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改”舉措逐步落地 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全面啟動

本報記者 侯捷寧

近日,證監會制定的《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已在系統內下發,各地證監局也都積極行動起來,開始了新一輪大力推動轄區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的工作。

本報記者近日採訪了上海證監局、廣東證監局和安徽證監局的主要負責人。看看粵滬皖這三地證監局是如何從精準監管、化解風險隱患以及退市常態化等方面著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據記者統計,截止到今年10月底,上海、廣東和安徽三地共有上市公司721家,占上市公司總數19%。

上海證監局:

暢通出清渠道 促進優勝劣汰

退市制度改革是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改革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已有17家公司通過多種渠道退市,創歷史新高。在這17家公司中,上海普天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上普)作為唯一一家主動退市的公司引起比較高的關注。

2019年5月23日,*ST上普股票正式摘牌。在觸及股票強制終止上市前,公司通過股東大會實施主動退市,避免了退市整理期股價劇烈波動,有效保護了中小投資者權益。

上海證監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ST上普是2014年退市制度改革以來,上海轄區首家退市公司。上海局充分依託綜合監管體系的機制優勢,會同上交所,穩妥處置*ST上普退市風險,為平穩實現市場化出清進行了有益探索。

具體來說,*ST上普從風險揭示到退市風險處置,歷時多年,上海局始終保持監管的主動性,相關風險整體可預期、可控制。總結*ST上普風險處置工作,有以下幾點思考體會。

一是風險早揭示、早處置是穩定市場和維護投資者利益的關鍵。一方面,上海局在公司風險積聚過程中,即較早發現風險,及時向投資者揭示風險,避免了風險的集中爆發,使投資者對公司後續風險轉化有較為明確的心理預期;另一方面,在公司債務逾期、資產凍結、連續虧損等重大風險爆發前,上海證監局已對公司財務信息虛假記載事項立案調查並實施行政處罰,投資者可以向公司提起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民事救濟途徑有效保護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二是落實上市公司退市主體責任是退市常態化的基礎。常態化退市機制是深化資本市場存量改革的重要環節,促使市場各參與主體形成共識,破除“等、靠、要”的思想,真正尊重市場規律,嚴格落實上市公司退市主體責任,對於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優勝劣汰,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加強監管協作是穩妥應對退市風險的保障。按照《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要求,上海證監局及時向地方政府通報*ST上普退市風險,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協作共同做好退市重要節點維穩安排,為*ST上普退市風險平穩化解保駕護航。

“退市常態化、市場化、法治化背景下,加強各部門監管協作,為平穩化解退市風險奠定了堅實的機制保障。”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對涉及到財務指標、“一元股”等因素存在的退市風險公司,做好風險防範,保障平穩出清;推動部分經營存在困難、運作相對規範的公司通過併購重組、重組上市等方式,拓展出清渠道,實現新舊主體的轉化;進一步加強與司法部門的溝通交流,堅持法治化、市場化原則,探討司法重整的有效途徑。

廣東證監局: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資本市場的穩定是金融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內容。一直以來,證監會都將防風險放在首位。

“全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著力化解民營上市公司大股東股票質押風險,不斷提高轄區上市公司規範發展水平,大力推動提升轄區上市公司質量工作。”廣東證監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將緊密圍繞證監會《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的工作要求,立足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以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為重點,堅持依法監管、分類監管、精準監管、持續監管,加強與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強化監管執法,壓實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主體責任。

據他介紹,2018年10月份以來,廣東證監局持續加強風險排查和動態監測,紮實開展股票質押風險防範化解專項工作,成立了由局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專項工作方案;向重點公司及控股股東下發通知並逐家約談,由局領導帶隊調研督導,並加強現場檢查,壓實風險化解主體責任;向廣東省政府提交多份專題報告、請示,並向10個重點地市政府發函通報風險,推動出臺有針對性的幫扶救助措施,促成省市設立13只目標總規模超920億元的紓困基金並加快落地運作;協調指導證券機構積極參與上市公司紓困,穩妥處置質押平倉風險。

在廣東證監局和有關各方的積極努力下,轄區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防範化解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自2018年10月以來,累計有37家公司第一大股東通過紓困基金救助、提前還款、轉讓股權等方式將股票質押比例壓降至80%以下,有6家公司雖然沒到80%以下,但也沒到平倉線、預警線,所以均不存在質押風險。

同時,廣東轄區紓困基金落地運作也取得一定效果。轄區8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經紓困基金救助幫扶後,其股票質押風險得到有效化解或明顯緩解。

“總體上看,轄區上市公司股票質押的數量、規模、高比例質押公司及存在質押平倉風險公司數量等指標均呈現全面下降態勢。”上述負責人表示。

但他同時也指出,雖然轄區股票質押風險化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看到,轄區部分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化解尚不徹底,大股東高比例質押的上市公司數量仍不在少數,一些公司的股票質押風險受股市波動、公司及控股股東基本面變化等影響出現反覆。

他表示,廣東證監局將繼續從五方面推動轄區股票質押風險防範化解及紓困基金落地運作: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推進;加強摸底排查,動態監測風險;壓實主體責任,實施分類處置;強化業務指導,發揮機構作用;強化監管執法,防範風險蔓延。

安徽證監局:

關注重點領域 實施分類監管

“深入踐行‘四個敬畏、一個合力’的監管理念,主動適應市場新變化,樹立系統監管新思維,持續強化風險預研預判,做好上市公司分類監管”,針對剛剛下發的行動計劃,安徽證監局有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

該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安徽證監局都積極踐行以風險和問題為導向的監管理念,堅持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扁平化監管的工作思路,堅持管少才能管好的原則,持續加強風險預研預判和精準分類,將轄區上市公司分為正常類、關注類、風險類和高風險類,以風險大小為導向進行“區別對待”,並適時根據日常監管、現場檢查、市場輿情等情況對風險分類進行動態調整,明確監管重點,實現監管聚焦。

他指出,當前現金收購成為了部分公司規避審核的手段,給上市公司帶來較大風險隱患。對此,安徽證監局將現金收購納入重點監管視野:

一是堅持全面監管與重點監管相結合,強化分類監管。在全面審閱排查的基礎上,聚焦公司風險、標的風險、交易對方風險等確定重點關注對象。

二是堅持事前防範與事後監管相結合,強化全鏈條監管。事前通過約請談話、風險提示、下發監管關注函等方式突出風險防範,保證監管不越界;事後通過加大檢查力度頻次、嚴懲違法違規情形等方式突出監管查處;同時通過督導中介機構提升執業質量突出中介機構借力監管。

三是堅持外部監管與股東行權相結合,強化全方位監管。通過與交易所聯合形成外部監管壓力、與投服中心協作促成股東行權等方式,對涉嫌利益輸送、侵害上市公司及投資者利益的現金收購形成強有力的監管聯動。

該負責人強調,下一步,將充分藉助信息平臺、科技執法、大數據分析、輿情監測、科技培訓“五位一體”的科技監管手段,提升監管針對性與能效;持續開展公司治理專項行動,管住實際控制人、大股東等少數“關鍵人”,營造良好的公司治理及規範運作氛圍;進一步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的打擊懲處力度,深化同交易所、地方政府等的監管協作,力爭三到五年推動轄區上市公司整體質量實現顯著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