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历史君
张良是汉朝的开国功臣。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但是不仅仅是他,他的子孙后辈也都是个顶个的人才。毫不夸张的讲,他缔造了一个辉煌了千年的家族。
到了今天,张良的家族已经传了六十四代。他的第八代世孙创建了天师教,两千年鼎盛不衰,也就是那个十分有名的张天师。
张良的后人中还有著名的医圣,张仲景。他的能力自然也是不同小可。《伤寒杂病论》这一部历史著作,救助过多少的患者。他为中医做的贡献也可以说是不可磨灭的。除此之外,文人墨客,各朝官员,可以说更是不缺。
张良的家族确实厉害,两千年以来出了多少人才。“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刘邦的评价或许真的可以很好的解读张良。现在看来,何止于千里之外,还有千年之外。
有一句话在坊间传的十分热烈,“富不过三代”张良家族都传了六十多代了,为何还能这么鼎盛呢?
其实和他对后代的告诫不无关系。在刘邦大业已成的时候,张良就选择了明哲保身,激流勇退。这也是他得以善终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其实也是给他后代的一个很好的教育。黄老之道,这是张良家族鑫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在张良之后,他的家族确实遇到了一些波折,也就是他的下一代的时候,那个时候确实是张良家族的低谷。后来到了张天师的时候,他终于理解了张良的思想。最后跳出轮回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张良家族就开始越发的壮大起来。
后来,张良家族一直都在发展,也越发的壮大,成为了继孔子家族之后的第二大家族。
众森淼
张良到底有多聪明?
关于张良,他的计谋史书上都有记载。不像诸葛亮那么虚的,找不到史实。
张良妙计太多,在这里只说两个代表性的。第一,在刘邦彭城之战失败之后,曾立誓,他要把函谷关以东所以土地捐出去,灭了项羽,问张良,怎么分封,封给谁。这两个问题张良一一解答,说的十分到位,这一大计划实施起来,从此天下军心向刘不向项。韩信,彭越,英布三人拼死为刘邦卖命。
第二个妙计,有一次,刘邦和张良站在城楼上散步,刘邦突然往下一望,很多功臣一团围成一团坐着,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什么。刘邦便问张良,他们在干什么。张良说,他们在谋划怎样造反。刘邦大怒,问为何。张良说,圣上你只封自己看的顺眼的人为诸侯,那些立过实际战功的人你从不过问,等土地快被你封完了,他们可能也就封不到了,所以他们觉得你不厚道,想反了你。刘邦想想也有道理,问有什么办法,张良说立刻封你最讨厌但立过很多战功的雍齿为侯,刘邦答应,从此功臣们更加心服刘邦。
为什么他的智慧让他的家族辉煌了这么多年?因为张良知进退,张良也被封了一万户,且汉朝世世代代为人尊敬,后世遗留子孙自然会多。
如史如画
秦末汉初的张良可以称之为智多星,诸葛亮曾经这样评价张良,9个字: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作为帝王之师,张良对天下棋局了然于胸,运筹帷幄,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旷世奇功。
一是出生好。张良是典型的“官二代”,他们家五代相韩,家门显赫。然而,到张良这一辈,家里的形势却变了,韩被秦所灭,张良散尽家财,招募勇士,发誓要恢复韩之旧境。
张良想出了刺杀秦始皇的最直接办法,于是他花重雇佣了一个大力士,并且选择了一个绝好的伏击地点——博浪沙。结果在这里果然等来了喜欢出巡的秦始皇,但袭击的结果是,阴差阳错地的只击中了秦始皇车队的副车。逃过一劫的秦始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张良成了全国缉赏犯。无奈之下,张良只好选择了远走它乡——逃匿于下邳。
二是师承好。
就在下邳,张良却遭遇了人生的奇遇,一次在桥边遇到一个童颜鹤发的老人。这个老人故意将自己的臭鞋丢到桥下,然后让张良去捡。张良看他年纪大,于是捡了。谁知道刚把鞋捡上来,那老人又把另一只鞋丢下去了,还让张良去捡。
张良忍了,又把鞋捡回来。老头笑眯眯地对他说了4个字:孺子可教。然后叫他两天后在这里等他。
结果,张良两次都因为来晚了,而遭到这老人的臭骂。最后一次,张良半夜就起来守在桥头,终于比老人先到。这老人于是交给张良一本书,张良一看就惊呆了,原来这本书是失传很久的《太公兵法》。
自从得到这本天下神书后,张良开始认真研读,数年后,修炼成了深通兵法韬略、奇门遁甲的神人。
