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終於上漲飄紅了,養殖戶要淡定了

豬價終於上漲飄紅了,養殖戶要淡定了

2018年8月,非洲豬瘟突然席捲中國,隨後生豬和母豬存欄大降,豬價大跌,這場疫情迅速打破了行業平衡。當時,整個行業的蒙圈程度不亞於昏迷狀態。

  別看現在豬價大漲、養豬暴利,在今年一季度的時候,養豬業還是大面積虧損,苦不堪言,不亞於哀嚎遍野的局面。不過,隨著供需矛盾爆發且不斷升級,二季度以來國內豬肉價格急速攀升。並且隨著持續的演變,生豬行業出現了量大耀眼的局面:一是天價豬肉;二是 “超級豬週期”。

  當然,非洲豬瘟是一場“禍事”,並不是所有的養豬忍人都能享受如今的暴利和超級週期;當然,非洲豬瘟也造就了“福音”,很多養殖企業迎來了史無前例的擴張機會。

豬價終於上漲飄紅了,養殖戶要淡定了

  業內人士曾經多次表示,每一次豬週期波動都是行業的一次升級。豬週期低谷和疫情會讓弱勢養殖企業和小散戶徹底退出,但對實力雄厚的優勢養殖企業來說是盈利和發展的機會。

  就拿當前的很多上市養殖企業而言,就在普通養殖戶還在擔憂疫情復燃,以及陷入沒錢養、沒地養、不敢養的漩渦之外,這些龍頭們已經大步擴張佈局了。他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他們自身的資源和資本我們就不多說了,除此之外,我們要明白兩個趨勢:

  一是,吃豬肉對我國居民而言是剛需,而養豬業目前行業集中程度較低,我國前5大企業的市場佔有率不足6%,這意味著龍頭企業的發展空間還非常大。

  二是,近5年我國年出欄量500頭以下養殖戶持續減少,而年出欄量5000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企業增加了百餘家。2016年以來,我國推出了史上最嚴的養殖環保政策,加速了散戶的退市,而此次非洲豬瘟疫情無疑是對弱勢養殖群體的又一次清掃。

  養殖龍頭們能夠無懼非洲豬瘟威脅和豬週期的震盪,底氣就在於資金、土地、技術和效率,同時還有政策的滋潤,所以,跑馬圈地是大勢所趨。

豬價終於上漲飄紅了,養殖戶要淡定了

1、想要肥豬早出欄,腸道保健是關鍵催肥促生長

2.母豬是養殖場的關鍵,多產一頭仔,多養活一頭仔豬就能多賺2000元。

3.如何讓養殖場空氣好,冬季少得呼吸道疾病?

防控非瘟越早行動效果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