而仆人也能指责这位寄居的孤女——

“你还比不上佣人呢!因为你靠别人养活,却什么也不干。”

“你得低声下气,顺着他们,这才是你的本分。”

贫穷似乎成了简爱的原罪。然而在社会等级森严的19世纪的英国,贫穷确实被看做低贱。

简爱的母亲,里德家的小姐,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嫁给一个穷牧师,这无疑是自甘下贱。

于是,丧父丧母身在襁褓中的简爱成了里德家族的眼中钉肉中刺,只有舅舅里德先生心疼她,愿意养育她。

这份疼爱却没有维持多久,因为里德先生去世了,毫无血缘关系的舅母对她冷眼孤立,却又碍于对死去丈夫的誓言而不得不抚养这个使家族声誉蒙羞的孤女。

世界上最大恶意的痛恨是什么,就是无视你。

简爱在这种无视中长大,这种无视,为她带来了表姐表兄们的欺辱,也为她带来了仆人们的歧视。

逐渐长大的简爱有了自己的意识,她以前也会为了自己的瘦弱、胆怯、怕羞而感到自卑,为自己的不讨人喜欢而感到伤心,可是现在,她认识到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她开始了大胆求生存的反抗。

九年的沉默忍耐,默默无声,却在第十年像火山一样的爆发了。

她大声叱骂对她挥拳头的约翰里德——

你是个恶毒残暴的孩子!”我说。“你像个杀人犯——你是个奴隶监工——你像罗马皇帝!”

她大声指责对她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的舅母——

以为我没有情感,以为我不需要一点抚爱或亲情就可以打发日子,可是我不能这么生活。······人们满以为你是个好女人,其实你很坏,你心肠很狠。你自己才骗人呢!”

只是这生平第一次反抗,却以失败告终了。

里德太太很明白如何惩罚自己痛恨的人,给予她她最害怕的东西就是对她最大的惩罚,她把简爱关进了里德先生临终停尸的红房子。

幼小的孩子天生有着对死亡的惧怕,简爱在孤独中晕厥了过去。

简爱在盖茨黑德府上无疑是孤独无依,她没有被任何善意围绕,也没有任何人愿意倾听她的心声,更无人关心她的心灵是否孤独。

幸好,有一个善良的药剂师愿意对她的处境施以援手——向里德太太提议让简爱去上学。

简爱的反抗引来了里德太太更大的厌恶,她已经明令禁止自己的宝贝儿女与简爱接触,唯恐自己的女儿沾染上她所认为的不良品性。

于是,她听从建议,为简爱找到了一个新去处——罗沃德学校——来摆脱这个恼人的负担。

怀着被流放的感觉,带着一颗绝望、痛楚的心,简爱离开了这所对她充满了敌意的房子,去寻求罗沃德那冰冷的栖身之所,那不可知的目的地。

简爱成了一个孤独的流放者。

《简爱》:一个孤女如何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女性

迷茫的简爱

罗沃德学校赋予的新生

只是,里德太太并没有那么好心,她不愿意放过一丝让简爱过的不好的机会,她挑选的罗沃德学校,地处幽深的山谷,偏僻荒凉,离最近的教堂也有两英里远。

她只希望简爱受到与她的前途地位相称的教育,简而言之,穷人的教育。

然而能够接触到学校,接触到老师,接触到知识,即使要忍受学校制度的苛刻,饮食的恶劣,环境的阴森苦寒,简爱也不愿意回到盖茨黑德每天锦衣玉食的生活里。

在罗沃德学校,简爱认识了对她影响至深的良友海伦彭斯和良师谭波尔小姐。

没有任何一个同龄人像海伦彭斯一样有思想,这份独特吸引着简爱。而海伦,也对对简爱怀有莫大的善意。

简爱从没有这样与人交谈过,双方在交谈时是心平气和的,互相平等的,没有指责,没有控诉,没有歧视。

简爱大胆的汲取着海伦身上的忍耐与平和,学着像海伦一样拥有自己的目标,学着认识“我被送到罗沃德是受教育的,不能半途而废。”

海伦身上的善良宽容,无疑对简爱人生观的塑造起了最重要的作用,面对简爱的称赞,她能清楚的明白,看人不能只看外表。

虽然她知识广博,学习努力,成绩最好,但是老师拿树枝鞭打她,是因为她确实很邋遢,从不保持整洁,总是忽略规则,该做功课时偏要看书,缺少条理。而这位老师,偏偏是个爱整洁又细致的人。

海伦不抱怨老师的偏见,不怨恨老师只盯着她的缺点看,不记恨老师从来看不到她的优点。

反而劝告简爱,生命真的太短促了,不值得把它耗费在怀恨和记仇上,如果能忘掉因不公正的对待而引起的激愤情绪,不是会活的比现在更快乐些吗?