据悉,送张良书的人就是传说中与鬼谷子齐名的黄石公。
三是谋略好。
公元前208年,农民起义第一人陈胜被自己的车夫杀死后,红极一时的“张楚政权”走下神坛。为了打破群龙无首的僵局,项羽集团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年底,熊心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承诺:谁先进咸阳,谁便可自立为王。
次年,张良随军刘邦,两人相见恨晚。有了张良的良计,刘邦一路开挂,最终先于项羽到达关中。刘邦入主咸阳后,张良劝他以示节俭,安抚百姓;项羽称王封地后,张良劝刘邦“明烧栈道,暗渡陈仓”,夺取关中宝地……
总之,刘邦能打下江山,张良居功至伟,而关于他的智谋,最直接体现在这三件事情:一是在鸿门宴上与范增的明争暗斗,用计让刘邦顺利逃脱;二是当韩信派人找刘邦索要假齐王时,阻止了刘邦的怒火。三是定下“下邑奇谋”。当时,在彭城之战后,刘邦被项羽打得几乎全军覆没,以至于各路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为了能够逃命,直接丢下老父亲、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筹数十骑狼狈逃得性命。
就在刘邦万念俱灰时,张良果断给刘邦做出新的战略规划,他向刘邦举荐了韩信、彭越和英布三人,让刘邦全力支持他们三人去开辟第二战场。而事实也证明,张良的的这条战略规划非常正确。
因为,很快韩信就在第二战场上势如破竹,先后平定魏、代、赵、燕等地;而英布也在刘邦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并在淮南搅得天翻地覆;彭越则在项羽的后方夺得二十多个城邑,并缴获谷物十多万斛,让项羽的后勤频繁出现状况。
三年后,刘邦带着韩信、彭越和英布,以十面埋伏包围项羽,最终逼得项羽自刎乌江。
四是淡名利。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张良被评为汉初三杰,功劳居百官之首,同时,刘邦还让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引用刘邦原和衣而卧评价张良就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是发自肺腑的佩服之言!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张良却拒绝了,并且选择了退隐江湖。在归隐以后,张良在乡间建造了一座房子,这个房子非常平凡,跟老百姓家的房子没什么区别。他甘守清贫,也没有给子孙留下什么财产。他这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刘邦看看,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异心。
事实证明,这是张良的聪明和明智之举。后来,刘邦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开始对功臣下黑手,燕王臧荼、卢绾、赵王张耳、彭越、韩信等人无一幸免。伴君如伴虎,特别是功高盖主的开国元老,能有善终的没几个。张良,却是个例外。不但张良没有被连累,他的家人也幸免于难。
张良归隐后只做一件事,那就是2个字:修仙。他因为得黄石公“天书”精髓,在政治上有深远影响。同时受“天书”的影响,他也清心寡欲,退隐江湖,一心追求黄老之术,欲求得正果,得道成仙。
据说张良死后,还带着一块黄石一起下葬。而张良在世之时,其家族坚持研究道家思想的人虽少,但到了其第八世子孙张道陵之时,悟出张良的用心良苦,开宗立派,创立了正一道,成为一代宗师。其后代张鲁继而开创五斗米教,在汉中传教安民,威震一方。
道教发展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张家子孙后代也就一直沾祖上的光,家族辉煌。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张良的聪明,在于他对人性的洞察,这一点,从他儿子身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汉惠帝刘盈是刘邦和吕后的亲儿子,也是大汉的第二任皇帝。他没有刘邦的无赖,也没有吕后的狠毒,对人非常仁慈。他老妈疯狂地报复刘邦留下的女人们,还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刘盈在观看了他老妈推荐的人彘表演后,惊惧不已的同时,也为有这样的老妈而伤心,结果23岁就病死了!
