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行業與智能互連新趨勢

新零售是與傳統零售相對的概念,新技術的深入應用,催生除了新的零售模式,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新零售”一直在向著多樣化迭代。當下,隨著數字化手段的應用,新零售主要分為傳統零售店的數字化改造以及由數字化技術應用帶來的新興業態兩類。

踐行“新”零售

新時代的“新零售”對消費的“人”“貨”“場”的重塑,將原來以“場”為核心的商業模式轉變為“人”為核心,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如品質更優、性價比更高、物流更快等將倍受重視。隨著數字原生代的崛起,新的助力消費群體進入社會,更多的個性化消費需求誕生。企業為了贏得更多客戶需要將傳統B2C模式轉變為C2M模式,即從客戶需求出發,生產者直接由底層數據驅動自動化加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同時,新零售變革影響了整個價值鏈,將營銷與銷售、產品開發、採購與生產、供應鏈加以整合,並利大數據分析等數字化手段實現價值最大化。在營銷與銷售策略方面,數字內容呈指數增長,注重超短視頻、直播和消費者參與,而銷售渠道將線上線下結合,逐步重視小眾和個性化的細分領域。產品開發、採購與生產則更多利大數據分析來對消費者進行研究,並將機器學習技術應用於高級的需求預測,以期縮短研發週期,增加數據可用性並實現差異化、提升效率,加速產品上市時間。供應鏈整合則通過設施共享、訂單可視和庫存管理、多用途資產、全渠道運營模式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同時實現靈活性和價值最大化。

隨著數字化原生代逐漸成為市場主力,消費者的生活節奏加快,時間更加碎片化,用戶需求不斷深化,對個性化產品、高消費體驗的訴求日益增強。零售商必須以數字化的思維和持續的技術投入為依託,以提供無摩擦、不間斷的卓越消費體驗為使命,進行持續的數字化轉型。這也是數字時代新零售的本質所在。

零售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使命是“體驗式零售”,即持續地創造沉浸式客戶體驗,讓客戶與線上線下的零售商店緊密聯繫,參與到搜索、評估、挑選商品、支付的全用戶旅程。

踐行“體驗式零售”使命,需要從以下五個戰略著手——

  • § 全渠道商務

o 體驗式商務:將實體店、線上訂單和庫存、倉儲系統、支付環節等聯接起來,以消費者體驗為導向,跨渠道完成整套消費過程。

o 智能訂單履行:利用大數據分析預測分析訂單需求、針對訂單生產、以及即刻訂單出貨的流程,也將提升供應鏈系統、場景感知決策等流程。

o 增強與虛擬體驗:使產品信息和虛擬消費體驗可視化,使消費者不必親自察看貨品便能獲取全面的商品信息以及商品與自身的適配性。

  • § 商品生命週期管理

o 智能產品設計與創新:在商品生命的早期就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利用大數據和客戶分析研究得到真正的消費者需求,並進行快速的商品原型設計和出樣、以預測性分析確定產量、反覆優化改進。

o 策展產品分類定位:對採集到的消費者信息進行分類,並通過消費者行為數據進行精確的用戶畫像,並以此制定個性化產品策略和場景化營銷策略。



  • § 全體驗客戶管理

o 下一代客戶關懷:通過線上、線下、電話、多媒體等全渠道與客戶發生交流並著力於提升客戶感受,給予消費者及時的客戶支持。

o 客戶體驗分析與超個性化定製:通過對於客戶數據的採集分析出消費者偏好,並向其推送定製化、場景化的產品,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生產,以此來提高消費者粘性和復購率。

  • § 數字供應鏈優化

o 供應網絡優化:圍繞提升消費者體驗、提升服務和運營能力展開,不但要解決“貨”的問題、還要同時與“人”和“場”不斷深入融合。

o 優化履約運營及供應鏈可計量性:通過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部署,完成基於數據採集的運營優化,提升供應鏈效率和可計量性。

  • § 運營規模和敏捷

o 移動企業:移動優先是零售數字化轉型的主要支柱,其內容包括移動客戶管理、移動任務管理、移動庫存信息管理以及連接銷售和消費者的客戶服務解決方案。

o 勞動力連接:聚焦於工作資源轉型,包括智能工作管理系統、數字化營銷和培訓系統、機器人勞動力等。

o 可靠的全渠道運營:數據分析和防欺詐軟件的應用能夠幫助企業同時降低內部運營和消費者風險、提升信用、從而獲取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o 盈利性優化:智能地降低成本、識別潛在的收益機會,優化目標包括對於能源和資產的使用方式、運營成本的降低手段、風險與合規性的把控等。

重構“人貨場”

