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破產的瀋陽機床,等來18億央企救助金

文 | 中國經濟週刊-金臺資本組 記者 陳棟棟

瀕臨破產的瀋陽機床,等來18億央企救助金

視覺中國

“重組後,我們從國企變成央企,好事。”11月18日,*ST沈機內部人士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說。

11月18日,*ST沈機(000410.SZ,下稱“瀋陽機床”)如期復牌,一字漲停,收報7.12元/股。11月19日,瀋陽機床再度漲停,收報7.48元/股。

連續兩天漲停與這家公司三天前發佈的一系列公告有關。根據11月16日公佈的《瀋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草案)》,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通用技術集團”)將投入18億元控股瀋陽機床,持股比例為29.99%。

“機床製造屬於裝備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是通用技術集團的業務板塊之一,這項重組整合有利於通用技術集團的發展,也有利於瀋陽機床的發展,對發展裝備製造業是利好。”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許保利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

瀋陽機床等來了通用技術

根據瀋陽機床披露的重整計劃,瀋陽機床將引入通用技術集團作為戰略投資人。按照計劃,瀋陽機床應於12 月31 日前執行完畢重整計劃。11月18日晚間,瀋陽機床發佈公告稱,瀋陽市中院裁定批准瀋陽機床的重整計劃申請。

根據協議,通用技術集團將投入18 億元資金用於整體重整瀋陽機床,其中7億元由瀋陽機床作為重整瀋陽機床旗下的銀豐鑄造和優尼斯裝備的投資款,剩餘資金用於按照本重整計劃清償債務、補充流動資金。重整完成後,通用技術集團將藉助自身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幫助瀋陽機床提升盈利能力,保障廣大債權人和職工的權益。

此外,瀋陽機床擬集中剝離與未來業務規劃方向存在偏離的資產,加速不匹配資產的出清,為公司業務轉型奠定堅實的良好基礎。重整計劃執行期間,瀋陽機床還將通過公開處置的方式進行資產剝離,變現所得的資金將按照本重整計劃用於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權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與此同時,瀋陽機床重整中實施出資人權益調整,以瀋陽機床現有總股本7.65億股為基數,按照每10股轉增12股的比例轉增合計約9.19億股。上述轉增股份不向原股東分配,由戰略投資人受讓約5.05億股;剩餘約4.14億股按照本重整計劃規定用於清償債權。

至此,“大國重器”瀋陽機床的債務危機暫時得到了緩解。機床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重整方案是早就謀劃的,順利完成基本沒有問題”。

通用技術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集團核心主業包括先進製造與技術服務諮詢、醫藥健康、貿易與工程承包。目前,通用技術集團擁有21 家境內二級經營機構,3 家上市公司(中國醫藥600056.SH、中國汽研601965.SH、環球醫療02666.HK),以及境外機構66家。

瀋陽機床由瀋陽第一機床廠、中捷友誼廠和遼寧精密儀器廠3家聯合發起,於1993年5月成立,1996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作為我國裝備製造行業排頭兵,主要產品有傳統機床設備及相關零部件、i5智能機床設備、配套產品、行業工藝解決方案、工業服務等。

8月16日,瀋陽市中院依法裁定受理對瀋陽機床進行重整的申請,並指定瀋陽機床清算組擔任公司管理人。

8月23日,瀋陽機床管理人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佈了《瀋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戰略投資者招募公告》,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遴選公司戰略投資者,通用技術集團正式報名,擬作為意向戰略投資者參與公司重整。

10月30日,瀋陽機床發佈了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方案顯示,為挽救瀋陽機床,避免破產清算的風險,需要出資人和債權人共同做出努力,共同承擔公司實現重整的成本。

截至11月6日下午5時整,共有1530家債權人向瀋陽機床管理人申報債權,申報金額為人民幣183.07億元。

“世界第一”的隕落

機床在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建設中起著重大作用。“‘母機’不強,談什麼製造強國呢!”原機械部副部長沈烈初的慨嘆說明了機床對於製造業的重要性。在這一事關工業基礎的重要行業,瀋陽機床一度堪稱“重中之重”。

“十八羅漢”是中國機床行業不可磨滅的記憶。

“一五”時期,在蘇聯專家建議下,國家對部分機修廠進行改造並新建了一批企業,其中有18家企業被確定為機床生產的重點骨幹企業,業內稱為“十八羅漢”,而瀋陽第一機床廠就位列其中。歷史上,中國的第一臺車床、搖臂鑽床、臥式鏜床、多軸自動機床、數控車床等均出自瀋陽機床。

改革開放後,機床行業很快被完全推向市場,經歷沉浮。瀋陽機床約在10年前登上世界機床收入排行榜巔峰。

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02年到2012年,中國金屬加工機床市場消費由52億美元增加到350億美元。在這黃金十年中,瀋陽機床2011年銷售收入達180億元,在世界機床行業排名第一。