在刘盈的葬礼上,吕后嘴上嚎叫的哭天抢地,却没掉一滴眼泪,根本不像死了儿子的亲妈。张良的儿子、年仅15岁的张辟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对左右丞相王陵和陈平说:太后唯一的儿子如今驾崩了,太后干嚎却没流泪,你们觉得是为什么?王陵和陈平心里也正纳闷呢,却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张辟疆分析道:惠帝的儿子年纪小,你们这些功勋贵戚又都手握重权,太后这是担心以后被你们欺负啊!太后是什么人你们都清楚,等她掌权了你们都没好结果!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太后的娘家人入宫掌握南北军的兵权,这样太后就安心了!
王陵陈平恍然大悟,连忙按着张辟疆的办法禀告吕后。
吕后心里高兴,放下了心头大石,才情真意切地开始放声大哭,这回是真哭,声泪俱下。
这就是张良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家学渊源。而我们观察张良的一生,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洞悉人心洞察人性。
张良是春秋战国时的韩国贵族后裔,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后亡命江湖,遇到圮上老人黄石公传授兵书。
张良原本是想单干的,也拉起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后来还是发现自己势单力孤,准备投奔一个能够依靠是势力。而他的选择原来也不是刘邦,只是在投奔别人的路上遇到了刘邦而已。
张良和刘邦之间交流了很久,双方都十分满意。刘邦欣赏张良的智慧,而张良也了解了刘邦:这个人虽然流氓,但格局很大而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乱世之中的流氓,有了格局和胸怀就是枭雄,刘邦就是这样的枭雄。张良了解了刘邦的性格和人心,也就掌握了如何辅佐刘邦。
这一点我们从韩信自封为齐王后,张良的劝谏方式和刘邦的反应就能略窥一二。
韩信被拜为大将军之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后把整个齐地都打了下来,自信心膨胀,派人去禀告刘邦:现在齐地虽然平定了,但还是有很多危险因素,我先在齐地当个假齐王,安抚人心民意。
刘邦这时候正被项羽攻击的手忙脚乱,韩信这个举动让他勃然大怒,你不来救援我反而要自立为王,这不是造反吗?当时拍着桌子就要发飙。
我们注意这时候张良的举动。他不是马上站起来阻止刘邦,而是在桌子底下踩了刘邦一下。刘邦马上明白了张良的意思,情绪没变内容却变了:大丈夫要当就当真齐王。随后封韩信为王,缓解了内部的危机。
刘邦平定天下后,让张良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食邑,而张良说:我和您是在沛县相遇的,从此我得到了明主,这事我一生都不会忘记,所以请允许我选择沛县作为食邑。
这个选择,既在情感上打动了刘邦,又在现实中保全了自己。沛县是刘邦的大本营,张良如果在封地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刘邦的耳目。张良的选择是明确地在告诉刘邦:我自愿接受你的监督,因为我对你毫无保留。
张良明白帝王的心思,知道他们对功臣的疑虑,所以才有了这个选择。最后张良被封为“留候”,就是留下来的候,意味深长!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是文章。张良的成功,就在于他对人性有清晰的了解!
李飞叨
说张良是中国明哲保身第一人,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关于他的故事,大家多多少少肯定都听说过一些。当然关于他的事情,大家最熟知的是,他帮助刘邦打下了一片大好河山。到了刘邦称帝后,轮到他们这一帮功臣,坐享其成,封官加爵的时候,张良却选择了急流勇退。
正是因为张良在人生的最顶峰的时期,他宣布退隐朝野,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所以他才没有遭到刘邦的报复。
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的时候退隐山林呢?难道他真的不想当官吗?
事实上肯定不是这样的,张良跟着刘邦出生入死,不就是想封侯拜相,指点江山嘛。
最后他之所以选择不问政事,是因为他在跟随刘邦打江山的时候,已经把刘邦这个人给看透了,刘邦绝对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福的人。
那么张良是通过刘邦做得哪些事情,来看透刘邦发呢?
我们说几个人,大家应该就知道了。
萧何和张良一样,都是刘邦最为倚重的人。刘邦和项羽在争天下的时候,让萧何给他管理大后方,虽然萧何做的很好,刘邦缺人,他就给刘邦补充人员,刘邦缺粮,他就给刘邦筹集粮饷,可以说萧何兢兢业业,从来没有耽误过刘邦的事,还把刘邦的大后方给治理的有井有条,要说这样的萧何,刘邦应该奖赏人家才对,毕竟人家是有功之臣。
可是,刘邦不这样想,他猜疑萧何,觉得萧何这个人有异心,对他不忠。
因为萧何在关中的名声太好了,关中的人对他很尊重。刘邦担心萧何在背后摆自己一刀,然后自己称王称霸了。那他刘邦岂不是成了冤大头。
想到这里,刘邦就隔三差五地派人去问萧何最近怎么样了?