零售行業數字化轉型是以技術為驅動的業務轉型,需要“業務+技術”的深度融合,為行業帶來新的活力,而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多種ICT技術在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物聯網應用的普及,物聯網的聯接數量和產生的數據量將爆發式增長,讓零售終端更加簡單可靠。SoC(System on Chip)在性能、成本、功耗、可靠性、生命週期,以及場景適配等多個方面有效提升與優化物聯網終端,其高性能提升了物聯網終端的響應速度,使之適用於更高時效性的業務,並未來的軟件升級和複雜應用擴展提供算力保障。不論是現在的智能攝像機、機器人、智能零售櫃,或者是未來的無人機、無人車,SoC的高集成度、高性能、低功耗等特性,都可以將物聯網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此外,物聯網正在藉助邊緣計算豐富零售應用場景。傳統意義上的購買行為往往只侷限於購買商品,而隨著消費正在向健康快樂和品質美好生活升級,商品和服務的結合正在成為新的商業增長點。伴隨而來的無人迷你KTV、共享按摩椅、現制現售的鮮食零售等新的零售場景正在物聯網和邊緣計算技術的驅動下爆發式增長。在零售行業中對大量實時性業務,邊緣計算可以更及時、有效地進行響應,提升客戶體驗;對刷臉支付等安全相關業務,邊緣計算在本地進行人臉識別,最大限度減少敏感數據的網絡傳輸。解決受限於網絡帶寬、時延、數據安全等多方面的技術瓶頸。

物聯網帶來了海量異構數據,傳統技術在數據處理的深度、廣度、時效性上已無法滿足越來越多的新業務需求,需要藉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多種來源的數據進行實時整合分析,從而獲得準確、及時的商業洞察,支撐自動化業務決策,人工智能正在成為是零售行業業智能互聯的大腦,即:數據平臺對物聯網獲取的海量進行挖掘和分析,並通過人工智能平臺對數據進行學習和理解,最終把數據變成知識和智慧,並通過智能互聯下發給物聯網終端進行推理執行。

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多種ICT技術賦能之下,“智能互聯”讓零售行業三要素“人”“貨”“場”之間的關聯更加緊密,三要素之間的協同效應也得以增強。 數字化背景下,“人”從物理世界的自然人拓展到網絡空間可識別的用戶ID,乃至與自身行為高度度契合的“數字孿生”;“貨”則從傳統意義上的產品拓展到產品、數字化內容和服務。一方面,消費者可以直接向商品的供應商直接提出需求,進行個性化、定製化的生產;另一方面,消費者的歷史購物訂單、商品瀏覽記錄、社交媒體留言等活動痕跡也沉澱為碎片化的數據,零售商可以利用這些數據為消費者提供符合其需求和期望的產品和服務。

C2B、F2C、社交電商等新的零售業態,正是“人”與“貨”互聯產生新價值的體現。

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零售革命讓“場”變得在線化,打破了地點和營業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提升了商品購買的效率,另一方面削弱了實體門店的交易功能。但這並不意味著“人”與“場”的關聯減弱。相反,一是購物效率提升,即出現更多的電商平臺、無人貨櫃、自動售賣機、共享設備等業態,進一步提升交易效率、提高“人”與“場”的接觸頻次;二是用戶體驗提升,即線下門店成為集商品展示、使用、售後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體驗中心,利用移動商圈、數字廣告牌、接觸點對消費者的主動識別等吸引顧客,增加客戶粘性,從而提升“人”與“場”的接觸質量。

“貨”與“場”的互聯主要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其產生的物與物的通信數據可以極大地帶動零售供應鏈的智慧化水平。一是可以根據不同場景商品的銷售數據、庫存數據、訂單數據等及時制定產品開發策略,獲取商品競爭優勢;二是動態庫存管理,給不同實體門店、線上渠道提供及時準確的鋪貨與補貨;三是智慧化的物流,如,利用物聯網、機器人等技術進行商品的智能分揀和運輸。總體來看,零售供應鏈的智慧化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智能互聯則是採集到可用數據的前提。

當下,在雲計算、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顛覆下,傳統零售業正在構建新的生態系統。新與舊的商業模式、現實與虛擬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各個運營環節不再相互割裂,線上線下的購物場景逐步融合。“智能互聯”將有效幫助零售商構建“新零售”業務平臺。利用“智能互聯”構建的業務平臺可以滿足企業、用戶、合作伙伴隨時隨地的接入需求,實現零售企業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的全聯接,把商品流通、智能設備、生態夥伴與消費者有機地聯接在一起,實現信息流(數據交換)、物流(供應鏈整合)、資金流(交易結算)、客流(用戶畫像)的高效運轉,為消費者帶來全新購物體驗的同時,幫助零售企業實現商業價值。

新零售行業與智能互連新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