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汽車車身生鏽“老大難”提升工藝控成本是關鍵

自《汽車專業網》11月5日報道《瑞風S3車身生鏽維修難,江淮恐遭53萬車主信任危機》後,該報道當事人劉先生的問題很快被解決了。


自主品牌汽車車身生鏽“老大難”提升工藝控成本是關鍵

報道發出後不久,本網編輯再一次與劉先生取得聯繫。劉先生表示,報道發佈後一天,廠家便與其取得聯繫,答應更換尾門。之後劉先生將愛車送到4S店修理,用時3天免費更換了尾門。這件事的處理效率很高,劉先生表示比較滿意。

車身生鏽問題已是自主品牌通病

瑞風車主劉先生通過更換尾門將自己愛車的“汙點”洗去,可車身生鏽的根源問題仍是質量本身。

本網編輯經過查詢瞭解到,車身生鏽是廣大消費者普遍遇到的問題,在最新投訴中,一位奇瑞車主就對其愛車輪轂生鏽的問題進行了投訴。

自主品牌汽車車身生鏽“老大難”提升工藝控成本是關鍵

據2015車質網投訴統計,2015年累計收到車主反映車身生鏽的投訴796宗,涉及66個品牌的180個車型。其中自主品牌車型佔到118個,600餘宗投訴佔到相關投訴量的八成以上。在最近一年當中,對自主品牌車型的投訴中關於車身生鏽的投訴也很多見。種種跡象表明自主汽車品牌在車身防鏽方面做的並不好。

自主品牌汽車車身生鏽“老大難”提升工藝控成本是關鍵

自主汽車品牌崛起任重道遠

那麼,自主品牌汽車車身生鏽問題普遍存在的原因是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大家眾說紛紜,但普遍將關注點鎖定到材料方面,認為一部分自主品牌車企為節省成本,選用的鈑金和漆料較差,這是造成車身生鏽的主要原因。但有專業分析認為,造成自主品牌車輛相對於合資車輛車身生鏽較多的原因較多,包括製造工藝與製造技術上的缺陷,執行標準不同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車身生鏽。

對於車身生鏽問題,自主品牌車企有必要針對性的予以解決。電泳環節的嚴格把關,製作材料的升級對於提升車輛質量,改進車身生鏽問題都有不錯的效果。隨著近年來汽車市場的發展,自主品牌車企在品牌以及利潤方面都有較大的提升,對於製造成本不必要那麼吝嗇,而應合理控制。

相對於國外先進的汽車製造工藝,即使我國自主汽車品牌發展突飛猛進仍存有一定差距,對此,自主品牌車企還需正視,並不斷改進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