萧何刚开始以为刘邦关系自己很高兴,可是,时日已久,他觉得不对了。
萧何在想若是问候的话,也该是萧何问候刘邦呀,毕竟刘邦在前线打仗,那里才是最为危险的地方。
也就是在这时候,萧何的门客告诉他,你就要大难临头了。
萧何知道刘邦这么频繁地问自己没有按好心,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个门客就告诉萧何,刘邦在前线打仗,是怕你在后院发展自己的势力,毕竟你这么多年,治理的关中非常的富庶,百姓对你都是赞赏有嘉。刘邦是怕你撇开他自立门户。所以,他对你不放心。
萧何问这个门客,那我该怎么办呢?
门客告诉他,只要你把你的后代,儿子,侄子全部都给送到前线,帮助刘邦打仗。他就不会怀疑你了。
萧何依计行事,刘邦见了萧何的亲人来战场。他很高兴,从此,再也不问萧何怎么样了。毕竟萧何把最亲近的人,都送来当人质了,他刘邦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要知道这些事都是发生在张良眼皮底下的事情,刘邦连萧何这个老乡都不相信,他会完全相信张良吗?
所以说刘邦这个人,多少有点不地道。当你对他有用的时候,他都敢怀疑你。若是他真的当了皇帝,对你岂不是想杀就杀了。
所以,单从这件事上来看,就可以看出,刘邦是个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福的人。
我们在看张良做的另一件事,刘邦称帝之后,要分张良食邑三万户,而且这三万户,可以让张良自己选,还是让他选当时最为富庶的齐国的土地。
张良拒绝了刘邦,他觉得要这么大块地方,刘邦怎么可能对他放心。若是他真的选三万户齐地的食邑,刘邦肯定会找他麻烦的。在张良看来,这么多食邑只能给他带来祸害,所以,他拒绝了刘邦。
最后张良在贫穷的留县,选了一万户做自己的食邑,刘邦对张良的做法感到很满意。
张良在被封为留侯之后,就退隐山林不问政事了。所以,汉初三杰中,只他一人度过了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
被刘邦视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和韩信就没有这么幸运,韩信最后被杀吕后了,死的时候只有三十岁,这个大家都清楚。
萧何虽然最后也善终了,但是,他的命运也很坎坷。
刘邦临死前把他给抓进了监狱,想要处死他。最后要不是萧何自毁名节,又有高人来为他说情,说不定他真的就死在了刘邦的前面。
所以,相对比来说,还是张良的做法最聪明。
张良退隐山林之后,专心修道,死后还羽化成仙,到了太上老君的身边。当然这是传说了。但是,张良的后代都开始修道,这是真实的。
张良的八世孙张道陵学道有方,成了开宗立派之人,中国大名鼎鼎的正一道就是他开创的。张良的后代,之所以有作为,经久不衰。就是遵循了他的教导,一代又一代的把道给传承了下来。张家的道和孔子的儒家学说一样,对中国的影响都是十分深远的。
史学达人
说起张良的聪明,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应该就是他的这两件事情:一是在鸿门宴上与范增的明争暗斗,用计让刘邦顺利逃脱;二是当韩信派人找刘邦索要假齐王时,阻止了刘邦的怒火。
从这两点来看,张良确实聪明,但也仅仅只是小聪明,张良真正的智慧,或者说他对刘邦带来的真正价值,显然不仅于此。
事实上,张良之所以能够在刘邦集团中获得当之无愧的第一谋士地位,是因为他给刘邦规划了这样一件事情,而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刘邦才得以能够快速获取最后的胜利,这也才有了后来大汉四百年的天下。
张良所做的这件事情,就是帮助刘邦拟定出打败项羽的战略规划。当时,在彭城之战后,刘邦被项羽打得几乎全军覆没,以至于各路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为了能够逃命,直接丢下老父亲、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筹数十骑狼狈出逃,在这种背景下,刘邦几乎是万念俱灰,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此时的刘邦,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打败项羽这样的神级对手。这时候,张良果断给刘邦做出新的战略规划,总而言之,既然现在咱们根本无力和项羽争夺六国之地,那还不如让其他的人来和项羽争夺,如果他们能够崛起于六国故地,项羽的地盘,自然会被压缩,到时候大家再一起群殴项羽,他自然是必败无疑。
