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鉅變70載 溫潤保山鑄輝煌

70年砥礪奮進,70年春華秋實。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保山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砥礪奮進,譜寫了建設、改革、發展的壯麗篇章。

滄桑鉅變70載 溫潤保山鑄輝煌

保山新貌 範南丹 攝

經濟發展翻天覆地

保山,古稱永昌,寓意“永世良久、昌盛繁榮”。

1949年10月28日,保山地委、人民行政專員公署成立。成立之初,和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保山一窮二白,百業待興。

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克難奮進、跨越趕超,從封閉落後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

經過70年的艱苦奮鬥,保山市2018年生產總值達到738.1億元,是1952年0.85億元的868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8168元,是1952年的361倍。

改革開放以來,保山市經濟步入發展黃金時期,經濟發展增速超過10%以上的年份達到23年,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5.1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9%,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8.8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得到不斷優化。

新中國成立初期,保山沒有像樣的市政設施、像樣的基礎工程,1952年全市基本建設總投資僅70萬元。1978年至2018年累計完成投資總額5000多億元,年均增長24.6%。公路通車裡程從1978年的2758公里增加到14036公里,通縣通鄉道路硬化率和建制村公路通暢率達100%,2021年大瑞鐵路保山段也將建成通車。

70年來,保山不斷加強路網、航空網、能源網、水網、互聯網“五網”建設,逐步構築起了一張從天上到地下、從陸地到水面、從有形到無形的現代立體交通能源信息網,做到內通外聯,保山大地舊貌換了新顏。

近年來,保山的產業發展基礎更牢,已逐步培育形成了以農特產品加工、新材料、輕紡、信息、旅遊文化、現代物流為重點的產業體系,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67戶,實現工業增加值172.02億元,第二產業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8.1%,比1978年的15.3%提高了22.8%。

通過搭建大平臺、引進大項目、扶持大企業、培育大產業,保山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同時,保山充分發揮旅遊資源優勢,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2018年,全市接待遊客298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36.68億元。

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曾經,保山各族人民最大的夢想就是吃飽不捱餓、穿暖不受凍,到1978年全市貧困發生率仍高達81.68%。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保山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群眾生活水平一天一個樣。

隨著改革開放大幕拉開、縱深推進,保山的經濟結構日趨合理,產業規模迅速壯大,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1978年以後的7年中,保山壩區14.5萬畝水稻,平均畝產連續過千斤。從1980年起,保山地區的水稻單產排名全省第一,保山被省上列為農業生產基地,保山農業成為全省的一面旗幟,農業農村部多次在保山召開農業生產示範現場會,從此,保山獲得了“滇西糧倉”的美譽。

經過70年的艱苦奮鬥,保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225元提高到2018年的32636元,增長145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24元提高到2018年的11280元,增長91倍。全市貧困發生率降至2018年的2.67%。

70年來,保山人民告別了物資匱乏、生活貧困的年代,走過了溫飽階段,迎來了全面小康的時代,從過去的“三大件、四轉一響”就已經是奢侈品,到現在家庭轎車已進入千家萬戶,觀光旅遊、度假休閒已成為普通百姓的一種生活常態。

近幾年來,保山市投入230餘億元實施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設,投入320餘億元實施棚戶區改造,投入30餘億元推進“三個萬畝”生態廊道工程、城市森林公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

目前,保山市城市建成區面積達89.38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46.5%,保山市獲評“國家衛生城市”,騰衝市獲評“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在不斷提升。

此外,保山的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改善,森林覆蓋率從1978年的28.4%提高到2018年的65.8%,中心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9%,全市累計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51個、省級生態文明鄉鎮70個。保山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騰衝被評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建設現代化大城市正當時

七十年勵精圖治鑄輝煌,新時代與時俱進謀發展。

“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保山將奮力譜寫好中國夢的保山新篇章。”從長遠來講,保山將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對保山建設“山水田園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開放創新之城”的發展定位,朝著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的目標不懈努力。

具體而言,保山將按照“2020年出形象、2025年成規模、2035年達目標”的總體安排,以發展開放型經濟為核心,以“一線兩園”開放平臺為主陣地,以“小城帶大市”向“大雙心”引領轉變,形成“雙心帶動、全域共榮、城鄉協調”的新局面,努力建設滇西邊境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大城市。

從近期來講,保山將努力實現“兩個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第一個是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走在全省前列。堅持高質量與高速度發展相統一,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建成全省綠色能源開發利用主功能區、綠色食品規模生產主產出區、健康生活目的地消費主承載區。

第二個是努力在雲南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中走在全省前列。保山將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不斷提高城鎮化質量和城市綜合承載力,著力建設美麗縣城、美麗集鎮、美麗鄉村、美麗公路,推進廁所革命,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和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當下,保山正著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目前,全市38.95萬貧困人口中,已有33.4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龍陵、昌寧兩個縣實現摘帽退出。保山將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爭2019年實現整市脫貧目標,並將持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的保山正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將書寫更加輝煌壯麗的華章。

本報記者 李洪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