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飛不動了”,跌半個月了,為何肉攤生意還是冷冷清清呢?

今年以來,二師兄確實火了,特別是下半年開始,老百姓更是為豬肉的價格捏了一把汗,豬的身價一飛沖天,從十多塊一路高歌猛進跨過30元的坎,直逼牛羊肉價,以前大家心目中的”大路貨”也成了高攀不起的“貴价貨”。那時幾乎每天都在漲,漲到了三十來塊,甚至有些地方飆升至了38-40元/斤。雞肉魚肉全被豬肉帶起來了,各種滷製品,雞鴨魚全大幅在漲。

豬肉價“飛不動了”,跌半個月了,為何肉攤生意還是冷冷清清呢?

眾所周知豬肉在基礎食材。二師兄的"得道"也帶動了牛羊肉、雞肉、雞蛋的“昇天”,甚至有些與肉類無關的食物也紛紛上,連麵館的面也上漲了二元,從十元漲到十二元,。隨著肉類的價格紛紛上漲,很多人都開始抱怨:這也漲,那也漲,我們還能吃什麼?

物極必反,進入十一月份,豬價一改之前的暴漲之勢,而是開始紛紛下跌。自10月底開始,生豬價格便出現了全面下跌的趨勢,11月5日以來更是實現了“十連跌”,據11月17日的消息,生豬(外三元)的均價為35.69元/公斤,與前一天相比,下跌了0.6元/公斤,而內三元的均價為34.87元/公斤。據悉全國16個省份的豬肉價格總指數,已經連續兩週出現了下跌,有跡象表明豬肉價格的回落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

豬肉價“飛不動了”,跌半個月了,為何肉攤生意還是冷冷清清呢?

豬價的過快上漲已經導致了市場需求乏力,豬肉市場明顯開始低迷,豬肉身價大漲之後,人們轉投牛羊肉、雞鴨肉的懷抱,豬肉價格的上漲也引起了政府各部門的重視,一來加大扶持養殖戶養殖場,補貼養殖戶養殖場,大力支持恢復生豬生產等。二來,加大進口力度,目前已有24國獲得了對華出口豬肉的批准,包括加拿大、德國、哈薩克斯坦等,俄羅斯、波蘭、哥倫比亞等3國也在熱切盼望自家的豬肉得到同意,進入中國市場。14日,官方又宣佈解除美產禽肉進口限制,此次解除了對北美禽類的出口限制,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國內雞肉漲價的問題。三來,又在市場上投放儲備肉,緩解市場的需求。這套組合拳打出後有了初見成效,豬肉價格預計在未來的時間內,依舊會呈現著緩慢的趨勢下跌。

雖然這段時間以來,肉價也有近十元的下跌幅度,但菜市場上的豬肉攤生意還不是很好, 肉攤生意還是冷冷清清呢?消費者的採購意向並不強烈,豬肉的價格雖然是正在回落,但是目前的價格還是偏高。一位正在買豬肉的張阿姨說:“現在肉價還是太貴了,稍微買一小塊排骨就要八九十元,如果再買點其它的菜,一天的菜錢就要一百五以上,今年錢太難掙了,再這樣下去,以後都吃不起了,還是希望回到十多元那時才好!”。

雖然豬肉價格有所下跌,消費者的購買熱情有所回升,但遠遠比不上以前的銷量,有些人戒了好幾個月豬肉也習慣了,現在肉價雖然25塊一斤,但還是讓很多民眾望“肉”卻步,不得不減少豬肉購買量或者選擇其他肉禽產品或水產品來替代,在菜市場可看到很多大媽都在買素的,買肉的明顯少了很多。在買菜的王大媽說:“肉還是很貴,以前豬肉十來塊的時候,一家三口人,一週買三四次,每次買二三斤,燒菜包餃子都足夠了。現在漲這麼多,生活成本一下子就高了,吃肉的次數只能減半了,現在只能少買點或買點雞肉代替下了。”市民對現在肉價還是覺得太高,減少購買量,豬肉攤販當然生意冷清了。

有攤主表示:豬肉價格的上漲,買肉的人少了至少有三成,以前很好賣,一天差不多賣三四百斤,現在一天只能賣一二百斤,有時還賣不掉,你看,今天還餘這麼多,看來是又賣不掉了,你看旁邊的肉攤都停了一二個月了,有些乾脆賣起了其它肉了。”

豬肉價“飛不動了”,跌半個月了,為何肉攤生意還是冷冷清清呢?

不過在各方的努力下,豬肉價已在走下坡路了,相信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好消息,商品規律告訴我們:漲久必跌,漲多必跌,不久將來回到肉價十多塊還是可以看得到的,我們拭目以待!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