于是,张良便向刘邦举荐了韩信、彭越和英布三人,让刘邦全力支持他们三人去开辟第二战场。而事实也证明,张良的的这条战略规划非常正确。
因为,很快韩信就在第二战场上势如破竹,先后平定魏、代、赵、燕等地;而英布也在刘邦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并在淮南搅得天翻地覆;彭越则在项羽的后方夺得二十多个城邑,并缴获谷物十多万斛,让项羽的后勤频繁出现状况。
当然,也正因为韩信、彭越、英布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尤其是韩信崛起的速度,实在快到惊人,仅仅不到一年时间几乎就成为仅次于项羽和刘邦的军事集团。如果再这样下去,韩信随时可能失控。而彭越、英布本就是自己拉起的队伍,一旦有机会,他们也可能失控。
在这种背景下,刘邦对张良的战略规划,开始产生怀疑。因为按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虽然最后能够把项羽这只猛虎打败,但带来的结果却是,韩信、彭越、英布这群豺狼崛起,最后他们搞不好会成为第二个项羽,甚至是比项羽更可怕的对手。
这时候,郦食其就建议刘邦改变战略。总而言之,与其培养英布、彭越、韩信这种如狼似虎、野心勃勃的人物,那还不如把六国故地分封给六国的后人,让他们占据六国故地,这样他们崛起后,同样可以压缩项羽的地盘,最后大家也可以一起群殴项羽。
并且,因为六国后人,大都是一些平庸无能之辈,没有过硬的本事和足够的威望,他们想发展起来,只能完全依靠刘邦的扶持,所以他们自然缺乏与刘邦相抗衡的资本。这样等到击败项羽后,刘邦再来收拾他们,显然要容易太多。
郦食其的这条建议,正好解决了刘邦心中一直以来的担忧,所以他自然觉得郦食其的战略规划要更胜张良一筹,所以刘邦决定采纳郦食其的建议。而当这个消息传到张良耳朵里后,张良马上就飞奔过来面见刘邦,要求刘邦马上中止实施郦食其的计策,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亡国之计。
张良当时向刘邦陈述了七条理由,而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虽然说,如果扶持韩信、彭越、英布发展壮大,等他们崛起后,必然会对刘邦造成很大的威胁。但问题是,如果不是韩信、彭越、英布这种如狼似虎,有能力有野心的人物,又有谁敢和项羽这种大佬正面对抗呢?
当时的天下,并不是谁都有胆子敢去和项羽争夺地盘,如果随便拉出个六国后人,就敢和项羽叫嚣,敢去抢夺项羽的地盘,那赵王歇、陈余、魏王豹等人,好歹也算是一时豪杰,他们完全可以把项羽打得在关东无立足之地,又何必劳烦彭越、韩信和英布呢?
事实上,如果刘邦真把六国故地分封给那些能力资质平庸的六国后人,他们中真有人敢去和项羽口中虎口夺食吗?恐怕最后的结果是,面对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他们转头就集体投靠项羽,到时刘邦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更要命的是,如果说凭韩信为刘邦所立下的这份天大功劳,最后所获得的权力和地位,还不如那些什么事也没干的六国后人,那以后谁还敢替刘邦卖命。
因为,韩信这么大功劳,彭越、英布也都是战功赫赫,最后却什么都没捞到,那曹参、周勃灌婴、樊哙等人,岂不是连汤都没得喝?在这种背景下,大家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还会有积极性吗?
刘邦听完张良的分析后,立马明白这其中的核心关键。虽然说,张良所拟定的战略规里划存在很大的缺陷,但至少可以补救。但郦食基的战略规划,会直接将刘邦带向灭亡的境地。在这种背景下,刘邦果断再次选择按照张良的战略规划来执行,而一年后,刘邦带着韩信、彭越和英布,以十面埋伏包围项羽,最终逼得项羽自刎乌江。
刘邦在登基后,评价张良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确实乃发自肺腑的佩服之言!
我是赵帅锅
说到汉初三杰名声不是一般的大,分别是韩信,萧何和张良。
今天要说的智慧谋士张良。诸葛亮曾评价张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张良到底有多聪明呢?