海伦受那个时代宗教思想的影响,信奉的是这样的信条。

“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最好办法——同样,报复也绝对医治不了伤害。”

而对于刚刚觉醒了自我意识的简爱呢?虽然她称赞海伦的宽容忍让,但她仍很自然的认为,以善念对善念,以恶意对恶意才是对的。

凡是对你好的人,你就对她好。要是大家都对蛮横霸道的人逆来顺受,那么坏人就会为所欲为。当我们平白无故地挨了打,一定要狠狠反击。

此时的简爱,抱有着朴素的善恶观

那些不管我怎样讨他们欢心,硬是讨厌我的人,我必定会厌恶的。我必须反抗那些无理惩罚我的人。同样,我会爱那些爱我的人,或者当我认为自己该受罚的时候,我会心甘情愿去承受。

面对海伦博大的思想与胸怀,简爱是好奇又向往的。她不知疲倦的在罗沃德汲取知识,以为自己找到了最宁静的港湾。

《简爱》:一个孤女如何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女性

被罚的简爱

可是简爱仍要受到里德太太所赠予的流言蜚语的污蔑,她伤心欲绝的认为,罗沃德这个赋予她敬重与爱护,夸奖与赞许的地方,也要被里德太太的对她的恨给同化了。

可是海伦给予了她信任,谭波尔小姐更为她找回了清白。

在罗沃德所有的教师中,谭波尔小姐是最受敬爱的一位。

当厨房把煮糊的难闻米粥让学生吃时,她会顶着责难为全体学生重新准备奶酪;

当学生们在冬天的寒风中冒雪去礼拜时,她会鼓励学生“要像坚强战士一样前进”;

当学生们受到学校司库布罗克赫斯特先生的苛刻指责时,谭波尔小姐会就事实情况为学生分辨。

尤其当布罗克赫斯特依据道听途说,指责简爱是一个说谎成性的孩子时,谭波尔小姐没有偏听偏信,她秉承着“要听取被告人的辩解”原则,找到简爱,来了解具体情况。

虽然她自己已经完全相信了简爱的清白,但是她还是向简爱提到的那位药剂师证人写信,寻求证据来证实事实真相。

在了解了三方情况后,谭波尔小姐向全校师生郑重宣布了简爱的清白。从小在漠视和冷遇中长大的简爱,遇到善良公正又博学的谭波尔小姐,简直把她看做母亲姐姐一般仰慕。

谭波尔小姐用自己善良、公正的秉性,为简爱的人格养成建立了一座引航的灯塔,成为了简爱的灵魂导师。

海伦彭斯与谭波尔小姐各自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熏陶感染着简爱,她在罗沃德如鱼得水,享受着与以往大不相同的丰润的精神滋养,享受着孤女的重生。

当海伦因病去世后,谭波尔小姐更成为了简爱在罗沃德学校的唯一精神依靠。

于是,当谭波尔小姐结婚离开学校后,简爱重新成为了一个孤独者,一个失去了良友,又失去了良师的灵魂孤独者。

一直渴望能独立养活自己的简爱,决定离开山谷,去寻找不一样的人生。

此时的她,已经完成从一个孤女向独立女性的蜕变。

《简爱》:一个孤女如何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女性

结语:

纵观简爱十八年的成长史,能够促成她独立自强的因素中,有三大不能或缺的原因:

1.简爱自身顽强追求平等的意志力

马克思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归结为人发展前进的决定力量。在简爱身上,这一点有多重要显而易见。面对舅母一家,她明明毫无反抗的力量,但是一旦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就一定要大声诉说自己的不平。

也正是这一份倔强与不屈,才为自己争取来了进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

2.良师益友强大的人格感召力

无论是海伦彭斯作为同龄人赠予简爱的友谊,还是谭波尔小姐作为人生导师赠予的教导,都是年幼的简爱不曾得到过的温暖。

这些善意的熏陶,使得简爱原本略有偏激的反抗精神变得更加平和理性,而学校教育赠予的渊博知识,又使简爱能够更客观理智的看待这个世界。

3.时代加诸在简爱身上的磨练

不平则鸣。19世纪的英国,社会阶层壁垒森严,人们的财富观念极度扭曲,哪怕是骨肉相连的亲人,没有财富,就意味着没有地位。

简爱的母亲有着贵族出身,可是一朝下嫁穷牧师,原本生活里的一切瞬间与她断绝了关系。简爱更因此,在舅母家中备受欺凌。

这一切使得简爱发出不平之鸣,发出对时代的反抗之音——做一个自己养活自己的独立之人。

《简爱》:一个孤女如何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女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