不過,從2012年開始,由於一般機械製造業市場低迷和自身的經營能力等諸多因素,瀋陽機床開始走上下坡路。

2012年,瀋陽機床虧損1763.46萬元;2013年虧損7667.11萬元。業內專家楊青當時直言,“中國機床企業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洗牌與市場出清即將開始。中國機床業將面臨生死考驗。”

財報顯示,瀋陽機床已經連續多年陷入虧損泥潭。今年一筆441萬元的欠款將瀋陽機床的債務問題曝光在公眾面前,瀋陽機床徹底進入破產重整的地步。

根據瀋陽機床公告,經法院查明,申請人美庭線纜為瀋陽機床供貨,截至2019年5月,瀋陽機床拖欠美庭線纜貨款441萬元,經申請人催收,仍未支付。被申請人瀋陽機床表示美庭線纜對其享有的到期債權屬實,企業資金短缺,無力清償到期債務,對申請人的重整申請及提交的證據材料無異議,對進入重整程序表示同意。

事實上,瀋陽機床的債務已經十分龐大,441萬元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據財報數據,截至2018年年底,瀋陽機床負債合計約為202.42億元,總資產約為203.92億元。2019年上半年,瀋陽機床繼續虧損,淨資產也由正轉負。

i5的爭議

圍繞瀋陽機床的衰落,業界討論不斷,《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梳理發現,觀點主要集中在兩方面:

一是瀋陽機床國內國際擴張速度過快,又遇到機床行業不景氣,加之歷史負擔重、體制機制不夠靈活,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二是瀋陽機床的i5智能機床產品牽涉精力過多,不是未來的方向。

對於第一點,業內人士有共識。但對於i5則是眾說紛紜。

曾長期擔任瀋陽機床董事長的關錫友(現任瀋陽機床母公司沈機集團董事長)在接受採訪時每每談及對i5寄託的希望。

關錫友坦言,“機床作為工業母機非常重要,‘母雞’不行,‘下的蛋’就不行,孵化的‘小雞’就不行,中國製造就談不上品質。”關錫友到國外考察看到外國高端機床,常常感到“眼饞”,他表示,很多領導也問他“我們的機床到底差在哪兒”。

而用戶也對國產機床有頗多期待。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航空工業成飛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朝林曾對媒體表示,外資機床企業存在限制用途、價格歧視、服務價格昂貴等諸多問題。

關錫友不甘心中國機床受制於人。2007年,瀋陽機床開啟轉型之路,開始獨立研發底層運動控制技術。

關錫友曾向媒體介紹,瀋陽機床的一幫年輕人從源代碼開始寫起,用了6年時間,原創數控系統CNC運動控制技術、數字伺服驅動技術、總線技術等數控核心技術面世,誕生了“瀋陽機床自己理解的運動控制技術”,這便是i5系統技術。

“我們是先有i5系統技術,然後在此基礎上誕生了我們的產品i5智能機床,好比是人類有了基因,然後繁衍出組織、長成人體。”關錫友曾介紹,瀋陽機床以“零首付”把機床租賃給客戶,按小時或者按加工量收費,結算的依據就是機床運轉所傳輸回來的數據。

不過,在外界看來,關錫友寄予厚望的i5帶給他的是無盡的煩惱。這樣的租賃方式給瀋陽機床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壓力。用戶按照使用情況付費,導致資金回籠慢。與此同時,關錫友的銷售模式動了同行的奶酪。

支持i5的觀點則認為,i5堪稱瀋陽機床一張不錯的牌,將使瀋陽機床在很多方面不受制於人。至於沈機虧損,則是生意層面的事。

i5將何去何從?

在今年的烏鎮世界物聯網大會上,通用技術集團總經理陸益民就表示,做強做優機床產業已上升到集團發展戰略的首位,公司將努力突破我國機床產品技術和質量整體水平不高、高端設備嚴重依賴進口、核心關鍵技術和部件受制於人等問題,攻克制約行業發展的困難與挑戰。

陸益民還表示,通過工業互聯網可以構建智能製造新模式,能夠以用戶為中心,實現人、機、物等融合,用戶可通過智能終端及智能製造服務平臺隨時隨地按需獲得智能製造資源、產品與能力服務。這被外界解讀為瀋陽機床新東家隔空呼應關錫友的戰略選擇。

業內人士認為,當市場機制在機床行業失靈的時候,需要國家層面介入。北京一家機床企業負責人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他最近參加了工信部組織的機床行業座談會,有關企業圍繞困擾產業發展的戰略、人才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多數與會企業負責人認為,一般機床產品能夠完全市場化的就由市場充分競爭,但在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所需機床方面,則需要更多政策上的引導和支持。”該人士表示。

編審 | 張 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