首先,张良家庭出身非常好,祖辈都是丞相,是一个宦官之家。所以他深懂帝王之术,看人极准。
在楚汉争霸时,正是因为张良给刘邦的深入分析,谋划,争取到了韩信,彭越和英布的帮助,一步一步地成就了刘邦的帝王霸业。
其次,张良的智慧就在于懂得如何保全自身。张良对刘邦这个人是非常了解的,知道刘邦这个人可以共同患难不可一起享福。
所以,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就假装生病,开始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主动选择了退隐江湖,然后不问政事,不张扬,最后才可以安享晚年。
最后,张良悟到了老师黄石公的生存之道,于是开始一心向道,开始追求黄老之学。张良的后代也因为张良的这个决定大受启发。
后来张良的八世孙张道陵,在七岁的时候就可以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后来更是创立了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自封为张天师,在当时那个年代深受皇帝器重。
张道陵为天师派第一代张天师,其后子子孙孙世代接任天师之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万古长青,永不褪色。到了今天,天师世家已经传到了64代,辉煌了2000余年。
目前人们熟悉的江西龙虎山张天师一系,就是张良的后代。可张家子孙世世代代都为张天师,一直延续至今,张家也因张良的明智之举辉煌至今,成为中华三大姓之一。
从这里也可看出张良的聪明之处,是一个真正的智者。后人也尊称其为“谋圣”。
岳涵
张良,字子房,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冠号“谋圣”,助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居功至伟。然则韩信授首、萧何被囚,子房独善其身,何也?盖大智慧也。
张良的聪明才智主要有以下几点。
●鸿门宴上与范增斗智斗勇
在收到项羽鸿门宴的邀请时,刘邦犹豫不决到底去不去赴宴,张良为其分析了当时紧张的态势,最后才去赴了明知对自己不利的宴会。张良利用自己广阔的人脉说通了项羽的伯父,终助刘邦脱险,还打消了项羽的猜忌怀疑。
●化解韩信索要齐王的威胁
在一次项羽率兵攻打来时,刘邦通知韩信前来保护,可是韩信派人向刘邦要求得到齐王为要挟,这是赤裸裸的敲诈啊,当时刘邦就想发作。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张良在其耳朵边小声的说:“主公何不先随了他的意,救命要紧。”刘邦便是因为张良的这一提议,爽快地答应了此事。
●成功改变刘邦“易储”
刘邦宠爱戚夫人,想要改立太子。吕后秘密向张良求助。张良没有拒绝吕后,但也没有直接向刘邦建议,让太子邀请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出山,刘邦看到太子都能请来“商山四皓”,这才放弃了废太子的想法。张良既没有给刘邦留下干涉立太子的把柄,又不露痕迹地帮助了吕后和太子。
●讽谏刘邦治国之策
刘邦当皇帝后分封了好多官员,但还没被封赏的就老大不乐意了有了怨气。张良通过讽谏刘邦,封刘邦对之心存怨恨的老乡雍齿什邡侯,平息了众将领的怨气。张良利用此事提醒刘邦治国安邦要讲究公平、公正,如此才能服众。
以上是张良聪明才智的体现,他真正的大智慧是谨慎隐忍知进退、高瞻远瞩淡名利,荫泽家族子孙兴旺辉煌了2000多年。
●阻封隐退
论破项羽之功,张良功居第一,却婉拒刘邦的万户侯而选择了被封留侯,一个封地最小,却官位甚大的职位。张良看出刘邦为人好猜忌,怕招惹麻烦,因此以退为进,在功成时就选择隐退,并借口身体不好不再参与政事。
●远离权争
刘邦翦灭异姓王的过程中,以张良的智慧完全可以帮助刘邦出谋划策,但他知晓急流勇退的道理,也不愿搞权术诡诈那一套“阴谋”,所以在汉初你死我活、见不得光的政治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以免有损阴德,遗祸子孙。
●与世无争
此后张良又常托病,杜门不出,习“道引”、“辟谷”之术,扬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充溢着对黄老之术和道家思想的追求。又示人以独往独来,不结党营私的形象,因此得以在迭番政治风暴中保全身家。他既深谙道家“功成,身退,天之道”, 与高祖之间的距离,他始终保持得恰到好处,食其禄,安其心,不遗君上以“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恶名。
当世人皆醉心于权势,执著于富贵,张良却功成身退,能弃人所不能弃,能舍人所不能舍,是为大智慧。让自己子孙辉煌了两千多年,其八世孙张道陵创立天师教,到今天还在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唐朝开元名相张九龄,留下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名篇; 被后人称为“医圣” 的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写出了传世的巨著《伤寒杂病论》,一手确立了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
总之,张良的大智慧带来了家族的辉煌,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子房也真的无愧汉高祖的评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齐风雅
说点不一样的。
俗话说:“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三国时期,司马徽举荐诸葛亮给刘备时,说了一句著名的话: “此人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开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这个张子房就是张良。
张良,何许人也?
