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歷史:從“小姑娘快快長,長大嫁給兵工廠”說起

導語:

再一次看到“姑娘姑娘快長大....”的句子,是源於黑龍江省北安慶華工具廠(626廠)長大的子弟楊鑫寫的《回不去的故鄉》,文中寫到

“姑娘姑娘快快長,長大嫁到慶華廠”,當地的民歌傳唱著慶華廠的壯麗輝煌。

三線歷史:從“小姑娘快快長,長大嫁給兵工廠”說起

姑娘姑娘快快長,長大嫁到慶華廠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聽到“姑娘姑娘快長大,長大嫁給xxx廠”的句式,曾經輝煌的兵工廠的周邊也許都流傳著這樣的民聲。

抗戰版的“長大嫁給兵工廠“

抗戰爆發後,1940年10月漢陽兵工廠輾轉搬遷到重慶鵝公巖,並更名為兵工署第一工廠,工廠對外使用代號“漢興公司”。

從那時候起,就流傳著“姑娘姑娘快快長,長大嫁給兵工廠,三天打回牙祭,七天關回餉。”的歌謠,因為那時候為了確保前方的武器供應,兵工廠的工人待遇是極高的,可以說一個人養活一家綽綽有餘。

三線版“長大嫁給兵工廠

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三線建設,讓眾多的東部、北部工廠紛紛根據“”靠山、分散、隱蔽”(簡稱山、散、洞)的原則進入了西部、西南大山荒漠中,按月發工資、按月買供給糧的兵工戰士們,讓周圍的老百姓極其羨慕。

對於大三線時期兵工廠的工人,當時周圍的老百姓用羨慕、嫉妒、恨來形容是絕不過分的,曾有朋友對我說“那個時候看你們,一個個都拽得很,對我們來說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因此能產生“姑娘姑娘快長大,長大嫁給xxx廠”的民間願望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線歷史:從“小姑娘快快長,長大嫁給兵工廠”說起

我們的三線記憶


兵工廠的姑娘就是高傲的天鵝

當地的姑娘想嫁入兵工廠過吃供應糧的日子相對容易些,畢竟兵工廠男職工多女職工少;而兵工廠的姑娘,在當地老闆姓的眼裡那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天鵝。

據說河南省南召縣有個順口溜:“向東廠的樓房,紅陽廠的姑娘”。充分表明了當地老百姓對兵工廠姑娘們的褒獎和好評。(國營向東機械廠 “5143廠 ;國營紅陽機械廠 5103廠)

還有關於兵工廠姑娘,最為深刻的一句當屬“一廠的槍,二廠的彈,三廠的工裝四廠的飯,五廠的姑娘真好看,六廠七廠扯球蛋”。

此順口溜的出處是發生在山西的呂梁山區的大三線兵工廠,這裡邊姑娘最好看的“五廠”,是臨汾市霍縣紅星農機廠(9151廠),後改名山西凌雲機械廠。筆者甚至就此話的源頭向當年五廠的老哥請教過,可惜沒能找到最初的出處。

光環消失的三線工廠

隨著歷史的腳步,現在那些曾經的輝煌和神秘光環已經逐漸消失,想來長大的小姑娘們也看不再那麼渴望嫁入兵工廠。

一切的喧囂和熱鬧最終平靜下來,只留給了我們曾經的美好歌謠,小姑娘快快長,長大嫁給兵工廠

三線歷史:從“小姑娘快快長,長大嫁給兵工廠”說起

講述三線我們自己的故事

這個傳說中的民謠,你那有嗎?相信很多地方會有的,報上來聽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