——张良(约前250年—前186年),字子房,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 。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张良去世后,谥号文成。《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所以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个词,原是专指张良的。
张良之智,整个中国历史能比肩的人不多。我觉得只有二个半。
具体如下:一个“姜子牙”,一个“诸葛亮”,还有半个,就是“刘伯温”。
他的英雄故事就不一一列举了,再回答一下问题的后半句:
张良的一个智慧让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
说实话,中国历史上聪明的,家庭盛极一时的,多的和米一样。但一直辉煌的,确实不多。
为什么张良家庭就可以相对来说比较兴盛?
这个张良的身份有一个极大的关系。什么身份呢?
张良,是一个“道”家的信奉者。
而道家,讲究功成身退,不居功。盛世归隐,乱世济民。
老子说:“夫唯不争,天下莫与之争!”
这种不争的家族精神,是家族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
不记得哪个学者曾经说过,中国历史上,真正聪明的人,基本上都是道教人士。
吴谋
张良,字:子房,颖川城父(今安徽毫县人),出身韩国贵族,秦灭六国以后,辅佐刘邦灭秦,建立了汉朝。与萧何、韩信齐名,被称为汉朝初期的三杰。刘邦对三杰的评价:″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連百万之众,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
汉朝初期的三杰,萧何一生小心翼翼的奔波于朝野之上,最终经过自己的拼搏和努力,终归落个善终,而韩信呢?因为韩信功高震主,刘邦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汉室江山,最终指令阴险毒辣的吕后与老奸巨滑的萧何密谋施计杀死韩信于长乐宫中。韩信,司马迁著《史记》中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英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华及傲人的战功,但由于功高震主,最后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場。关于他的死因有这样的说法:韩信在一次追杀项羽时,追到荥陽时,就停滞不前了。萧何告诉刘邦,这是韩信在讨封赏,于是刘王当时还是挺大度的,就加封韩信为"三齐王",为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的含义,同时还封他″五不死",就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这样韩信方才满意的去追项羽,并且打败项羽,取下项羽的人头为刘邦立了汉马功劳。
在刘邦坐稳龙椅以后,就开始琢磨帮助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了,尤其是韩信,担心韩信势力过大会威胁到自己的江山社稷的安全,就令吕后与萧何密谍,将韩信骗入长乐宫中,韩信临终前,被吊在长乐宫的大钟内,头在罩着,吊在半空中,真可谓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因为刘邦以前说过:只要韩信顶天立地於汉土,绝不加兵刃於身。最终,顶天立地的韩信就被人用竹片刀或桃木刽杀死了,这样没用兵刃,刘邦也就没有违背当年的承诺,这萧向帮助刘邦集团除掉韩信后,被封为俣,后又拜相国。刘邦死后,辅佐惠帝,工作上勤于朝政,他病危时,向惠帝举荐曹参接替自己的工作,保证了朝廷工作的连续。但是由于萧何曾经帮助吕后错杀韩信一事,便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
就在刘邦除掉韩信以后,就开始给功臣们进行封赏了,可就在此时有一人却拒绝了封赏,拒绝了丰厚的待遇,选择了淡泊名利,隐居山林。也正是他正确的选择,所以到最后才免遭血光之灾,对刘邦集团构不成什么威胁了,也就没能遭到刘邦和吕后的打击报复。是他张良真的不想为官吗?为什么在功成名就之时他选择了退隐呢?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每个走仕途的人的理想,莫过于建功立业,张良也如此,他也想当官,但和理想抱负相比,生命更重要,这不光危及自己,同时还危及到族人的生命安全。张良从跟随刘邦不久,就看穿了他的真面目,他最初追随刘邦,从本质上也想加官进爵,封侯拜相的,一展自己的雄才大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就越来越懂刘邦其人了,此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待天下安稳了,他刘邦一定会上演″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
那么張良是怎么看穿刘邦的呢?咱们先说萧何吧,这位萧何和刘邦很早之前就认识了,并且关系很好,所以刘邦在外征战,都非常发心的将后方(根据地)交于肃何来管理,当然萧何也没有辜负这位主子的期望,将后方治理的井井有条,同时还给他招聘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并且在大军出征的同时,粮草辎重的供应上,也是没出过什么差错的。就这为他立下了.汉马功劳的萧何,到最后呢?
刘邦不但没有奖赏,反而怀疑他的忠心。只是因为他在关中百姓中的声望实在的是太好了,百姓对他萧向也由宗的尊敬。但由于他肃何在百姓中的声望和地位的提高,刘邦对他的疑心也是日益的加重啊。刘邦担心他萧何会在背后给他捅刀子,然后自己取而代之,那我刘邦不就成了冤大头了吗?刘邦居然有这么可笑的想法,心存疑心的刘邦越发多疑了,并且日渐加重,隔三差五就派人去看看或问问萧何最近的情况如何?过得好不好?
最初,萧何还真的以为是刘邦在关心和爱护他,感到温暖和开心快乐。但是时间长了,他就慼觉到不对劲了,越想越不对劲。毕竞自己身处安稳的后方,而他刘邦是在前线征战。自己在后方总要比前线安全呀,想到此萧何开始怀疑刘邦的用心了,觉得有点居心不良,但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这时,他的门客向他诉说了刘邦的真实意图,并且说他马上要大难临头了。门客详细的向他(萧何)阐明了刘邦的用意,刘邦在前线打仗,而你萧何在后方留守,且将后方治理的井井有条的,这时刘邦就怕后方易主,毕竟.你萧何治理后方这么多年了,百姓的乎声又高,故刘邦会害怕,怕你直接取而代之,因此刘邦对你萧何不放心呀。
萧何闻言,顿时恍然大悟,赶紧问门客自己应该怎么办?门客说只需将你的后人都送到前线上去,和刘邦一起打仗,这样,刘邦就再也不会起疑心了。果然,萧何依门客之计,刘邦就再也不问萧何在后方过得怎么样了。这事情虽然化解了,但事情的始末都被一人尽收眼底,此人就是张良。张良发现刘邦这人多疑,连共事多年的朋友都怀疑,又怎么会相信我这样半路来投他的人呢?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刘邦这样的人,在用人上还是有错点的,常言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即然认可了这个人的能力,相信这个人,就不要再去怀疑。那么,刘邦真的当了皇帝,再也用不着这些人的时侯,他又会怎么对待他们呢?想到此,张良顿感不寒而栗,仿佛看到自己和同聊的下場。看穿刘邦用心的张良,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在刘邦称帝后,准备封他食邑三万户,而这三万户让他自己选,选哪都行,并推荐他选择当时最富的齐国土地。而他张良偏偏拒绝了,他认为这是刘邦在试探他,试探他的忠心?结果刘邦终于按耐不住了,要对他下手了。如果他真要选择那三万户食邑的话,他也就离死神不远了,所以张良拒绝了刘邦的封赏。最后的张良在贫穷的留县选择了一万户做为自己的食邑,果然,刘邦非常的满意,封他留侯;但他认为只要还处于这个权利为中的漩涡中一天的话,他及他的族人就一天不得安宁。所以,他退隐山林,不问政事。他退隐山林从后,一心寻仙问道,专心修炼,死后羽化成仙,当然这些只是传说,不可当真。但是他的后人却开始修道,这是有真实记载的,他的八世孙张道陵学道有方,成了开宗立派之人,中国大名鼎鼎的正一道就是他们创立的。张良的后人,只所以有作为,经久不衰,就是遵循了他这先祖的教导,一代又一代的把道给传承了下来。张家的道和孔家的儒家学说一样,对中国的地域文化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张良无疑是刘邦集团中最聪明的人,最懂明哲保身的人,他看穿刘邦的为人,并且割舍了自己对于权力的欲望和追求。他及时退隐山林的智慧,造福了他的族人,并且让他的族人在两千年以后仍保持辉煌。(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司马迁著《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